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 顧天珠
基于關聯規則的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探究
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 顧天珠
作為基礎性教育,小學這一階段的教學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關聯規則是一種從計算機學科當中衍生出來的規則,將其與小學課堂教學相結合,有助于進一步拓展小學教學的相關研究范圍,也有益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本文選取了小學數學作為研究科目,從關聯規則出發,尋求更為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關聯規則;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
關聯規則通常是指對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將數據中項集間的關聯呈現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到數據與數據之間的某種聯系。關聯規則這一理論主要應用于計算機學科當中,在數據挖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一種比較常見、適用范圍比較廣的計算機數據挖掘方式。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關聯規則在教育決策方面也發揮了一定作用,應用也越來越普遍。簡而言之,運用關聯規則可以比較科學完善地分析并確定學生與課程、學生與教學方式等多種因變量之間的關系,便于開展有效教學。
通過對本班學生在若干數學課堂上的上課狀況進行視頻錄制,運用軟件分析對比,得出關聯規則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活動情況、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能力等方面存在著聯系,影響有效教學。針對具體的規則,特提出以下幾點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巧設教學目標,關注學生根本
由關聯規則分析得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教學目標的設置存在著正相關關系,也就是教學目標設定的越適宜學生,最終有效教學的實現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從學生的根本需求、認知能力、接受水平等方面出發,設計出一些應用性強、貼合生活實際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加深對數學這一門學科的理解,在實際運用中感受其重要性與趣味性。例如,在學習低年級數學《認識圖形》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輕便易于攜帶的教學器材到課堂上進行演示,學習圓形可以向學生們展示圓形的果盤,學習正方形可以向學生們展示文具盒等,這樣一來,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們感受到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符合其認知特點。
2.注重自身技能提升,教學能力不斷進步
通過關聯規則的分析可以看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能力、學生感興趣程度等多方面都存在著正相關聯系,也就是說,當教師教學行為、教學能力越適合學生時,其對教學活動的興趣程度也就越高,越能夠更好地開展有效教學。例如,課堂教學與討論提問的方式存在著關聯,一般而言,教師提問的比例如果過多,那么教師可能自身教學技能有限,學生并不會積極參與思考。而如果教師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采用科學積極的提問方式,既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輕松地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巧設提問的方式,將線段、直線、射線這三個概念明確區分開來,避免混淆。如可以采用線團,告訴同學們這是神器的線團,會變魔法,既可以變成一截(線段),又能變為沒有盡頭的一根(直線),還可以用手拎住一端,另一端無限延伸(射線)。最后由學生自己分組討論三者各有什么不同,是否能夠互相轉換。通過巧妙的提問,一層一層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并且留給了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學會合作學習。當然,通過關聯規則展現出來的與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教學相關的關聯點并不僅僅如此,還包括學生主導的交流活動、教師主導的交流活動等。
3.豐富教學方式,合理開展教學活動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有著比較特殊的地位,不僅擔負著升學考試的重擔,而且是為個人邏輯思維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段。而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抽象、嚴謹的特點,小學階段的大多數學生抽象思維仍不發達,為了更好地使其適應和學會數學思維,教師應當對現有的教學方式加以豐富,確保合理地開展與小學生年齡相仿的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可事先準備好一些面額不等的人民幣,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進行展示,并讓學生們觀察每一類人民幣是否相同。還可以將學生們按照小組分為不同的角色,創設菜市場、超市等情境,讓各個小組成員分別扮演賣菜小商販、買菜阿姨、阿姨的三歲女兒等人物,事先設置一定的故事情節,如買菜阿姨和三歲的女兒來到菜市場買菜,賣菜小商販找錯了錢,誤將五十元當作十元找給了買菜阿姨,從而初步認識人民幣。
4.重視課堂評價,不斷改進教學
關聯規則顯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與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表現的評價有著密切聯系,教師課堂評價越積極正面、越具有啟發性,學生所展現出來的學習興趣也就越濃厚,取得的學習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教師應當對在課堂上給予的評價加以重視,并且根據班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取合適的評價方式,避免千篇一律。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采取頒發小紅花、小獎狀等方式進行鼓勵,在點評相關問題的答案時應直接簡單明了,避免學生無法理解。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采取一些引導性、深入性的課堂評價,對積極正面的學習行為及時鼓勵,對錯誤消極的學習行為加以制止,確保良好有序的教學環境,從而達到有效教學。
總而言之,關聯規則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研究并不多,本文作為一次新的嘗試或將為后續研究添磚加瓦。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完善,力爭做到更好。
[1]李亦菲. 有效教學的運行機制、影響因素與評估方式[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4(09),16.
[2]潘慶先. 關聯規則算法的研究及其在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2010(02)17 .
[3]孫書超.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J]. 教育實踐與研究(A), 2012(11).
book=34,ebook=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