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世紀20年代的中小學美術欣賞教育

2017-02-27 11:45:05胡知凡
美育學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兒童教育

胡知凡

(上海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上海 200234)

20世紀20年代的中小學美術欣賞教育

胡知凡

(上海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上海 200234)

民國初期蔡元培提出的“美感教育”,經“五四”新文化運動得到了推廣和普及。在此背景之下,20世紀20年代我國中小學美術課程綱要和教科書中開始出現了欣賞教育,并成為主要的學習內容之一,這為當時在中小學生中推廣美育、普及欣賞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美感教育;欣賞教育;美術教科書

民國成立之后,蔡元培提出的“美感教育”,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推波助瀾,使許多知識界人士開始認識到美育對培育國民“養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并認為“學校的美育于現今一般美育的實施上最為急務”。[1]1931922年11月新學制頒布,次年首次在中小學圖畫科里將“欣賞”一項列入課程綱要之中,隨后編寫的中小學圖畫教科書中,也首次有了欣賞的學習內容,這為當時推廣美育、普及欣賞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在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一、“欣賞教育”在美術課程綱要中首次出現

1922年11月1日,民國教育部頒布了《學校系統改革案》,新學制自此開始誕生。1923年6月4日,又頒布了《小學形象藝術課程綱要》和《初級中學圖畫課程綱要》。

《小學形象藝術課程綱要》是由宗亮寰①起草。課程綱要中指出:“欣賞一項,向來大家不甚注意。但在普通教育的美育上很為重要。我國社會欣賞美術的程度很低,學校中應該特別注意。所以,學校宜設法多備些美術品,使兒童時常欣賞。”[2]194綱要還對各學年的欣賞內容作了規定,其中:第一二學年的欣賞注重各種表示幼兒動作和描寫植物動物的作品;第三學年開始增加風景片、名勝圖;第四學年的欣賞注重建筑物的式樣和裝飾,以及各種繪畫;第五六學年的欣賞,畫片加入了各種描寫工作的當代畫家作品。此外,綱要還擬訂了初小和高小學生畢業時在欣賞方面應達到最低限度的標準。其中,初小:能說明描寫普通事物的圖畫中所表示的意思(指全幅的);能說明畫幅上各種物象的遠近、高低、凹凸、動作形態(指部分的);能看出同學作品的優劣;能辨別各種物品或圖形的正確歪斜;能辨別各種色彩明暗、濃淡;能說明綠、紫、橙、褐各色所用的原色;能說明光線和陰影的關系。高小:能在幾種同類的作品中,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一種,并說明其優點;觀賞風景,能定出最適當的位置方向;能明了現代作品上所表現的色彩、光線及其趣味;能指出同學作品的優點、缺點[2]194-195。

《初級中學圖畫課程綱要》是由劉海粟②、

何元*何元(生卒年不詳),原名孝元,字明齋。浙江海寧人。歷任上海美專教授、商務印書館編輯,擅長國畫及工藝美術。抗日戰爭中客死重慶,年僅50歲。、俞寄凡*俞寄凡(1891—1968),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常州人。民國5年(1916)赴日本東京高等師范學校圖畫手工部學習,民國10年(1921)夏回國,曾任新學制課程標準委員會藝術科課程綱要起草員。新中國成立后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和劉質平*劉質平(1894—1978),現代音樂教育家。浙江海寧人。民國5年(1916)東渡日本,入東京音樂學校深造。民國7年(1918)回國后在上海辦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后長期于山東師范學院藝術系及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任教。等起草。課程綱要中強調:“增進鑒賞知識,使能領略一切的美;涵養精神上的慰安愉快,以表現高尚的人格。”[2]198并將“位置的美、方向的美、間隔的美、組合的美、背景的美、變化和統一”等形式美的要素作為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還要求學生實地觀察“樹木花草的形狀色彩;蟲魚的色彩姿勢;比較器物形狀的美丑和現代作家作品;丘陵、道路、小徑、朝、晝、夜的景色;比較當代作品的優劣;風、雨、雪、月的景色;歷史上的建筑圖畫;參觀美術展覽會、工藝展覽會等,以研究現代的作品。”[2]196-197

