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關于黨內政治生活思想的多維審視

2017-02-26 06:03:45□張
理論月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生活

□張 燦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關于黨內政治生活思想的多維審視

□張 燦

(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關于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思想是極其豐富的。黨的歷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構成鄧小平關于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與現實維度;內容上的豐富發展和實踐形式的多種探索,構成其理論與實踐維度;堅持唯物主義辯證法和實現黨的歷史使命,構成其哲學與價值維度。多維審視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思想,對于新時期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黨內政治生活思想;多維審視

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這是改革開放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內政治生活所作的契合時代發展的最初厘定。鄧小平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思想極為豐富,在新的歷史時期,回顧過去、科學審視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思想,對于規范當前黨內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 歷史與現實維度

沒有對歷史的反思,現實將成為春蛙秋蟬;沒有對現實的追問,歷史將成為漂浮幽靈。鄧小平在總結黨發展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分析黨的自身狀況同改革開放實踐所凸顯的矛盾基礎上,深刻認識到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構成鄧小平關于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思想的歷史與現實維度。

1.1 黨發展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視黨內政治生活。歷史證明,當黨內政治生活正常時,黨的事業就能穩步前進;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時,黨的各方面工作就會面臨困難,甚至帶來嚴重后果。對此,鄧小平強調,必須“著重于檢查過去的缺點、錯誤,正確地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1]357

第一,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推動黨的事業前進。黨在歷史上,基本形成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2]293的黨內政治生活局面,這種黨內政治生活局面不斷推進黨的事業走向勝利。在延安時期,鄧小平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認真分析黨內政治生活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使黨進一步布爾什維克化的方針,使黨在思想上更好地武裝起來、一致起來,順利地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方針。”[3]87通過整風,黨確立了處理黨內關系的一般原則和黨的建設理論,黨內民主充分發揚、黨的紀律自覺遵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集中統一的中央領導集體,這種良好的黨內關系和黨內政治生活增強了黨的戰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后,這一優良傳統得以繼續保持,黨員敢于建言獻策,黨內政治生活生動活潑。為了總結“大躍進”的經驗教訓、統一全黨認識,以調整黨的方針政策,黨在1962年召開了七千人大會,鄧小平在大會上針對黨內民主缺失、實事求是傳統受到削弱的問題,提出要恢復黨的優良傳統,“除了調查研究、實事求是、聯系群眾、及時糾正錯誤等等以外,必須注意健全黨的生活。”[1]304這次大會形成了中央領導人帶頭作自我批評、與會者勇于提意見的生動局面,對推動國民經濟全面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鄧小平高度評價黨內形成的生氣勃勃、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他提出,沒有這樣的黨內政治生活,“我們能夠在建國以后,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嗎?”[1]45縱觀鄧小平一生,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是一以貫之的。健全的黨內政治生活推動了黨的事業發展,同時為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經驗遵循。

第二,黨內政治生活非正常化致使黨的事業遭受巨大挫折。作為黨發展進程中的見證者,鄧小平深刻總結了黨內政治生活非正常化的教訓。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中,鄧小平指出:“陳獨秀、王明、張國燾等人都是搞家長制的”[1]330,家長制的主要表現就是個人高度集權,再加上他們聽不進意見,嚴重背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組織上實行宗派主義,對持不同意見的黨員進行殘酷打壓。這造成黨內關系扭曲,一言堂、家長制的作風甚囂塵上,致使黨內政治生活遭受嚴重破壞,令黨在后期的革命實踐中遭受巨大挫折。20世紀50年代后期,隨著黨的領導高層“左”的傾向逐漸顯現,黨內政治生活越來越不正常。鄧小平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目前,我們黨的生活是有嚴重缺陷的。”[3]305黨內分散主義、命令主義、官僚主義、家長制作風現象嚴重,嚴重削弱了黨內民主集中制。鄧小平認為,“黨的政治生活、國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家長制或家長作風發展起來了,頌揚個人的東西多了,整個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以至最后導致了‘文化大革命’。”[1]345不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文革”爆發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四人幫”在這一時期利用假的馬克思主義禁錮黨員思想,黨內思想僵化、關系扭曲,黨內政治生活被嚴重破壞。黨內甚至出現了“不講黨性,不講原則”的現象,致使黨的領導地位嚴重削弱,給黨的發展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兩個凡是”錯誤思想不僅沒有使黨內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更加嚴重,黨又經歷了兩年徘徊期。這些深刻的教訓讓鄧小平充分認識到,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對于黨的極端重要性。非正常化的黨內政治生活給黨的事業造成巨大挫折,為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歷史反思。

