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菊義
購買散裝食品也要關注生產日期
文/韓菊義
超市的散裝食品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據中國食品安全網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在散裝食品經銷過程和儲藏環節上,不少產品存在產品標識不全、防塵設施不到位、食品質量難保證等問題,引起了消費者對于散裝食品安全性的重視。
散裝食品,又稱“裸裝”食品,是那些沒有進行包裝即進行零售的食品。散裝食品因節省了繁瑣的包裝,降低了食品的價格,且買多買少、隨意方便,很受消費者歡迎,無論在商場超市,還是在集貿市場,均隨處可見。散裝食品主要包括面食、肉食、腌制品、糕點、堅果、零食等,品種繁多。但是散裝食品在衛生健康方面也存在缺點,比如衛生防護措施差、生產日期不明確、顧客隨意觸摸造成二次污染等問題會成為食品衛生安全的隱憂。
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散裝食品時,不太重視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標識,有的人甚至認為散裝食品本就不應該標注這些指標。
實際上,《食品安全法》有明確規定,散裝食品銷售者在貯存、銷售散裝食品時,應當在貯存位置和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一系列信息。
在國家質檢總局修訂的新《食品標識管理規定》中規定,超市里的“裸裝食品”(自制食品)必須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采光、照明、通風、防塵、防蠅、洗滌以及處理廢水等設備或設施,且保證在4小時內銷售完。
所以在購買散裝食品時,要注意看盛裝食品的柜子或其他明顯位置,是否標注了清晰的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保存條件、食用方法等。留意在銷售散裝食品時有無防塵遮蓋設施和禁止觸摸的標識。
注意銷售人員是否按規定統一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等必要的服飾。盡量不要購買標簽不規范或無標簽、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對因臨近保質期而進行促銷的食品,應根據自身需求,確保在保質期內食用完畢,避免浪費或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給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另外,要注意慎用塑料袋。一些經營者銷售這些食品時,大多是用塑料袋盛裝,這樣看似衛生,實際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國家規定用于盛裝直接入口食品的塑料袋,原料必須符合食品級要求,且在產品最小銷售單元上注明“QS”標志和“食品用”或“食品專用”等字樣。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要注意盛裝食物的塑料袋是否符合標準。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