1923年6月,將“欣賞”教育首次列入中小學美術課程綱要,這是蔡元培倡導“美感教育”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具體體現,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眾多知識分子和教育工作者推廣美育的成果,因此,在中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二、“欣賞”內容首次編入美術教科書

1923年,隨著中小學美術課程綱要的頒布,編寫適合新學制和新綱要的教科書也成為當務之急之事。當時,起草中小學美術大綱的宗亮寰、劉海粟、何元等,應上海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邀請,分別承擔了編寫中小學美術教科書的任務。他們編寫的教科書都將“欣賞”一項列入中小學教科書之中,因此,這些教科書也是目前所見到的我國最早出現“欣賞”內容的中小學美術教科書。

(一)宗亮寰的《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

宗亮寰編寫的《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共12冊,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其中,前8冊(1924年1月至5月初版)供初級小學學生使用,每學期1冊。后4冊(1925年9月初版)供高級小學學生使用,每學期1冊。為配合此套教科書的教學,他還編寫《新學制形象藝術教授書》4冊(1925年8月初版)。

此套教科書“每冊有彩印賞鑒圖3幅以上,每幅有時兼附韻文一首,可使兒童賞鑒時興味更濃,印象更深”[3]。教科書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來選擇作品。其中,一二年級欣賞的作品主要有兩種內容:一種是描寫小狗、小貓和小鳥之類的,如:《看你們怎樣》(圖1)、《小貓和枯葉》《食物來了》《貓之一家》等;另一種是描寫兒童游戲、游玩和生活的,如:《乘風破浪》《歡舞》(圖2)、《洗澡時的朋友》(圖3)、《洗澡之后》《給你吃罷》(法國畫家米勒的作品)《看呆了》《云中天使》(圖4)、《有趣呀》等。

圖1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一冊《看你們怎樣》

圖2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二冊《歡舞》

圖3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三冊《洗澡時的朋友》

圖4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四冊《云中天使》

三四年級欣賞的作品主要有兩種內容:一種是描寫兒童生活、學習之類的,如《聽、說》《家中的功課》《洗足》(圖5)、《勇敢的小朋友》(雕塑);另一種是描寫自然風光的風景畫,如《秋色》《晚歸》《島上的寄宿者》(圖6)、《金波帆影》《鄉村春色》(圖7)、《北平南門的風景》。此外,還有欣賞古代埃及壁畫《這是幾千年前的人所畫》、漢代畫像石《泗水撈鼎》、法國畫家羅薩·博納爾《耕田》等中外著名美術作品,以及研究本國建筑和外國建筑的普通式樣和變化等內容。

圖5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六冊《洗足》

圖6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七冊《島上的寄宿者》

圖7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三冊《鄉村春色》

五六年級欣賞作品的內容有:一種是西洋畫中的人物、風景、動物、靜物和雕塑,如《歸牛》《美麗的果實》(圖8)、《賣魚婦》《吹喇叭》《販馬場》《山村晴雪》《和平之樂》(英國畫家李維亞)、《少女和百合花》(法國雕塑家Delaplanche)、《圣母圣子》(意大利畫家拉斐爾)(圖9)等;一種是中國傳統的繪畫、雕塑和建筑作品,如《水仙、天竺、靈芝》(圖10)、《唐代吳道子的佛像》《宋代滕王閣圖》《江蘇甪直唐代楊惠之羅漢像》(圖11)、《山東泰山宋代羅漢像》《北京天壇祈年殿》《北京孔廟前的牌坊》《北京頤和園玉帶橋》《北京五龍亭》(圖12)、《浙江會稽禹廟》《上海龍華塔》等。

圖8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九冊《美麗的果實》

圖9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十二冊《圣母圣子》

圖10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十冊《水仙 天竺 靈芝》

圖11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十一冊 唐代楊惠之塑的羅漢像

圖12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十一冊 我國的優美建筑

此套教科書為了使學生“對于欣賞的作品發生熱烈的情緒;對于人生和自然界(藝術的對象),也有欣賞的態度。”[4]為此,該套教科書的低年級階段,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以故事的形式導入。(圖13)

