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第一小學 陳晟明
基于“讓學引思”的小學數學課堂實踐探索
江蘇省響水縣第一小學 陳晟明
“讓學引思”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同學們能夠“讓學引思”的能力,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處于一個平等學習、平等探究的民主學習環境中,促使同學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養成“讓學引思”自行探索的良好習慣,在掌握相關課本的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對同學自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但是想要創造這樣的學習環境并非是簡單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保證主導地位在教師手中,而課堂的主體地位又必須是學生的寬松的、平等式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創建出適當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新時代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啟迪和發展,更能夠培訓出全方位發展的人才。
1.課堂形式化,效果不明顯
舉例說明,在課堂上一般教師會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首先詢問同學們是否能夠回答,并且對同學們的思維進行一步步的誘導,讓同學們根據教師的指令來進行相應的思考,進行分層次的作答。雖然從形式上來看,每個同學都參與了討論,并且跟老師之間存在著互動的過程,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所有同學的思維都是跟著老師的提問來進行思考的,并沒有自己去思考問題,并沒有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出發進行問題的思考。這樣的教學只會讓同學們形成相應的思維記憶,而并不會是發自內心的創新思維。
2.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短
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并且一個班級中的同學思路并非是在一個層次的,當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少部分的同學能夠快速做出思考,并且回答,但是,其他一部分同學仍然處于思考中。而教師已經接到了同學們的回答,自主地將部分同學的答案當成是全班同學的答案,而跳過了該問題,進入到下一個環節。也因為課堂時間過于緊湊,所以那些還未思考完的同學沒有辦法去理解、鞏固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就更不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讓學引思”的能力。
3.探究活動較為隨意,造成時間浪費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必須進行討論的。如果所有的知識點都進行討論,這樣肯定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在課堂上也容易出現主次不分的情況。所以對于一些問題,老師可以直接給出解決的辦法,不需要進行討論。教師要對理論知識和探究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才能夠更好更快地達到“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所要達到的效果。
1.創建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興趣的帶動,會讓同學們更加積極主動地自主去完成學習的過程。但是,數學這門學科是相對比較乏味和枯燥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并沒有很高的吸引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讓課堂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創造出學習數學的情景,從而激發學生們對于數學的學習,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思考方式以及數學學習方法。
2.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學習的空間和機會
教師在“讓學引思”模式中,充當著整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角色,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同學們充分的“讓學引思”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爭取能夠讓每一位學生的思考都能夠獲得發表的機會。只有親身經歷、親自進行感觸以后,才能夠真正理解到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3.讓學生動手實踐,使其體驗自主探究的過程
數學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不能夠簡單地進行強行記憶來接受和學習相關知識的,要想充分掌握知識,必須要將課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行為是帶動思維最好的方式,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更能夠激發同學們自己的思維,自主進行開拓式的發展,所以自主探索的學習模式就是讓同學們在自行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思維方式,增加同學們思考問題的思路和動手學習的能力,讓同學們不僅學習到知識,還進行相應的運用和掌握,增強了同學的動手能力和參與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更能激發同學們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興趣。
4.開拓創新,布置自主探究的課外作業
自古以來,在我國的傳統文化教學模式中,課外作業都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能夠強化教學效果,更是對同學們課堂知識是否已經掌握的一個檢測。但是,如果大量布置課堂作業,不僅是使同學們敷衍對待課外作業,更容易引起學生們的厭學情緒。所以如何布置課堂作業,讓課外作業顯得更加具有思考性,如何布置作業才更能夠啟發同學們的思考,這也是教師們必須要攻克的一項難題。作業不僅僅要在形式上有所改變,更要給學生們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
5.合作精神,在合作中達成共識
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們組成相應的小組,開展團隊合作來對問題進行解決。同時不要僅局限于同學們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幫助來發現數學的規律,還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讓同學們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探索數學的奧秘,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樂趣,積極地培養自己的合作意識。
“讓學引思”的教學方法在我國的各個學校還處于初步階段,同樣也是國家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重點推崇的對象之一。在現實的生活中,如何將這一理念合理地運用到各個學校的班級中,還需要我們進行進一步的考慮和探索。同樣的,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必須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出“讓學引思”課堂的優點,也只有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才能夠讓小學的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逐漸達到更佳的狀態。
總之,“讓學引思”的教學方式就是讓教師們去創建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不斷去開發和引領學生的思維,讓同學們自己去克服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實現同學們自主去發掘、去探索數學奧秘的目的,真正促進學生們的全方面發展,真正提高小學生們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
book=30,ebook=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