1.2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

“文革”結束后,百廢待興。黨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核心取得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勝利成為其內在規定。要實現自身使命必須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改善黨的領導關鍵在于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政治生活不僅是黨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順應人民的期待、進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

第一,黨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文革”結束后,黨內政治生活并沒有得到相應改善,內部思想僵化,權力過分集中和官僚主義嚴重破壞著黨的肌體;部分黨員講派性,不講黨性;無政府主義的流毒依然侵蝕著黨員思想;“本本主義”盛行,指導思想不能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鄧小平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詳細闡述了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并警醒地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1]143黨內政治生活再不加強、黨的風氣再不糾正,黨就要自取滅亡。面對黨內封建腐朽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等思想的不斷侵蝕,黨員干部腐化、特殊化現象的顯現,鄧小平指出必須“要通過整黨,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4]38這深刻揭示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只有加強黨內政治生活,使黨樹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才能制定科學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由此可見,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是黨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對于鞏固黨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順應人民期待的要求。在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黨在人民中的威望很高,這是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的必然結果。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內腐敗現象逐漸凸顯,黨在人民中的威望有所下降。針對人民群眾反映的黨員腐敗和領導干部特殊化的問題,鄧小平提出,在經濟得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情況下,“共產黨員在內,應該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堅持這個傳統,才能抗住腐敗現象。”[4]290真正反對腐敗、切實開展反腐敗斗爭關系到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應有之義。鄧小平指出:“要扎扎實實做幾件事情,體現出我們是真正反對腐敗,不是假的。”[4]297他還提出要嚴懲腐敗,特別是嚴懲黨內高層腐敗,并對高級干部的生活待遇作了規定,密切黨群關系。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還提出要通過法制加強黨的廉政建設,只有抓懲治腐敗的手硬起來,才能獲得民心。由此可見,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對于提升黨的威望和加強作風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這是順應人民期待的要求。

第三,領導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這就要求黨要通過自我凈化、自我發展,順應現代化建設的趨勢。鄧小平認為,“國內現在最大的政治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奔向四個現代化。”[5]227因此,他號召全黨抓緊學習,一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二是學習先進的科學管理知識,使黨員做到又紅又專,為四個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鄧小平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必須“恢復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1]162,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搞好黨風,形成生動活潑的黨內政治生活新局面,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礎。通過全面估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形勢,科學審視改革開放以來黨在自我發展、自我建設上的進步,鄧小平富有戰略性地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1]168黨內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為經濟建設的民主化提供了政治基礎。由此可見,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是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實踐的需要。

2 理論與實踐維度

缺乏理論的指導,實踐就如無燈塔的船帆,沒有方向;少了實踐的檢驗,理論就如無身體的軀殼,沒有實質。理論和實踐相互統一,貫穿于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始終。鄧小平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實踐中探索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多種形式,構成其理論與實踐維度。

2.1 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內涵

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以黨性教育為出發點、以黨內各主體的執行為關鍵、以加強黨的領導為核心。“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6]312先進理論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鄧小平在實踐中形成和升華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理論,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黨性教育是出發點。黨內政治生活最基本的是黨員黨性教育。對黨員干部選拔標準問題,鄧小平作了明確要求:“一條是擁護三中全會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一條是講黨性,不搞派性。”[1]192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要求黨員必須有黨性、講黨性。但是,“文革”后很長一段時間,黨內出現不講黨性、違反黨性的錯誤,加強黨內政治生活要求重拾黨性教育。首先,黨性教育要求杜絕派性思想。黨性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艱苦樸素的良好作風,糾正幫派思想,禁止提拔幫派分子,“堅決反對對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采取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錯誤態度。”[1]359其次,黨性教育要求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現實矛盾和問題,實現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通過科學評價黨的歷史和毛澤東思想、嚴格黨的紀律、反對特殊化和官僚主義、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等,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黨員黨性。最后,黨性教育要求樹立共產主義理想。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原則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同資產階級自由化等非馬克思主義思潮作斗爭,保持黨員理想純潔、增強黨的戰斗力。

