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金江實驗學校 程晉敏
求異呈現精彩,創新彰顯素養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金江實驗學校 程晉敏
近段時間,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董卿主辦并主持的《朗讀者》節目非常受大眾喜愛。為了及時培養一年級孩子愛讀書、愛思考的良好習慣。我特意在教一年級下冊《回收廢品》這節課的練習時,事先抓拍了孩子們在課間看故事書的圖片,并把這張圖片投放在教室多媒體屏幕上,編排了這樣一道題:請看,這三個小朋友看書多認真呀!小剛看了45頁,小紅比小剛多看了2頁,小蘭比小剛少看了10頁。后面連續給出三個數學問題:(1)小紅看了多少頁?(2)小蘭看了多少頁?(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我讓孩子們獨立思考并解答。學生們對前兩個問題都很容易地解答出來了:(1)45+2=47(頁);(2)45-10=35(頁)。對于第(3)個問題,我在巡視中發現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有多種,我很滿意,就提出:誰來說說第三題的問題是怎樣提的?并解答出來,看誰提的問題多。孩子們小手如林,爭先恐后,我分別指名回答,并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1)小紅比小蘭多看了多少頁?47-35=12(頁)。
(2)小蘭比小紅少看了多少頁?47-35=12(頁)。
(3)小蘭和小紅一共看了多少頁?47+35=82(頁)。
(4)小蘭和小剛一共看了多少頁?35+45=80(頁)。
(5)小紅和小剛一共看了多少頁?47+45=92(頁)。
(6)小蘭再看多少頁就和小紅一樣多?47-35=12(頁)。
這時孩子們提出了6個不一樣的問題,我覺得差不多了,就引導全班孩子觀察交流。
師:哪幾題列式相同?
孩子們紛紛舉手齊答。
生1:(1)、(2)、(6)這三個問題問法不一樣,意思都一樣。
生2:(1)和(2)只是換種說法而已,但解答方法都是一樣的。
生3:(3)、(4)、(5)這三題計算,個位相加都滿十了,我也會口算。
我正在夸獎孩子們表現真棒,能提出這么多不同的問題,還會正確解答時,下課鈴響起了,我高興地宣布下課。這時,坐在前排的一個孩子突然大聲叫住我:“老師,我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問題。”我立即示意全班孩子們回到座位,傾聽他的“高見”,于是有了第7個問題。
生4:小剛至少再看多少頁就超過小紅了?
這時,全班反應最快的一個小朋友急切地說:“程老師,我知道這題的算式怎么列。”
師:那你說說。
生5:47-45+1=3(頁)。
師:請你說說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生5:47-45=2(頁),就表示小剛再看2頁就和小紅同樣多了,問題中有“至少”、“超過”,就是說:小剛至少再多看1頁,所以再加1頁才能超過小紅的頁數。
師:你真棒!很會抓住關鍵詞“至少”,并且理解得很到位,同學們為他鼓掌。
這時又有一個孩子急不可耐地站起來。
生6:老師,我的算式不是這樣的。
我一愣,感到很意外,趕緊讓她說。
生6:我是用2+1=3(頁)。
師:請你說說“2”是怎么來的?
生6:題目中已經有了。
師:哪里的?
生6:“小紅比小剛多看了2頁”,您今天開始上課時,讓我們換一種說法但要保證意思不變,我就學著把這個信息換成了“小剛比小紅少看了2頁”來想的,小剛要想超過小紅,至少要比2頁還要多看1頁,所以我就用“2+1=3(頁)”,比他的算式簡單。
我立即豎起大拇指,帶動全班孩子為她喝彩:“太棒了。”這時,班上好多孩子受到他們的啟發,紛紛搶著說:“老師,我懂了。我也能提出一個像他們這類的問題。”由于下課了,我說:“請你們課下把想到的問題都寫在隨堂本上送給我吧。”孩子們課后送來的問題又有:
(8)小蘭至少再看多少頁就超過了小紅了?47-35+1=13(頁)。
(9)小蘭至少再看多少頁就超過小剛了?10+1=11(頁);45-35+1=11(頁)。這個問題,有的孩子只寫出了10+1=11(頁),有的孩子把兩個算式都寫出來了。
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我又補充寫在黑板上,還表揚了他們。我不得不為之嘆服,佩服孩子們思維的靈活、方法的多樣。雖然解答這道題的時間已遠遠超過我的預設,但我并沒有打斷他們,而是讓他們圍繞本題暢所欲言,盡情展示。真正體現了:求異呈現精彩,創新彰顯素養。這讓我又一次收獲了驚喜。
正如南京大學著名數學專家鄭毓信所說:“為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而教。”我想:在數學教育中,只有不斷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實現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