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湯溝秀石小學 崔啟發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安徽省蕪湖市湯溝秀石小學 崔啟發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考慮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本文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中的改編教學題材、改變教學方法、改變評價和創設課堂情境等方面,簡單論述了對這一趨勢的相關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數學源于生活,可以指導人們的生活,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仍存在以教師為中心,為教而教、脫離生活實踐的問題,這就導致了教學與實踐脫離,很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加無法適應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和教學理念的發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相關經驗進行簡單闡述。
1.改編教學題材,促進教學生活化
無論是哪一種版本的數學教材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編寫的,這些教材在科學性和知識性上都是無可非議的。不過,每一種版本的教材都應該考慮到絕大多數使用者共性的地方,那就是生活氣息。生活氣息濃厚的小學數學課堂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時間與數學》的時候,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練習題:“星期日,你在家里幫媽媽做家務活時,你要做的家務活包括做飯20分鐘、拖地板8分鐘、燒開水6分鐘、整理床鋪5分鐘,請問你至少需要幾分鐘來完成這些家務?”作業布置下去之后,由于我布置的題目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他們就開始了練習。學生完成作業后,我會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自己比一比哪位同學所用的時間最少,安排的最科學。就是因為這樣對課本教材進行適當的改編,我才能夠輕松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2.改變教學方式,促進教學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是無可爭議的主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也需要注意,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并不意味著他們完全是課堂的主宰者,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學習的走向,我們仍然要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一般來說,教師才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他們應該基于班情學情,充分了解課堂上的學習情況,根據課堂學習的走向做出相應的改變。比如在教學相遇應用題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既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展示和操作演示,又可以大膽地把學生叫到操場上,讓他們自己體驗運動的方向、速度、路程、時間等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充分理解這類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數量關系,然后再提醒他們注意問題、條件,讓他們自行解決。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這一類的題目歷來是學生犯難的,可是經過教師這樣一改變教學方式,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改變評價方式,促進教學生活化
數學老師都明白這樣的道理:練習的目的并不在于練習本身,解決問題的價值也不僅是想要讓學生獲得具體問題的答案,數學教學的目的應該在于通過學生解決的問題獲得數學思維的發展,為終身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學生進行相應的解決問題環節完成之后,小學數學教師應盡可能通過改變評價方法促進數學學習的深入,具體而言,就是引導學生歸納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多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自己的個性化學習。
1.創設生活情境于課堂上,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讓學生歸納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并敢于提出問題,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發散思維,將知識和生活相互結合,深入地研究知識,并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高質量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數學思維。
2.創設生活情境于練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要學會創設生活情境于練習中,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教師需要對學生所使用的助學讀物進行提早篩查或修改,使試題與生活能夠有關聯,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對教材內容進行還原和再創造,并在實踐中重新創建,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學習“小數”的有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在超市觀察各類商品的價格;在學習測量時,可以測量身邊的桌子、黑板等。通過這種方式,既能達到運用生活素材,整合教學資源的目的,又能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心中,并應用于生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例如,小明家準備裝修客廳,而客廳是長方形的,爸爸讓小明幫忙估算一下客廳裝修地板磚的費用。這道題出的很“接地氣”,爸爸的這一提問需要小明先去動手測量客廳和選購的地板磚的長、寬來算出客廳的面積和單塊地板磚的面積,然后根據地板磚的單價后算出裝修客廳所需要的地板磚的總價。要注意這里有一個問題是很多學生都容易忽視的:由于客廳面積不一定與購買瓷磚的總面積一致,所以需要學生考慮余量。本題目較好地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延伸,充分調動了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同時將課堂上的知識和課外生活常識緊密結合起來,最終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營造一個有趣和感人的生活環境,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利用,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并為未來的發展、走向社會應用和實踐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體會到從數學知識中學習獲得的樂趣。
[1]黃愛華.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4):78-79.
[2]李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05):128.
[3]張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5(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