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煒
(湖北美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摘要:在20世紀,在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最大的發展就是圖像技術對于藝術語言特殊影響作用。這一時期下的新媒體藝術的誕生,和世間一切事物的發生與發展一樣,新媒體藝術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進你的世界,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它總是按著自己的規律破門而入。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科學技術;藝術語言;信息;媒介
中圖分類號:J9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72-01
一、新媒體藝術的特性
(一)何為新媒體藝術。新媒體對于藝術意味著綜合性的某種復興。現代主義時期各種藝術門類都趨向于某種自我凈化,保留自我的獨立性,藝術門類之間都似乎想要跟彼此分的更開,繪畫要排除文學性乃至物象成為畫布上的一些顏色,最終走到了抽象繪畫。音樂要成為激浪派的那種純粹的聲響,攝影中出現了純影派。像古代藝術中,如大教堂中,壁畫、雕塑、管風琴和建筑空間協同起作用,如此這般的渲染心理氛圍的綜合性的工作方式看來可能在新媒體中再次出現,新媒體將把各種藝術再次捆綁在一起,營造出給予觀者的綜合體驗。
(二)當今環境下的新媒體藝術的發展與前景。
1.人們審美方式的變化。在廣播、錄像等傳播方式出現之前,人們所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還是通過閱讀書籍、報刊;在電話、手機、計算機E-mail等出現之前,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主要還是通過書信。這一變化正是印證著人類在接受信息方面由讀和寫轉變為看和聽。人們在信息接受與傳遞方式上的這一變化,預示了人們在審美方式上的即將顛覆性的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藝術的發展往往是注入了無限的動力,科學技術的力量就像一劑營養素,人類的想象力就像是沃土,二者的結合所產生出的花朵有如何的美麗我們無從可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人們在審美方式上的變化,正表明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
2.信息傳播媒介的變化。我們今天打開網絡上跟藝術有關的站點和主頁,看到的最多的關于藝術的信息還是油畫、國畫、雕塑、水彩等傳統美術,這并不能稱之為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藝術的展現,網絡此時所表現出的還是它的實用性,其還是扮演著一個信息的載體和傳播者的角色,它在藝術性方面的表現尚只是冰山一角,這些都還不是真正跟網絡般配的藝術。網絡藝術當然應該是多媒體,應當是互動的,鏈接著無窮無盡的東西。
新媒體藝術是正在出現的數碼藝術品種,它吸納了此前許多藝術方式之長,集圖、文、影像、聲音和互動性于一體,可述可論,也可以平直地鋪陳,更可以單線深入,可能性極為豐富。人們今天所接觸到的只是正在形成的冰山的一角,它的潛能還有待更多富有想象力的實踐去開發出來。一旦互動性數碼多媒體作品置身于網上成為網絡藝術時,將大大加強了的觀眾參與程度,將巨大地改變人們傳統的藝術概念,今天出現在網絡上的藝術品絕大多數還是落后于網絡本身的東西。
二、新媒體藝術中蘊含的科技美
(一)科學技術在當代藝術中的體現。法國19世紀著名文學家福樓拜在談到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時,曾經做過一次非常生動的比喻,他說:“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回頭又在頂峰匯集?!敝袊敶嫾依羁扇驹谡劦綎|西方藝術發展時,也打過一個類似的比方,他說學藝像爬山,有人從東邊爬,有人從西邊爬,開始相距很遠,彼此不相見,但到了山頂,總要碰面的??茖W技術的力量對于當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如互動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等?!爱敶囆g”在時間上指的是今天的藝術,內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現代精神和具備現代語言的藝術,它的這一特性則讓他與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系。例如,攝影技術的出現讓當代藝術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計算機、互聯網的日益發展對當代藝術的影響也十分強烈。在今天這個數字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也會明顯的感受到無所不在的當代文化氣氛,對藝術而言,則表現為非常多樣化和復雜化的形態,縱觀人類的藝術史,發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始終與藝術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
(二)新媒體藝術體現的科技美。新媒體技術已是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段,在后現代主義的一切皆可為藝術觀念影響下,藝術家不再局限于對繪畫技法的迷戀,而更多的是根據其創作的主題觀念與展覽環境的客觀條件,去發現科學技術與表現主題相結合的新方式,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新穎的新媒體藝術作品。這種新媒體藝術作品也逐漸成為當代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新媒體手段對藝術領域的滲入,給藝術帶來了新的變革,開放了藝術的交流空間。
新媒體藝術家在藝術的創作觀念、媒介的綜合性、開放性上更強調觀眾對藝術的滲透和參與,特別重視審美過程中的心理體驗和啟發聯想。新媒體藝術的開放性創作觀念促進了藝術的普及和大眾化。人類的藝術發展史是一部媒體材料與科技發展的演變史,新媒體藝術也是一樣,藝術家從最早的拼貼藝術開始,發展到當下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出令人炫目的藝術作品。我們看到的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至90年代末,隨著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電腦上的視頻編輯設備迅速得到普及,進一步加快了視覺藝術的發展的腳步,更多的新媒體藝術家投入到了多媒體藝術的探索中。從20世紀初以來,藝術加強了與科技的聯系,照相技術、電影膠片、攝像機、電子設備以及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都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媒介,同時也帶來了藝術觀念的變革。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新媒體藝術為我們開拓了更廣闊的藝術發展前景。藝術家運用新媒體創造出引領大眾審美方式的新的藝術形態,無論是在藝術觀念上還是在藝術表現形式上,都讓藝術更加貼近大眾。媒介的更新帶來了觀念上的更新。一種新技術的產生帶來并引入一種新的規范,新媒體藝術的出現也同樣更新和擴充了藝術的概念和范圍,它的無限開放性態度,使藝術家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驗,逐漸找到獨特的個性化的表現語言,這是每個藝術家都要走的道路。無論是哪個類型的新媒體藝術家,都表現了一種對于新媒體技術的高度敏感,都善于發現高科技帶來的技術力量并通過實驗探索,迅速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中。經過許多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一個新時代的審美趣味及新媒體藝術的美學標準正在形成。新媒體藝術家們所創造的的這個藝術新世界,豐富并拓展了我們的藝術感知經驗。
參考文獻:
[1]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版。
[2]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版。
[3]A·瓦爾坦諾夫.《攝影的特性與美學》[M].羅曉風譯.中國攝影出版社.199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