江蘇省高郵市臨澤鎮周巷初級中學 周曉麗
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趣味教學探究
江蘇省高郵市臨澤鎮周巷初級中學 周曉麗
初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初中數學課程內容的設計初衷是讓學生為高中數學學習做好準備,因此,初中生學習數學的難度相對小學大了許多。為了確保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提出三種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以及對初中數學的探究熱情。
初中數學;趣味化;教學策略
為了確保每一位教師都能深入了解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新教材的創新設計有效提高了教學課堂的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和教師可以在更高效的模式下進行教學活動。而教師是學習探究活動的主導者,就應當把提高教學效率作為主要的任務目標。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當學生對學科有了探究的欲望時,其學習的積極性將大幅度提升。如何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數學趣味性教學的主要研究問題。
數學一門學科,更是一個工具,需要應用至生活中才能體現它的價值,這就需要教師設立適當的生活情景,引入數學知識。因此,課堂教學的重要結構之一就是情景的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可以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來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新課程有大概的了解,易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心對稱》這一章的第一節“圓的概念”時,我將一個自行車輪子帶進教室,并貼著黑板轉動。這樣的行為瞬間吸引了大部分學生的目光,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老師在干什么?接下來,我又引出了幾個常見的交通工具,并讓學生回答它們的共同點。配合教材,大部分學生都理解了這節課教師需要講解的內容,并從生活中找到了該知識的應用價值。這樣的情景創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知識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一個動態的應用過程,學生了解了該知識“是什么”、“怎么用”。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創建教學情景,學生通過情景教學會更容易理解新知識。
知識的講解工作結束后,接下來便是探究訓練的環節。部分初中數學的習題設計缺乏情景的引入以及對知識應用方法的暗示。學生面對一道枯燥的練習題不知如何下手,只能機械地從課本中搬運公式。如果沒有一個適當的應用方法的暗示,學生學習后就很難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師需要將習題進行優化,從多個角度切入,讓學生帶著對生活的疑問進行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為今后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后,為了鞏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則習題:“土地荒漠化是威脅人類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現有綠地2萬公頃,由于人類環保意識不強,植被遭到破壞,自然環境也隨之惡化,綠地開始向荒漠發展。若土地的荒漠化速度為0.1萬公頃/年,則t年后該綠地所剩面積為多少?”同時給出相應的函數圖象。學生通過對該題的探究,在理解問題的同時提高了環保意識。當學生意識到通過一道習題不僅可以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加強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進一步提高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解題的層面上。這樣一來,學生愿意做題,鞏固訓練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根本意義,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達到“一題多用”的效果,讓學生多方面地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模式,從根本上降低學生的厭學情緒,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沒有一定的實物案例就沒有較好的說服力,學生理解起來也會相對吃力。而多媒體可以從視聽角度呈現事物,具有形象直觀、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參與,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營造一個活躍、生動的課堂氣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形成,長久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這一節時,二次函數的圖象是拋物線,畫圖時需要做到平滑連貫。部分生在具體畫圖的時候不理解平滑的意思,因此很難把圖畫好。這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把整個拋物線的運動過程展示出來。比如讓一個網球做拋物線運動,然后將其軌跡表示出來,最后形成一個連貫的曲線。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將直觀看到網球完整的運動軌跡,這也是學生在畫圖時筆尖的動作軌跡。這樣一來,學生就理解了拋物線“平滑”、“完整”的特點知道了拋物線下x、y坐標的變化規律,為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礎。多媒體不僅可以呈現應用知識,還可以展現數學歷史,讓學生從事態演變的角度對數學的發展進行概括性的了解。例如,讓學生了解數學科學的發展歷史,也可以從人文角度讓學生了解從事數學研究的偉大人物,從而樹立學科榜樣,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例如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記者在采訪他的愿望時,他說:“我希望工作到最后一天。”當學生了解這一事件后,就會從心底產生對華羅庚的敬佩之情,側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合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提高數學課堂的靈活度以及活躍度,極大地減少學生接受數學新知識的難度,保證教學活動高效進行。
只有教師正確的方法指引和學生課堂上的高度配合,才能養成學生優良的學習習慣,才能實現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數學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要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動力,那么教師的教學工作效率將會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活躍、趣味、開放的課堂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態度以及價值觀方面的共同發展,從而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夏步軍.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趣味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65):94-95.
[2]呂世虎,王積建.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驗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5,14(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