中年級階段注重教會學生如何來欣賞作品。如第八冊《耕田》一課的討論是:大家看!全畫的主眼是什么?共有幾頭牛?各牛的神氣怎樣?農夫在做什么?前面的地勢如何(丘陵)?看出什么東西(叢樹中隱約有人家)?倘使用很復雜很清爽的背景如何?這樣看來,畫者的注意全在這幾頭牛身上,用牛表示出耕田的勞苦,畫到這樣,真不容易!大家細細看一下,以為如何?(圖14)

圖13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小學校初級用)第一冊 真民和愛華看圖畫

圖14 宗亮寰《小學形象藝術教科書》第八冊《耕田》

高年級階段注重通過對歷史背景的介紹,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了解。如第十二冊中《西洋大畫家Raphael氏的畫〈圣母圣子〉》一課討論:“什么叫圣母圣子?”(這是畫的耶穌的母親和耶穌幼時的樣子,西洋人奉耶穌為圣人,所以叫圣母圣子。原圖題作圣母出現圖,本來是全身,旁有信徒,下有天使。這一幅是取原圖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拉斐爾是西洋的畫圣,他對于西洋畫界的關系,仿佛是我國的吳道子;但是他的影響要比吳道子還要大得多,大家在歷史書中見過么?”拉斐爾是意大利人,生于1483年,死于1520年——我國明朝——當時正是西洋文藝復興盛期,油畫已發明,繪畫漸脫宗教的拘束而趨于自然。拉氏是一個天才,畫圣母像及宗教畫極多而極有生氣——都是教堂或皇宮里的壁畫——他和文西(Leonardo de Vince)米啟蘭啟魯(Michael Angelo)并稱意大利三大畫杰,而拉氏能取各家之長,最為人所推重。當時都視為神圣。幾百年來,畫家都喜歡學他的畫,直到現在,勢力才衰。他的影響真大呀!

(二)劉海粟的《新學制初級中學圖畫教科書》

劉海粟編寫的《新學制初級中學圖畫教科書》共6冊*目前筆者只見到前四冊。(1924年7月至1930年12月初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供初級中學學生之用。劉海粟在書的“述意”中講到:“藝術是人們生命最自然的表白,是陶養人格至善之標的;足以超拔人們的悲哀和墮落,足以豐富人們的生活。……藝術教育就是拿藝術的精神,輸入教育的里面去;拿教育的基礎,站在藝術的精神上,培養育化人類的美的本能和美的感情。同時還叫這美的本能向上發展。美的感情向外表現,成功一個良善的健全的人類。”[5]1

該教科書第一冊第一篇“概論”中的第一章主要論述“圖畫的意義”,提出了“圖畫的本體,實在是人類感情的具體的表現;但是這種感情,不是‘美的感情’是不行的;所以圖畫的定義,一定要說:圖畫是‘美的感情’的具體表現”[5]1的觀點。

第二章論述“圖畫和國民性及時代精神之關系”,強調“藝術是國民性的具體表白”,并認為“從地理和歷史上的種種關系,因成氣候、風俗、教育、遺傳、氣質、趣味……種種相同的地方,皆是造成國民性的要點”,因此“圖畫是‘時代精神’最顯著的具體發現”[5]4-5。

第三章主要概述了我國藝術教育的勃興和歐洲藝術教育的經過。在談到圖畫教育的目的時,劉海粟認為:

各國的教育標準,也許因國情而異,教育目的卻都有共同的一點,就是要教人做個完整的人,有人格的人;所以現代世界上所公認的適當教育目的是:完全生活Complete living,換句話說:就是以教育為人生的全部分,不是人的一部分。圖畫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種,格外應當以人生全體為標準;因此我們對于教育的目的,可以分出兩個要素來:一啟發‘美的創造力’,二增進‘美的賞鑒’力,就是一方面顧到本能創作力向上的發展,一方面顧到鑒賞上的收入和享樂。[5]10

并認為:

增進賞鑒知識,就是增進學者的欣賞和鑒別美的知識,使能領略世界上一切人為美、自然美。這種賞鑒能力,本是人人同具,但是沒有好的美的環境來誘導他、啟發他,使他一天天的增進起來,不但能力一點沒有,并且對于美的趣味,也不能領略。增進學者美的賞鑒能力:一方面增進他鑒別的知識,一方面增進他欣賞上的興趣,使其興趣環生,精神上得以慰安,得以愉快。等到精神上常因美而慰安愉快,那么,人格上自然高尚起來了。所以學者賞鑒美的能力因教學得法,一天天的增進,自能實在領略美的真境,自能慰安愉快自己的精神而表現自己的高尚人格。[5]10-11