第二,黨內主體是關鍵。黨員、各級黨組織、黨中央分別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鄧小平指出:“每個黨員、每個黨員干部、每個黨組織,都要對照黨章進行檢查”[4]39,各主體能否切實發揮應盡作用直接關系到黨內政治生活的好壞。首先,黨員作為基本要素,是黨內政治生活的直接參與者。為了使黨內形成民主、活潑的政治局面,鄧小平多次強調解放黨員思想,使黨員敢講話、講真話;通過黨的領導干部年輕化,增強黨的活力和戰斗力;強化黨員權利和義務意識,消除黨內家長制、官僚主義等作風,以調動黨員積極性,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直接參與者的熱情和信心。其次,黨組織作為結構要素,聯接黨內政治生活各部分。各級黨組織作為黨員和黨中央的中間環節,對于保障黨員權利和監督黨員執行力起到重要的作用。黨員可以通過黨組織反映意見,鄧小平指出:“從中央起,各級黨組織都要認真考慮這些意見。”[1]272黨員要按規定參加組織活動和民主生活會等,體現黨組織對黨員的監督作用。最后,黨中央作好頂端設計,引領黨內政治生活高度。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必須以身作則,帶頭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禁止高級干部搞特殊化、建立領導干部退休制度、從嚴懲治高級干部的犯罪行為等,為加強黨內政治生活作出頂層設計和示范性指導。

第三,黨的領導是核心。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使命,自身蘊含著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改善黨的領導的內容。改革開放初期,黨內出現削弱和否定黨的領導的思潮,鄧小平特別強調黨領導現代化建設事業原則的重要性,“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動搖了中國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亂,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1]267首先,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實現黨的領導核心的團結。黨要在思想路線上統一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實現“全黨的團結,特別是要加強黨的領導核心的團結。”[1]148領導核心團結穩定,對于開辟新的事業、取得新的勝利具有特殊作用。其次,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確保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核心地位。針對黨的威望下降和紀律松散的問題,鄧小平強調黨要努力恢復統一、高覺悟和有紀律的原有狀態,提升戰斗力,肩負領導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領導責任。最后,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有利于維護黨中央權威。整頓黨內不良作風,懲治高級干部的腐敗問題不僅不會削弱黨的領導,反而會增強黨的威信。在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過程中強調中央權威,是有領導有秩序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前提條件。

2.2 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實踐探索

黨內政治生活理論對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實踐具有指導意義。面對“文革”后相當長一段時期,黨內政治生活非正常化、黨的領導力減弱的客觀實際,鄧小平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將理論同黨的自身狀況以及具體國情相結合,深入探索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多種實踐形式,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理論。

第一,端正黨風,增強黨的戰斗力。黨在歷史上形成了“理論與實際結合的作風,聯系群眾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3]154的優秀傳統。但是,伴隨著反“右”傾擴大化,黨內思想僵化,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官僚主義等作風嚴重削弱了黨的領導。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以來多次提出“黨確實存在一個加強的問題。”[1]269首先,統一黨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黨必須要堅持的思想路線,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中提出,要同違背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作斗爭,既要同黨內封建主義、歪曲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作斗爭,還要同黨內資產階級自由化傾向作斗爭。堅持在新的實踐中檢驗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實現黨的思想路線的統一。其次,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鄧小平指出:“要大力加強黨的組織、黨員同群眾的聯系”[1]368,集中人民的正確意見并上升為國家政策;反對黨內干部特殊化,發揚黨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克服官僚主義,真正樹立聯系群眾的工作方法,提升黨的威望。最后,執行黨的批評作風。鄧小平就黨的歷史問題多次帶頭作自我批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是踐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的光輝典范。他指出:“要通過整黨,使黨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能經常開展。”[4]38黨內不論職務高低,都要接受批評和進行自我批評,這樣黨員既能通過自我反省查缺補漏,又能在批評中發現不足,使批評作風得到有效彰顯。

第二,規范制度,落實黨內民主制。民主集中制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制度保障,是根本的組織原則。但是,“文革”時期,黨內政治生活遭到嚴重破壞,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個人崇拜、官僚主義等違反無產階級黨性的腐朽現象愈演愈烈。鄧小平面對困局,著手在制度層面堅持和落實黨的民主集中制。首先,反對個人崇拜,堅持黨的集體領導制度。針對黨內出現個人崇拜現象和集體領導弱化的事實,鄧小平指出:“在黨內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中,要真正實行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1]360落實集體領導制度,克服權力過分集中和官僚主義的弊端,使黨內民主、政策執行不因領導人及其意志的改變而改變。其次,擴大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權利。黨內民主缺失不僅造成黨內活力不足,還使黨的戰斗力下降。鄧小平特別強調擴大黨內民主,通過落實黨內同志之間的平等關系、明確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禁止打擊報復的非民主手段等,營造民主的黨內政治生活。他還強調黨的領導干部年輕化,推進退休制度改革,增強黨的活力。最后,完善黨章黨規,推進黨的制度化建設。鑒于民主集中制沒有形成嚴格的制度、法律的事實,鄧小平著重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建設,完善黨章,將民主集中制上升到法律高度;制定《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規范黨規黨法,重申和強調黨的組織原則。通過規范黨規黨法,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擴大黨內民主。

