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戴媛媛
淺談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教師的有效回應
文 戴媛媛
在幼兒園,教師的提問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如以封閉式和預設性提問為主;提問主體與提問對象具有顯著的單一性;教師的應答行為具有表面化的特點等。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是:教師的教學觀與幼兒觀陳舊,教師對科學活動的探究較膚淺,在教學中教師的對話藝術有待提高等。
教師提問;科學教學活動;有效回應
俗話說:“始于問而不止于答。”在幼兒園集體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合理的應答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夠促進幼兒思考,拓展其思維能力,還有利于推進活動的進程。在集體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合理的應答行為有助于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有利于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更有利于啟發幼兒進行深入的思考。那我們該如何提高自己在教學互動中有效回應的能力呢?
良好的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在物質環境上,教師應在各種科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活動機會與物質條件,激發幼兒的探究欲。在心理環境上,讓幼兒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選擇不同的活動方式和內容,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發現問題。盡量減少幼兒行為和思維的無謂限制。心理安全就是不對幼兒的提問進行批評或限制,消除對批評的顧慮,多鼓勵、肯定幼兒的提問,告訴幼兒即使說錯了也沒關系,讓幼兒獲得提問的心理安全。
“教學觀念是教學行為的前提和基礎,教學觀念決定著教學行為的發生”。因此教師的教育觀是否正確,對教學活動的影響是極大的。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幼兒觀。幼兒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他們擁有獨立的人格,兒童不依附于任何人而存在。因此要注重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尊重他們發展的特點,根據其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興趣、需要來進行科學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尊重兒童的獨立人格與其主動探索的能力,為其提供豐富的探索材料,促進他們對科學現象的自主探究,他們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幼兒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其次,更新教學觀,要將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轉為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的發展特點,尊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對話教學觀,為幼兒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對話氛圍,這就要求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教師提問的目的應該是對幼兒人格心靈的“喚醒”。同時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通過對自己提問行為的梳理,根據幼兒的回答,自己的應答,并通過幼兒的反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提問是否達到對話的效果。
教師科學教學活動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自身的科學素養,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提高了,有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對其科學教學活動水平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首先,從相關教育部門來說,應該制定相關制度,為在職教師培訓保駕護航。嚴格規定培訓時間、課程。為在職教師搭建互相交流的平臺,開展相關講座、研修班等。其次,從幼兒園出發,幼兒園應該將在職教師的培訓重視起來,鼓勵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梢栽谟變簣@建科學發現室,申報各級課題,組織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并將科學研究的成果形寫成論文并交流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激勵教師,提高教師進行科學研究的自主意識,加強教師進行科研的內部動機。幼兒園與高校之間加強合作,讓更多的幼兒園教師參與更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派幼兒教師外出學習,提高幼兒教師的科學視野。
最后,幼兒園教師自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F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它強調終身學習,作為幼兒園教師,終身學習就更重要了。首先,幼兒園要積極鼓勵本園教師繼續學習,開展各種活動,如:讀書交流會、學習經驗交流會、才藝展示等。完善教師評價體系,與時俱進。其次,教師個人的態度和理念至關重要,沒有態度,后面的知識、方法都是空談。幼兒園教師個人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科學素養。
教師對幼兒的回應就像是跟幼兒之間的對話,而對話是需要藝術的。要提高教師的對話藝術,教師需要創設活潑生動的情境,情境應該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將自己帶入到情境中,在情境中展開對話,拓展幼兒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經驗。然后教師要必須學會傾聽,并作出合理有效的應答。教師只有耐心地傾聽,才能聽懂幼兒的語言,只有理解了幼兒的話,才能給幼兒做出合理的解答。教師在幼兒回答后做出合理的回應,循序漸進,構成一個清晰完整、指向明確的“問題鏈”,提高師生之間對話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江蘇省濱海縣界牌鎮中心幼兒園)
[1]王亞.大班幼兒探索發現活動中教師提問行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1.
[2]饒萍.關于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提問的策略[J].幼教園地,2010,(33).
[3]馬瞬琴.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提問的設計[J].學前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