第四章是專門講授“美的形式”。劉海粟認為:“按初中圖畫科教學程序的必要,為初學者入手的便利,用淺明的分析,而得抽象的美的形式”[5]13是非常有必要的。教科書中將“美的形式”包括:形式的美、單純的美、復雜的統一、統調、漸層和節奏、對稱、平衡、調和與對比等。劉海粟認為:

形式的美 圖畫是造型美術的一種,對于畫面種種形式也要注意的。所謂形式是對內容而說的,就是種種材料的支配法則。譬如從視覺所得到的色彩方面:支配的法則是很多的,像青和黃,有同量的平均配列,有多量的青和一些黃的,也有多量的黃和一些青的,還有使他“對比”和“調和”的種種配列方法:因為各種配列的方法的不同,就成功各種形式。……易言之,這種形式美,不但繪畫和建筑方面應當注意,就是研究雕刻和音樂,也是要明白的。所以美學上把形式美當做美的真髓。

單純的美 所謂單純的美,也不過是一種形式原理的應用。從自然界方面看來,月球是一個單純的圓形,但有充分的美。升落時的太陽,也不過是一個紅色圓的形式,大家都歡喜看他,也是因為他有充分的美。……歸到圖畫上說起來,東方和西方,現在都非常注意這單純的美:像我國意筆的淡墨畫,日本的“版畫”,歐洲的素描,都是單純美中的最好的藝術。……所以圖畫上重單純美,格外容易使人們生出流暢的快感。

復雜的統一 單純的美,雖然容易使人生出流暢的快感,但是從自然界的實際來看,復雜的確是比單純的來得多。因此,就生出“復雜的怎樣去做才成美”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需從復雜中看出單純來。換言之,就是對于復雜,要拿一種標準,看出他的單純而使復雜能統一。……所以復雜的統一美,也就是復雜中的單純美。

統調 種種復雜的景色里面,有一共同點來統一全體的調子,就叫做“統調”。像初夏草木茂盛的時候,雖有種種不同的樹和種種不同的草,然有新綠的色彩,做成共同的調子,來統一全體的景色。到了秋天的時候,大概是黃色和茶褐色的調子,來統一全體的景色。無論什么時候的景色,大概皆于復雜之中,而有復雜的統一;于復雜的統一之中,而有變化的調子,這變化的調子,就是趣味的原素。要抽象這調子的統一的精神,就成調和的統調;單指這調子中的共同點,就叫做“主調”,又叫做“基調”。……所以統調,無論在形式方面,色彩方面,音的方面,文的方面,或意味內容等方面,一定有“主調”,由這“主調”,統一其他一切。

漸層和節奏 統調里的主調,和其他一切的關系上,有漸次加增的,也有漸次減縮的,這就叫做“漸層”。……節奏呢,凡是有秩序,有拍子的漸層,就叫節奏。他的最簡單的形式,是“強弱強弱”,“長短長短”,“濃淡濃淡”等,一間一間的重復。

對稱 復雜里面,有一個做中心的主調,把這中心的主調當做軸,同樣的增減左右的分量或形式,而使之上下左右同一,就叫做“對稱”。……我國人尤其喜歡對稱,舉凡家庭中桌椅臺凳及一列的陳設,皆是以對稱為安穩,為嚴整。

平衡 對稱,是把上下垂直的當軸,當做中心,左右完全同形;但是有時左右的形式雖不同,而在左右的分量卻相同,這個就叫做“平衡”。平衡也是形式美的一種。……圖畫方面的“構圖”,也要應用平衡的法則。不論風景畫、人物畫等,畫面上的平衡,都是重要的條件;因為線條和色彩等的配列上,不得不又調整美的方法。后來圖畫上對于這種方法有二種:一種叫做“互相整齊式”,一種叫做“自由平衡式”。

