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飲泉小學 葛清清
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飲泉小學 葛清清
小學數學往往是小學科目中較有難度的一門課程,其往往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課堂間學生的提問能力往往至關重要。文章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嘗試對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探究,以期從學生與教師互動的角度為現階段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相關的參考。
小學數學;學生提問;師生互動;教學有效性
學生提問既是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提升聽課效率的一種表現,也是課堂中師生互動的主要形式?,F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愈發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而以生本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小學數學同樣也要求教師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滿足學生基本的學習需求。因此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還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提問能力,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直接支持。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還沒有有效的知識積累,同時其對數學學習的認知以及學習方法都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因此很多時候,直接要求學生對數學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并不能達到教師所期待的效果,學生自己發現學習問題的能力還沒有養成。所以在培養小學階段學生數學課提問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以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繼而為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設定好前提條件,保障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問題。
嘗試練習法能夠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指導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中的新需求,為學生自我提問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例如在乘法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對乘法口訣表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布置相關的習題,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如3×4,17×9等等,繼而以學生的嘗試練習挖掘自己乘法學習中的新需求。通過嘗試練習,學生對兩位數乘法中的計算次序、進制等內容有了新的發現,在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僅可以指導學生提升自己的提問能力,還能通過學生的問題進一步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保障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成果。
學生提問能力的提升與小學數學教師的互動有著密切的關聯,現階段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很多時候教師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方法,按照大綱機械化地講授數學內容,讓學生被動聽課。這種模式雖然能夠有效涵蓋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但是對于學生的主動學習以及提問能力的提升并沒有幫助。為了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處理,嘗試以構建動態教學課堂,隨時為學生解答其提出的問題,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拓展,幫助學生在自我提問中逐步實現對數學問題探究能力的提升,以期帶動數學提問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乘法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于乘法計算次序存在問題,如提問3×12先計算哪一步驟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模塊化教學方案,暫時停止下一模塊的教學工作,就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在此基礎上引入3×14等乘法習題,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發現進制問題,逐步帶領學生深究小學乘法數學題,并通過習題探究的模式引出新內容,強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印象,最終保障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學生之間的互助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的最佳形式,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各個學生的基礎差異以及對于問題探究側重點的不同,各個學生往往可以進行互助互補,共同解決相關的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對數學問題探究的針對性。這種模式往往能夠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提問的質量,保障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來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分組,并定期結合嘗試練習、課后習題等內容,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討論,并將小組未解決的問題進行匯總,提出小組內具有共性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種情況下,學生既可以在課外與同學交流中獲得知識的解答,又可以在課堂上提出更具有普遍性和針對性的問題,課堂的時間得到節約,提問的質量得到提升,同時通過與教師的互動,相關的問題又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整個數學課程的教學進度得到推進,學生知識學習的深度不斷提高。
由于小學數學的枯燥性,在煩瑣的問題以及不斷拓展的數學學習范圍下,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產生懈怠感,數學提問的次數會逐步減少,數學內容的探究工作也會逐步減弱,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既要不斷提升學生數學提問的能力,還應當保持學生的提問激情。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需要自我認同,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梳理典型,對提問有深度、有質量,具有拓展探究能力的同學提出表揚,甚至可以模仿數學的傳統方法,對相關問題以某某同學發現來進行命名歸納,最終借助榜樣效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探究的價值,感受到在課堂上進行高質量數學提問的意義。通過榜樣效應保持學生提問的激情,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提問的能力才能不斷獲得提升。
文章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了探究。結合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一方面要積極采用嘗試練習法,指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同時要借助動態課堂與學生互動,幫助學生在問題解答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而在教學之外的時間,教師還可以通過指導小組學習等形式提升學生提問的質量,并借助榜樣效應保持學生對于小學數學探究的激情,實現學生在小學階段提問與探究能力的動態提升,保障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成長。
book=46,ebook=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