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新余附屬學校,江西 新余 338000)
摘要:邏輯思維能力是中學生參加信息學奧賽的必備基礎能力,而信息學奧賽反過來對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強有效的培養和提升作用,本文針對信息學奧賽對中學生邏輯思維的影響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信息學奧賽;中學生;邏輯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92-01
一、信息學奧賽概述
信息學奧賽,全稱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NOIP),是我國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信息學競賽,它是智力和應用計算機能力的競賽,涉及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軟件知識、程序設計知識、組合數學和運籌學的知識、人工智能初步知識以及計算機應用知識等,同時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編程和上機調試的實踐能力。目前,絕大部分信息學奧賽題都與現實生活、新興科技成果等有密切聯系,其題目的內涵、性質以及解決方案等都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因此信息學奧賽不僅需要參賽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動手編程能力,還需要學生具有開闊的知識體系和靈活開放的思維方式。
(一)信息學奧賽培養目標。
信息學競賽奧委會主席杜子德指出,信息學奧賽的目的是通過競賽來帶動更多的青少年接觸和學習計算機,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協作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二)信息學競賽內容介紹。
信息學競賽聯賽內容主要包含計算機基本常識、計算機基本操作、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數據結構、程序設計、算法處理等。數據結構和算法處理模塊的知識點大多涉及圖論、組合數學等大學課程知識,并且比賽題目沒有固定的現成的算法來依據,因此就要求參賽選手具有很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建模能力和創新思考能力。
(三)信息學競賽試題形式。
信息學競賽分為初賽和復賽。每次競賽的試題分為四組:普及組初賽題A1、普及組復賽題A2、提高組初賽題B1和提高組復賽題B2。其中,A1和B1類型基本相同,A2和B2類型基本相同,但題目并不完全相同,提高組難度高于普及組。
初賽全部為筆試,滿分100分。試題由四部分組成:1.選擇題。2.問題求解題。3.程序閱讀理解題。4.程序完善題。復賽的題型和考試全部為上機編程題,題目包括4道題,每題100分,共計400分。每一試題包括:題目、問題描述、輸入輸出要求、樣例描述及相關說明。測試時,測試程序為每道題提供了5-10組測試數據,考生程序每答對一組得10-20分,累計分即為該道題的得分。
二、邏輯思維概述及中學生思維發展特點
邏輯思維是人的理性認識階段,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①。中學生思維的發展要從中學生自身身心發展的基礎、學校教育教學和社會的影響以及學生本人的主觀努力程度三個方面來看。
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有:第一,形式邏輯思維逐漸發展并趨向成熟的同時,辯證邏輯思維出現、形成和較快發展且逐漸占優勢;第二,創造性思維同再生思維同步發展;第三,“雙基(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要求與創造能力的關系。中學生思維訓練目標的制定必須遵循以下原則:目標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整體性原則、量力性原則、相關性原則。
三、信息學奧賽對中學生邏輯思維的影響
(一)激發求知欲,訓練思維積極性。
思維的惰性是影響邏輯思維的障礙,反之,思維的積極性是思維惰性的克星。信息學奧賽中的內容是基于中學課程內容同時又高于中學課程知識要求,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需要先進行邏輯思考,從創設的問題情境出發進行聯想,并是聯想多元化、多角度地延伸拓展,然后在邏輯思考中得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轉換角度思考,訓練思維廣闊性。
(三)變式引申,訓練思維求異性。
(四)學科課程整合,培養思維綜合能力。
注釋:
①陳世清:對稱經濟學 術語表(二).中國改革論壇網.2015-4-18[引用日期2015-12-27]
作者簡介:陳娟(1989-),女,漢族,湖北襄陽,中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江西省新余市北師大新余附屬學校,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