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實驗中學 郭 巧
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
江西省上饒市實驗中學 郭 巧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綜合性人才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問題導學法引入到其教學環節中,能夠有效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本文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進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其具體的應用措施,旨在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初中數學;教學;問題導學法;運用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相對較差,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針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使初中數學教學呈現新的教學特點和教育理念。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能夠利用教師的問題作為學習指導方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了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應用和拓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迎合了教學改革的教學目標要求,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問題設置是實現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重要環節,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相應的問題設置時,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結合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問題設置,使學生能夠在教學環節中意識到教學內容存在的重點環節以及難點環節,并能夠在教學問題的引導之下,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就是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過程。比如:教師在進行《等邊三角形》的相關內容的學習時,首先向學生提問有關等腰三角形的特點,進而確定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相同點,再確定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不同點。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對等邊三角形具有的特點進行猜想,并通過教學實踐進行驗證,進而對等邊三角形的特點進行歸納總結,再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課堂上用紙板畫出等邊三角形,再剪出來,同學之間相互進行比較,看看之前所確定的等邊三角形的特點是否絕對成立。通過針對性的教學問題設置,讓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具有三條邊都相等、三角形內的每個角都是60°的固有特點,并能通過其特點的確定,判定什么樣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即: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在問題導學法的應用之下,經歷“教學猜想——例題驗證——總結歸納——應用拓展”的教學過程,采用自主探索的方式,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情境設置,并將問題導學法融入情境教學模式中,利用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思考,使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動自己的思維意識,促進其對于相關教學內容的思考,并提升其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對有關圓的教學內容進行復習學習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構建有關圓的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包括圓的性質、圓的位置相關知識點、與圓有關的計算知識、與圓相關的定理知識等內容,并在思維導圖構建的每一個環節中,教師都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提問,引發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思考,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完成過程,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立體的知識架構,進而促進其對于該部分教學內容的記憶以及理解的深化,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的應用。
很多教師善于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初中的數學教學內容也有很多教學內容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學法進行相應的教學問題設置,作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以及合作學習的學習思路引導。比如:在進行有關二次函數的教學時,學生在以往的數學課程學習時學習過一次函數,在進行二次函數的學習時就容易對兩個數學概念缺乏辨別意識,教師可以在新課程的講授之前,將書桌前后相鄰的四人劃分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設置教學問題讓小組內進行討論、研究、解答,并能夠找出題型之間的不同點,在學生進行討論解題之后,嘗試讓學生總結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聯系與區別,有的小組能夠總結出其規律,而有的小組可能不能夠給出明確的答案,教師要根據合作學習模式進行適當的總結,然后對二次函數的一般表達式、概念以及解決問題的應用進行講授,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
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的教學時,要善于利用問題導學法進行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并通過多樣教學方法的應用促進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能夠通過問題導學法的應用促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1]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271-272.…
[2]賈新林.基于問題導學法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研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