第三,嚴格黨紀,加強黨中央權威。通過嚴格黨紀確保黨中央決定得以有效貫徹執行,是改革開放以來黨所面臨的重要任務。“文革”余毒嚴重侵蝕了黨的肌體,黨內幫派主義、官僚主義明顯,因此,必須加強黨的紀律和統一。首先,強化思想紀律,統一全黨意志。對于黨內思想混亂、各種思潮充斥的現實,鄧小平提出:“統一全黨思想,達到新的團結。”[4]235同違背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作斗爭,既反對黨內封建主義的殘余流毒,又要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潮。統一全黨意志,實現思想路線的一致,為制定和貫徹正確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奠定思想基礎。其次,實行平等紀律,維護中央權威。一方面,黨紀要求黨內實行民主集中制。黨員有權對黨制定的方針政策提意見,但是決定一經通過,黨員必須嚴格服從,這是黨紀的內在要求,也是維護中央權威的內在規定。另一方面,黨紀面前人人平等。黨員無論職務高低,必須嚴格執行黨紀。鄧小平指出:“這個規定一經中央或者國務院下達,就要當做法律一樣,堅決執行。”[1]219通過紀律,既保障了普通黨員民主權利,又約束了高級干部的行為,真正維護了中央權威。最后,嚴明組織紀律,執行中央決議。鑒于“文革”期間,黨的紀律廢弛的情況,鄧小平強調:“必須嚴格地維護黨的紀律,極大地加強紀律性。”[1]271加強黨員、黨組織和黨中央的各項紀律,實現全黨服從中央的目標,做到黨的各級部門堅決執行黨的決議,維護黨中央權威。

3 哲學與價值維度

哲學為價值的實現提供方法論基礎,價值又為哲學方法構建精神內核。作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鄧小平始終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針對加強黨內政治生活這一宏偉課題,鄧小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維方法,在實踐中突出價值追求,構成了其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哲學與價值維度。

3.1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方法

鄧小平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般原理、方法融入到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理論和實踐中。運用實事求是、辯證統一和群眾史觀的基本觀點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充分體現了唯物主義的哲學方法。

第一,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鄧小平實事求是地分析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切合實際地探索加強措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首先,實際分析黨內思想僵化的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內思想有了很大解放,但是“文革”引發的黨內思想僵化衍生出“隨風倒”“不講黨性原則”“本本主義”等多種怪現象。鄧小平認為,這嚴重束縛了黨員思想,導致黨的思想路線不統一,威脅黨內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其次,客觀分析黨內民主缺失、官僚主義現象嚴重的問題。“文革”時期,民主集中制遭到嚴重破壞,鄧小平指出,這是因為“沒有把過去良好的作風,比如說民主集中制、群眾路線,很好地貫徹下去,沒有制定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制度。”[1]345鄧小平在分析黨內官僚主義問題時指出,民主法治傳統較少不僅僅是黨自身的原因,它和封建專制傳統有著緊密的聯系。最后,深刻指出黨組織紀律松散、中央權威不足的問題。鄧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期間,黨的紀律廢弛了,至今還沒有完全恢復,這也是黨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的一個重要原因。”[1]271鑒于此,鄧小平提出建立一支嚴格紀律、統一意志的黨。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內政治生活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第二,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思想。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思想中蘊含豐富的辯證思維方法。首先,堅持對立統一的辯證法。鄧小平通過平反大量冤假錯案,解放黨員思想,保證黨員權利;加強對黨員思想政治教育,樹立黨員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還推動制定《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完善黨章黨規。形成多方位、深層次的實踐模式,是對立統一思維方法在黨內政治生活實踐中的運用和彰顯。其次,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鄧小平強調,“我們要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深入調查研究,集中正確意見,從中央到地方,積極地、有步驟地繼續進行改革。”[1]322黨內政治生活的加強要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形成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最后,堅持重點論和兩點論、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法。恢復民主集中制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鄧小平指出:“當前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強調民主。”[1]144突出實行民主集中制是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黨的領導干部作為黨內政治生活的主要參與者,要以身作則,這對黨內政治生活具有深刻影響。鄧小平指出:“為了整治黨風,搞好民風,先要從我們高級干部整起。”[1]219鄧小平抓住了黨內政治生活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于制定具體措施具有哲學方法的指導作用。

