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茂
(安遠縣龍布中學,江西贛州 342100)
2011版新課標要求教師關注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數學活動經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數學知識學習內容為主的同時更要有意識地突出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將數學常用的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思想、整體代入、從特殊到一般等滲透到教學中。教師應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過程中重視數學的公平性、全體性,注意數學解題方法,讓抽象的數學盡可能形象化、具體化。在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層面上,有的老師提前告知學生解題要用到的方法,“灌輸”性較強;教師應讓學生體驗基本活動,如相似性質體驗,若能讓學生對簡單特殊正三角形、四邊形進行實際測量,然后再用幾何畫板對任意相似圖形進行計算,再得到相似性質,或許學生感受東西會更深刻;教師應充分放手學生去訓練數學思維方法,如在探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下探索思維方法,接著讓學生采用類比方法去探索“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學生數學思考能力或許會得到更多鍛煉。
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如情境導入簡短、切合課題、學生興趣點小結等。例如,“分式”復習教學設計:以題帶點,通過變式以點帶面,結合中考考點、難點、易錯點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這些都是有效數學課堂的較好設計思路。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還是以自我為中心設計教學案例,課堂內容設計得雖然很好,但“走教案”的現象也很多。以“分式”復習課為例,單元復習要基于以下四點:一是本章數學知識梳理歸納;二是知識的運用,注重知識查缺補漏和綜合運用,但不能是復習翻版;三是涉及本章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提煉與延伸;四是學生能廣泛主動參與復習。
數學語言要自然得體,具有很強感染力,富有數學問題的啟發性、針對性。教師要把握好情感語言、數學本味語言、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等。情感語言要富有感染力、親近力、導向力。教師的評價用語要適中、適時。如:課件上打出的“親,可要看仔細哦!”就很貼近學生網絡用語,教師可適當使用學生流行的、導向好的用語。既然是數學課堂語言,當然更離不開數學本味語言。
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嚴密、規范地使用數學用語。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示范、訓練學生數學文字語言,規范幾何語言轉化與表達,培養學生數學語感。另外,提問語言還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啟發學生主動思考。
師:“你的±1是怎么得來的?”
生1:“分式的值為0,就是分子為0。因此得到x2-1=0,解得x=±1?!?/p>
師:“有沒有不同的結果?”
生2:“我的結果是1?!?/p>
師:“哦,為什么沒有-1這個答案呢?”
生2:“因為分式值為0,必須是分母不為0的前提條件下,所以當x=-1時,代入分母得x+1=0,所以-1必須舍去?!?/p>
師:“有沒有其他不同方法?”
生:“我還有?!?/p>
師:“首先,你確認一下,前面這位同學方法正確嗎?”
生:“正確。但我覺得沒有必要把每一條邊都利用相似比算出來,然后再算周長?!?/p>
師:“哦,請你詳細地說下去?!?/p>
生:“利用2∶6……”
師打斷:“2∶6是什么?”
生:“對應邊的比,即相似比?!?/p>
師:“怎么得到?”
生:“因為這兩個四邊形相似,2和6都是這兩個四邊形最短的邊,當然它們的比就是這兩個相似四邊形相似比?!?/p>
師:“那如何不用計算較大四邊形其它他三條邊就直接求出它的周長?”
生:“2∶6=1∶3,就意味著其余各條對應邊也是1∶3,所以較大的四邊形周長就是較小的3倍?!?/p>
師:“也就是說,等于把較小的四邊形放大了?”
生:“3倍,所以較大的四邊形周長就是較小四邊形的3倍?!?/p>
師:“你的想法完全正確,太好了。其實相似多邊形周長的比就等于相似比。”
通過設計提問,學生的主體作用才充分發揮出來,學生主動思考才充分激發出來。如,教師播放相似圖片后,提出問題:“你發現了什么?”和“想一想,這一組組不同的圖片,除圖片內容上不同,還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痹诮處煻啻沃貜吞釂栔螅A習后學生只好預見地說”這些圖形相似”;而另一種提問卻讓學生略微思考后全部輕松地回答:形狀都相同,就是大小不同。因教師提問一下就抓住了相似定義的本質。
葉瀾教授曾說:“課堂應是向未來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園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笔澜缟蠜]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俗話說計劃不如變化快,何況是活力四射的學生。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信息傳遞瞬息萬變,很多情況是教師無法預設的。如,學生對“∠a余角是它的3倍,∠a多少度”求解出現了爭議,教師應引導學生解題思路,讓學生通過爭議把“利用方程思想”解決“求角”問題的方法掌握好。要做好課堂動態生成。一是要整合教學資源,精心設計各種預案。二是遵循以生為本,抓住課堂學生爭議,抓住學生好的思維方法讓動態生成完美開放。三是教師要追求課堂真實、自然,真正尊重學生個性需求。四是培養存同求異思維,培育和發展學生的智慧,必須善于揭示知識中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否則,學生學到的只是孤立的、靜止的知識點。一個充滿生命力、動態生成的課堂,需要教師整合教學資源,在圍繞課程目標精心設計預案的基礎上,依循學生認知曲線,思維以及情感的波瀾,以靈動的教育機制隨時處理動態生成的信息,真正實現充滿生命力、動態生成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