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新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為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方面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問題 對策
目前,大多數事業單位開始意識到了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這就需要事業單位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調節作用。如果事業單位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作用,那么其就不能確保單位內部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同時也很難對事業單位本身進行約束。由此可以看出,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尤為重要。
一、內控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事業單位設立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其各項管理制度能夠真正地落實到位,并且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事業單位利用好內部控制制度,可督促單位會計工作的真實性,以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可監督各部門的工作質量,以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雖然內部控制能給事業單位帶來眾多優勢,但是就現實來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國家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比較松懈,事業單位自身的管理也不到位,一旦單位領導者內部控制意識淡薄,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就很難執行,更不要說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事業單位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一般都是以大化小,沒有嚴格的辦事流程,當事情發展問題變得嚴重時,領導部門只能干著急,根本拿不出一個合理的完整方案。因此,加強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的發展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遇到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忽視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
首先,很多事業單位的人員認為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于國家的支持,有國家作后盾自然不用擔心資金問題;認為事業單位不需要像企業一樣去努力奮斗,只要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至于單位的發展好壞與個人無關。這種思想一直阻礙著事業單位的發展步伐,導致單位領導者意識不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有的事業單位雖然有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領導的忽視,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未能在工作中發揮作用;有的單位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就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根本起不到很好的監督作用;更有事業單位的領導一直在心里抵觸內部控制制度,認為制定內部控制制度花費的人力和物資是一種浪費、根本無法帶來經濟效益。
其次,事業單位缺少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有的事業單位沒有內部控制制度,單位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都很淡薄,以致在單位內經常出現各種工作問題,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開展,這表明事業單位需要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事業單位不僅要加強控制的執行力,還應該促進單位人員執行內部控制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作用。事業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制定內部控制規則,并且依法督促其財務工作在合理的范圍內開展。從而使事業單位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促進事業單位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二)缺乏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
若事業單位整體人員都對內部控制制度不重視,內部控制的作用就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因為這種不重視,員工在工作中就容易出現不按照內部控制制度辦事的現象,導致中間環節斷裂,直接影響最終的工作效果;事業單位也無法真正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由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構缺乏獨立性質,人員責權界限模糊,使得內部控制制度規定的工作流程缺少規范性,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也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內部控制的整個體系都離不開監督體系,事業單位應設立一個監督部門來監督對內控制度的執行過程,外部審計部門也應該發揮作用,共同促進監督。現在很多事業單位的監督只傾向于對資金運用的監督,卻忽視了整個內部控制的執行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內部控制的效果。
(三)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缺乏內控意識
在事業單位中,內部控制最能發揮作用的部門應該是財務部門,且被其應用到會計工作中。在大家眼里,事業單位是有保障的單位,但其實很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人員的素質并沒有達到要求,大多數的會計人員不是會計專業畢業的,而是半路出家的,所以他們的會計專業技能較差;且在一些單位中,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術培訓,都缺乏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其自然就承擔不了相關工作,在工作中也容易經常出現錯誤,無法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最終導致其內部控制的執行力較弱,甚至毫無執行力。此外,還有的工作人員團隊意識淡薄,缺乏保密意識,沒有對單位的工作信息進行保護的意識,這也會造成一些失誤。這些素質較低的工作人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內部控制作用在事業單位中的發揮。
(四)沒有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機制的作用
事業單位還很缺少對內控監督方面的管理,主要在于雖然一些事業單位成立了監督部門來監督內部控制的實施過程,但是其監督部門并沒有發揮作用,很多都形同虛設。有的領導直接參與監督工作并指手畫腳,給監督人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阻力,影響了監督的公平性;甚至有的事業單位沒有設立監督部門去監督內部控制的落實情況,更不能要求有專人負責了。在事業單位中出現問題卻找不到人來負責,這是由于責權安排不明造成的。對工作人員的職責劃分模糊不清,會計工作沒有清楚的界限,部門與部門之間未能相互制約和監督等,都大大縮減了內部控制的監督作用。
三、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增加事業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的重視
在事業單位中,要想內部控制制度得到良好的貫徹執行,首先就要讓單位的領導者從根本上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對于事業單位的重要性。在事業單位中,要給內部控制的落實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內部控制制度的效果取決于領導的執行力;領導不只自己要了解內部控制制度,還要促使整個事業單位人員都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與熟知,利用內控的監督作用對所有部門和崗位進行監管,以促進事業單位的正常經營。全體員工在單位領導的帶動下應該主動加強對內部控制的認識,認真履行內控制度的規定,在工作中相互監督,使內控意識真正深入人心。
(二)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需要整個事業單位共同合作,因此,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很重要。事業單位內部制度有財務制度、人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資金的收入與支出和現金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和業務之間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位。除此之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要不斷在事業單位的發展中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三)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事業單位的工作情況完全取決于人才的技能和素質,一個擁有強大、專業的人才隊伍的事業單位,在市場競爭中才會具有很強的戰斗力。事業單位對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不僅僅在學歷、證書方面,其還應經常組織人員學習知識、提高技能、增加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知識,做好獎罰制度,并嚴肅處理違法亂紀的人員;不斷迎接新的挑戰,走出去,學習和吸納國際先進的技術水平等,將其融入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中。
(四)設立審核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對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應該隨時落實到工作中去,在事業單位內部成立審核監督部門,制定好審核監督機制,并且內部工作要以審核監督為中心,獎勵和懲罰機制相互促進,以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此外,事業單位還應規范監督程序,落實監督辦法,加強單位部門與員工之間的相互監督,以保證每個環節都落實到位,最終促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為遼寧省海城市海州管理區)
參考文獻
[1] 徐益軍.淺議事業單位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