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 娟
結合課程游戲化認識,我園開始著手創建“課程資源庫”,在豐富資源種類和數量的基礎上,激發教師、幼兒、家長的資源收集意識,從而開闊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思路,把幼兒園資源室的建設當成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有堅實的后盾。
我園是農村幼兒園,自身條件有限,能利用的空室有限。我們進行合理選址,統一籌劃,分別利用能利用的教室,成立了實物材料資源庫、圖書資料資源庫、硬件設備資源庫,分庫進行存放,以利于課程資源的收集整理。
為了進一步推進項目的實施和發展,幼兒園特意添置置物架和各種規格的儲物箱子,以供材料分類擺放。同時還為每班添置了各種新穎的游戲材料,使幼兒有充足的活動材料,從而保障課程游戲化項目的順利實施。
根據課程的實施情況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需要,我們充分利用一切資源收集材料,老師、家長、幼兒、社區……都成為課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實施者。每個班級門口,都放置了名為“收集東,收集西”的大箱子,供家長、孩子們來園時將收集的一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存放,如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毛線等。同時我們發動園內老師進行統一的材料收集,利用老師及其家庭成員的資源,收集一些特殊材料,如:木屑、麥稈等。我們也合理地利用好周邊的社區資源,我園周邊有較多的制球廠,我們與廠里保持聯系,收集一些邊角料、包裝用品等,熱心的球場負責人也常常贈送皮球給我園孩子。我們還將農村特有的自然材料,如:稻草、壟糠、稗谷、豆殼、芝麻殼、蘆葦花、樹葉都收集到幼兒園課程資源庫,并分類擺放,讓老師們取放時一目了然。
制定收集計劃。我們根據庫中存量、現行主體實施所需、季節、節日、幼兒需要等,開展每月一次的收集活動,每班設立廢舊材料回收箱,進行不定期的隨機收集并制定獎勵制度。對能積極參與收集活動的幼兒、家長、教職工予以不同形式的獎勵,從而提高全員參與課程資源收集的積極性,養成自覺收集課程資源的習慣。為了使我們的課程資源室規范有序,籌建過程中由領導統一部署,合理規劃,專人負責,層層分管,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家長、老師、孩子、社區收集的材料則由負責老師帶領保育員老師定期進行清洗,然后統一存放在資源室。
園內課程資源室材料的種類、數量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活動,影響到孩子將獲得什么樣的經驗,影響到孩子們的發展目標的完成,所以每一種材料都會根據孩子們的發展需要進行篩選。同時老師們根據課程游戲的實施情況、主題的需要等,進行材料的定期推薦,盡可能地讓這些材料真正為孩子的發展服務。
課程資源收集需要我們老師具有慧眼、慧心去組織、去開發、去利用,我們應該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真正從孩子的發展需要出發,為教育教學服務。除了室內一些可見的資源,還有一些外面的課程資源也需要我們去開發,從而不斷拓寬我們的課程資源。
由于園內實地規劃建造關系,我園僅有一塊小小的綠地可用來作為種植園地。但是這塊小小的地方,在我們老師、家長和孩子們的共建下,現在已經變得綠意蔥蔥,生機盎然。我們種植的絲瓜、西紅柿、南瓜、茄子、西瓜、葡萄等掛滿了豐碩的果實,孩子們看到并參與了從播種、照料、豐收這一系列的變化與成長過程,從而知道西紅柿是怎么來的。現階段,我們又利用墻面空間,把廢舊輪胎收集并懸掛在種植園墻上,種上蔬菜,使種植從地面移向墻面,從而開辟新的種植區域。廢舊鞋子、泡沫箱、奶粉罐、竹筒等,都成了種子發芽的好場所,幼兒園的角角落落都有孩子們的種植足跡。清晨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給植物澆水、拔草、測量……天涼了、刮大風了,孩子們則一起把照顧的植物搬回教室呵護,他們觀察著,比較著,記錄著,照顧著,每時每刻都體驗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有效開發課程資源,扎實落實游戲精神。生活中處處是資源,讓我們做有心人,學會隨時隨地地收集和整理,為孩子們的游戲提供有力的保障,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發展。同時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要避免認知上的缺失,重新認識生活、資源、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讓游戲精神更好地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更好地體現“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進程。
(江蘇省無錫市東港鎮黃土塘幼兒園)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