調和與對比 “調和”不但指分量平均,無論色、音、形哪一方面,只要使人看起來安穩愉快,其中都含有調和的意味。……“對比”是指兩種現象相比,在色彩方面,最容易看得明白,“補色”如赤與綠,黃與紫,……就是做成對比的,自然界赤色的花,綠色的葉,是顯著的對比;紅色的墻,映著綠色的森林,是建筑上與自然的對比。形的方面,許多方形圓形兩兩對列,其中就有對比的意味。……對比很容易和調和相混,只要有了兩件東西,就有對比與調和兩種問題。其分別在:二物之間,其形或色等相差很遠的成對比。其相差很近的就成調和。例如由黑至淡黑色至白色,其中黑與淡黑就是“調和”,黑與白就是“對比”[5]13-21。

劉海粟編寫的這套教科書,第一冊主要欣賞中國畫南宗和北宗的山水畫各一幅;劉海粟本人畫的《北京雍和宮》油畫(圖15)、意大利文藝復興達·芬奇《蒙娜麗莎》油畫(圖16)、歐洲古典派油畫、馬蒂斯的素描等共六幅。第二、三、四冊都是根據所學內容提供一些欣賞圖片,如學習鉛筆畫,就提供一些鉛筆畫的圖片;學習靜物寫生,就提供一些靜物寫生的圖片;學習風景寫生就提供一些風景畫的圖片;學習人物寫生,就提供人物畫圖片。在這些圖片中,有部分是劉海粟自己的作品。

從這套教科書中出現“美的形式”內容來看,表明20世紀20年代形式美的原理已開始編寫進我國中小學的美術教科書之中了。

圖15 劉海粟《初中圖畫教科書》北宗畫

圖16 劉海粟《初中圖畫教科書》《蒙娜麗莎》

(三)何元的《新中學圖畫課本》

何元編寫的《新中學圖畫課本》共4冊,1924年12月至1926年9月初版,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供初級中學學生之用。1928年8月,經大學院審定通過*1927年10月,國民政府成立主管全國教育、學術的最高行政機構——大學院。12月,大學院公布《教科圖書審查條例》,要求中小學教科用圖書“非經中華民國大學院審定者,不得發行或采用”;教科書“以不違背黨的主義、黨綱及精神,并適合教育目的、學科程度及教科體裁者為合格”。。(圖17)

圖17 何元編寫的《新中學圖畫課本》

此書每冊分十六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理論、觀察及鑒賞、實習三部分組成。其中,理論部分有:圖畫的意義、圖畫的價值、圖畫的種類、中西畫法的區別、位置的美、背景的美、色彩和感情、色之調和、配合的美等有關美術學科知識和形式美原理方面的內容;也有關于美術學科技法理論方面的知識。

觀察及鑒賞部分,主要針對理論知識和畫法,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欣賞。如“位置的美”單元,要求學生觀察鑒賞圖中瓶子在畫面上的位置是否適當;審察各圖位置的優劣。該書在“編輯大意”中寫道:“鑒賞一項為陶冶美感,增進藝術趣味之最好機會,教者于課文中所有之說明外,可隨時舉出種種名畫及形象藝術品,以與學者欣賞研究。”

實習部分,主要要求學生根據所講授的理論知識或畫法進行創作實踐。(圖18、圖19、圖20)

圖18 何元編寫的《新中學圖畫課本》

圖19 何元編寫的《新中學圖畫課本》

圖20 何元編寫的《新中學圖畫課本》

自民國建立以來,上海商務印書館、上海中華書局一直擔負著編寫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的重任。因此,這兩家出版機構編寫的中小學美術教科書往往具有引領性的作用,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宗亮寰、劉海粟、何元所編寫的這幾套教科書,在選擇欣賞內容和編寫方式方面,為當時和以后美術教科書的編寫無疑起到了開拓性和指導性的作用。

三、欣賞教育開始得到重視

1923年,隨著“欣賞”被列入中小學美術課的學習內容之后,欣賞教育開始得到了重視。當時編寫的一些教學法書中,對美感教育的重要性、對美術教學的目的、欣賞教學的方法,甚至教科書的編寫標準都有了新的認識。