第三,人民群眾的歷史觀。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群眾史觀是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和法寶。從根本上說,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首先,黨的正確領導建立在集中人民群眾正確意見的基礎之上。鄧小平認為,黨“無論如何不要造成同群眾對立的局面。這是一個必須堅持的原則。”[1]145只有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黨風才能搞好、黨的政策才能有效、黨的領導才能得到鞏固。其次,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鄧小平對黨內存在的脫離群眾的問題作了實事求是的分析,通過對比當時同革命戰爭時期的黨群關系,指出黨的群眾工作不足的事實,他指出:“只要大力加強黨與群眾的聯系,深入到群眾中去做思想政治工作,經濟調整中的許多困難才容易克服。”[1]358最后,黨必須整治腐敗問題,順應人民群眾治理腐敗的心聲。鄧小平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的講話中指出,新的領導集體首先要狠抓腐敗問題,將懲治腐敗作為整黨的重要內容,并憂慮地提出:“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的高層的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4]313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治理腐敗,才能使黨取信于民。這不僅反映了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觀基礎,更彰顯了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價值取向。

3.2 突出黨歷史使命的目標追求

基于黨的傳統作風和黨內政治生活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鄧小平著重指出,黨要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黨內政治生活新局面。在改善和加強自身領導的同時,肩負起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使命。

第一,推動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標是推動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封建主義舊殘余給中國遺留了過多的專制集權傳統,黨員民主法治觀念較為薄弱,再加上黨內沒有建立完備的民主制度,這對后期黨內政治生活出現問題埋下了病根。鄧小平加強黨內政治生活,解放了黨員思想,促進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恢復。解放思想為黨內民主發展奠定了基礎,提高了黨員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鼓勵敢說敢做的行為,將黨員的言行和黨性原則聯系起來,保障黨員的基本權利,鼓勵黨內開展正常的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形成良好的黨員同志關系。這為黨內民主集中制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推動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鄧小平還多次強調通過制度建設,保證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開展,他指出:“現在從黨的工作來說,重點是端正黨風,但從全局來說,是加強法制。”[4]163《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文件的頒布,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遵循。健全黨規黨法、完備黨的規章制度,提高了黨員法制意識,推動了黨內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

第二,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健全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是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鄧小平深刻分析改革開放初期黨的領導嚴重削弱的狀況,指出由于過去一段時間過于強調集中而忽視民主,導致權力過分集中的官僚主義,致使黨的威望下降、領導力受到削弱。黨的命運決定國家的前途,鄧小平果斷采取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立場平反冤假錯案,使黨的威望和領導力初步增強。鄧小平指出:“我們說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1]365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實事求是地評價黨的歷史以及毛澤東思想、宣傳黨的優秀傳統作風、強化黨的組織紀律性、堅定黨員共產主義理想、克服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影響等措施,進一步改善和加強了黨的領導。實行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實現了黨內敢講真話、敢于批評、敢提意見的局面,促進決策科學化、黨內生活民主化。再加上黨章和黨規黨法的逐漸完善,增強了對黨內各主體的規范性,這是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更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舉措。加強黨內政治生活改進了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實現了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目標。

第三,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在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重點是加強黨內政治生活。鄧小平指出:“從制度上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促進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1]336一方面,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對經濟民主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鄧小平要求,要發揮各級黨員積極性,給予地方和單位充分自主權,實行權力下放。這對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現代化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民主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鄧小平還督促制定科學規范的經濟管理制度,號召黨員學習經濟學、科學管理技術,通過黨內民主推動經濟民主,促進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強有力的黨中央和嚴格的紀律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強調黨中央權威,確保了黨中央在大方向上對國家宏觀發展的指導地位,促進了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嚴格黨的紀律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效執行,使黨形成一個戰斗集體,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開展。

[1]鄧小平文選: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毛澤東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鄧小平文選: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鄧小平思想年編(一九七五— 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6]列寧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梅瑞祥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9.002

A849

A

1004-0544(2017)09-0011-06

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重點項目(17AKS002)。

張燦(1990-),男,山東濟寧人,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猜你喜歡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愛生活,愛思考
愛生活,愛思考
社保讓生活有底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07:16:27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創意給生活帶來了快樂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九色最新地址| 欧美精品导航| 日本三区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91在线视频福利|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综合色婷婷|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啊嗯不日本网站|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无码福利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日韩久草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97| 欧美国产在线看|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a在线看|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素人在线| 欧洲亚洲一区|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操美女免费网站| 久久黄色小视频|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黄网在线|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日韩性网站|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影院|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日韩第九页|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日韩在线1| 国产精品3p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www.91中文字幕|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毛片基地| 一区二区自拍|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一| 香蕉精品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Jizz国产色系免费|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99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五月婷婷丁香色|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乱码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91国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