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 葉 彬
高中數學中分層教學的有效運用
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 葉 彬
高中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對于高中生的能力水平要求都比較高,但是由于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接受和理解能力層次不一,使得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不能有效提升。因此,在新課程理念的發展背景下,分層教學模式走入了高中數學課堂中,有效解決了學生層次不一的問題。通過分層教學的有效運用和實施,更好地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極大地促進了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運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進,傳統的整體授課模式已經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由于接受和理解能力的不統一,對教學的內容和課程的設計也有不同的需求。高層次的學生期待有更大的挑戰和學習,低層次的學生則需要熟練掌握和運用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內容。因此,教師在教授高中數學課程時,可以適時有效地采用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練習作業,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的提升。
分層教學的基礎就是對于學生不同層次的劃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接受理解能力,依據學生的智力、基礎知識、學習水平等綜合方面劃分學生層次,將學生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當然,低層次和高層次的學生占比都是比較少的,大多數學生是屬于中等層次的。如學習成績比較優異、非常熱愛數學學習的學生應該劃分到高層次;而學習成績較差、數學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需要劃分到低層次;學習狀況良好、接受掌握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劃分到中等層次。通過對學生有效合理的分層管理和學習,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教學目標,提升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
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教師在準備課程以及教學設計時也要進行有效分層。教師在教授高中數學內容時,針對學生層次的不同,需要根據課程內容設計不同的問題、構建不同的教學情境以及布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這樣才能滿足高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拓展及延伸、中等層次學生對于內容的掌握及鞏固、低層次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例如,在講解《基本初等函數》一章時,教師可以分層給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對于低層次的學生,可以讓其先學習和領悟三種重要函數的概念和意義;中等層次的學生可以在穩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對于三種函數模型的理解和運用;高層次的學生則要掌握基礎,并對函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和拓展。通過有層次的、逐步的學習,將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課堂內容,并促進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
高中數學中的知識內容有很多都需要學生進行探究討論,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在進行探討研究時,教師也應注意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將需要探討的問題分層次列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況進行探討活動。這樣通過有層次、有針對性的討論研究,極大地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例如,在學習《平面向量》一章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如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向量間的關系、向量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實數與向量的積等內容設計不同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探究討論、學習理解,用自主的學習和探究掌握向量的相關知識,形成平面向量的學習體系。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統一,教師在布置和安排習題作業的時候也要有所分層。如作業可以分層布置為基礎性習題、加強性習題以及綜合性習題。對于低層次的學生,可以先掌握基礎性習題,穩固基礎知識;中等層次的學生可以在基礎牢固之后練習加強性習題,提升知識運用能力;高層次學生則可以針對綜合性習題進行解答,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可見,習題由易到難、由簡入繁的分層設計,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需求,有效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完《三角函數》一章內容時,布置作業習題時可以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分別設計。低層次的學生只要能解答三角函數的基本性題目,掌握基礎內容知識就可以;中等層次的學生則要做一些三角函數相關的加強性題目,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高等層次的學生不僅要完成綜合性的練習題目,并且要求能夠熟練運用和拓展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有效使學生得到不同的鍛煉和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學生在分層進行探討研究以及習題練習后,教師應合理有效地做出教學評價。當然,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取分層次的教學評價,如果都使用統一的評價制度和方法,將會使學生得不到合理的評價,這樣反而會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影響,使學習的動力降低。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針對學生選擇不一樣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如在對學生進行試卷測驗時,如果都要學生完成一樣的題目,則達不到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和檢驗,所以可以在試卷上設計不同層次需要完成的題目,學生選擇自己層次的題目進行解答,可以有效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生的努力付出做出正確的評價。
總之,高中數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的執行和堅持。通過對學生的合理分層、教學設計、探究討論、習題作業、教學評價五方面的分層實施,有效地促進和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層次化的學習需求。在分層教學的有效運用下,也將極大地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當然,分層教學還有更多方面的內容需要我們去實施和運用,在堅持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上一定可以走出一條適合學生發展的有效道路。
[1]繆亦男.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1.
[2]杜大權,吳謹.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1(9):164-164.
book=6,eboo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