(一)認識到培養兒童欣賞力的重要性

1923年頒布的中小學美術課程綱要,在培養目標上將培養兒童的欣賞力放在首位,即“增進美的欣賞和識別的程度”、“增進賞鑒知識,使能領略一切的美”[2]192,196。因此,這時期的一些美術教師和學者開始認識到培養兒童欣賞力的重要性。如姜丹書*姜丹書(1885—1962),字敬廬,號赤石道人,現代美術教育家,江蘇溧陽人。畢業于南京兩江優級師范學堂圖畫手工科。曾游日本、朝鮮及國內各地考察藝術教育。歷任上海、杭州、華東各藝術院校教師達50余年之久。新中國成立后,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著有《美術史》《美術史參考書》《藝術論文集》《敬廬畫集》《藝用解剖學》《透視學》等10余種。、朱穌典*朱穌典(1896—1947),字西奄,浙江杭州人。畢業于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師從李叔同(弘一法師)等。早年從事音樂、國學、美術的教育工作,后任上海中華書局編輯和主編等職務。編輯出版了大量美術、音樂教科書和各類文藝書籍。編纂的《新中華形象藝術課本教授書》,書中就有對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作了論述:(圖21)

圖21 姜丹書、朱穌典編纂的《新中華形象藝術課本教授書》

美感,是人人所有的,是出于天賦的,所以小孩子喜著花衣裳,野蠻人也知好裝飾,都無待于教育的。不過要他的美感發達,非從教育上施行一種訓練和陶冶不可;形藝教學上的欣賞一項,就是這個施行手段之一種,從前人所不注意,而今要特別注意的。因為一個小孩子,自六七歲的時候起,一直如此訓練和陶冶了多少年,料得他日對于藝術品的觀賞力,對于藝術化的感受性,必定大有進步;因此,可以養成高尚、雅潔、秩序、和平、愛美等等的好品格,消除粗暴、雜亂、齷齪、丑陋等等的惡習氣,待到將來教育普及,便能增高全社會的幸福;欲向那條路進行,當從這里出發。[6]

馮皓、馮干、馮彥編輯的《新著小學美術教學法》認為:美術科是要借美術的作業做工具,養成兒童有優美和平愉快的感情,適合于社會生活的個人。并認為美術的教學目的:

1.啟發兒童審美的感情和增進兒童的欣賞力。

2.發展兒童的思想和創造的本能。

3.養成兒童手眼有正確的知覺。

4.增進兒童創造美術的經驗和能力。[7]3

由此可見,培養兒童欣賞力已成為這時期中小學美術教育的首要目標了。

(二)認識到欣賞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欣賞”被列入中小學美術課的學習內容之后,如何進行欣賞教學,如何啟發兒童審美情感,增進兒童的欣賞力,也越來越受到廣大美術教師的重視。姜丹書、朱穌典編寫的《新中華形象藝術課本教授書》中認為,要進行欣賞教育:

第一要有施行欣賞的設備

1.教室中和走廊中,宜多張掛程度相當的圖畫或花紙花布等。

2.庭園內,宜多種植四季續開的花卉,和常常置換盆栽或瓶插。

3.宜多搜羅色相合宜的新舊陶瓷器、漆器、玩具、雕塑品等,陳列于陳設櫥中。

第二要常常利用指導欣賞的機會

1.參觀展覽會、舞蹈會、劇場、盛飾的儀式場等。

2.瀏覽校內設備的環境。

3.觀摩教科書內的插圖。

4.陳列本級的形藝成績,互相評覽。

5.遠足時,對于景色和自然物的觀賞。

第三要知道教學欣賞的注意

1.要合兒童心理,方能觀感興起。

2.要令兒童了解意味,方能心領神會。

3.教師自身,也要常常表示一種深切的欣賞情態,方能循循善誘的作用。[8]19

在具體的欣賞教學中,要求教師通過“談話”“觀察”“賞鑒”“研討”等方法來進行教學,如該教科書第八冊“傍晚”欣賞課:

要旨:欣賞傍晚的風景畫,研討圖畫表現時間的方法。

準備:最好能準備幾幅晚景,使學生欣賞觀察。

“賞鑒”和“研討”分述大要如下:

1.想象傍晚的情景。——太陽剛下山的時候,我們出去看過外面的景物么?和別個時候的景物,有甚么不同?這時天空怎樣的?地上的景物是怎樣情形?這個時候,人和各種動物的情形,是怎樣的?

2.賞鑒課本上的圖畫。——畫有一幅傍晚的圖。我們知道傍晚是甚么時候嗎?有甚么地方最能夠看得出傍晚的景色來?圖上畫有甚么東西?近處有幾棵樹?有幾只牛?牛在做甚么?為甚么牛不去做工?我們看三只牛怎么畫得有大小?地上的草,也有遠近嗎?河水里有草和牛、樹等的倒影,大家看見么?

3.研討風景的畫法。——畫風景畫,第一應該畫甚么東西?彩色風景怎樣畫法?怎樣畫才可表示出傍晚?我們能夠改變圖中的景物,同樣能畫出一幅傍晚的圖來么?

練習:各自練習,教師巡回指導。[8]44-46

須戒己*須戒已(生卒不詳),上海寶山人,曾任江蘇省吳江縣立中學勞作圖畫教員。曾為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著、合編《新體寫生水彩畫》《圖案教材》《新著圖畫研究法》《新著圖畫研究》《工藝新教材》等。、熊翥高*熊翥高(生卒不詳),上海青浦人,曾任江蘇省江陰縣教育局局長。1923年起草《新學制課程綱要小學工用藝術課程綱要》。20世紀20至30年代,曾為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寫、合編《實用手工參考書》《籐工教材》《新學制工用藝術教科書》《新學制工用藝術教授書》《復興教科書勞作教本》《新著圖畫研究法》《新著圖畫研究》等,并編著《家庭教育與學校》等。編纂的《新著圖畫研究》,書中對養成兒童的欣賞方式作了歸納:

養成兒童的欣賞有三個方法。一個是聯想,一個是比較,一個是實行。拿美的物品。像圖、照、織物、瓷器、石膏模型,陳列在教室內;兒童見了,自然能欣賞。

拿美的和丑的比較,亦可以幫助兒童欣賞,并且養成他的判斷。使他拿自己做成的和別人做的比較,亦是一種比較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實行,可以使他的觀念成功看得見的形狀。這方法可以滿足兒童建造的本能,并且練習他美的感覺。

研究畫片可以用二種方法。一是拿畫片使和某科的作業聯絡;一是依照年級給他們看;但是用這方法,要先知道哪一級最愛哪幾種畫。研究畫片,除增加兒童興味以外,要注意美的要素。……要完全從兒童的生活上設想的。

研究畫片最好的方法,是領兒童到博物院去看原本。參觀后,令兒童做報告;說出來哪幾種是他們所喜歡的,他們何以要愛這幾種。沒有原本的時候,可以提出翻印十幾片,叫兒童選擇,然后討論。[9]9-14(圖22)

圖22 須戒己、熊翥高編纂的《新著圖畫研究》

還認為:在美術教室中“要多收集合于兒童心理的畫片,做四周墻壁上的裝飾,給兒童欣賞。最好要時時更換,引起兒童注意和興味”[9]122。

為了使欣賞教育更能引起兒童的興趣,教學方式更有針對性,馮皓等在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教書時,還用許多西洋名畫給兒童欣賞,了解兒童在欣賞方面的偏好。通過調查和研究,他們認為六七歲的兒童最歡迎有人物的圖畫,風景中有太陽等亦足以引起他們的注意,其結果如下:人物畫為32.3%、風景畫為26.7%、動物畫為18%、植物畫為10.7%、器物畫為8.5%、圖案畫為3.8%。[9]111這為當時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數據。

(三)認識到教科書編寫要有審美的要素

隨著欣賞教育的出現,對美術教科書的編寫也有了新的認識。如馮皓、馮干、馮彥編輯的《新著小學美術教學法》,書中對美術教科書的編寫提出了三點要求:

1.含有美的要素的。

2.合于兒童身心發達的程度,是兒童心理上最熱心學習和最喜歡發表的。

3.就兒童經驗界和思想界設計出來的。

并認為:“就以上所定的標準而言,美術科的材料,必須切近兒童生活,并且含有審美的要素。”[7]3

總之,五四運動之后,歐美教育家紛紛來到中國,直接將西方的各種教學法輸入了進來,不同程度地改變了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了中國的教育改革。因此,當時的欣賞教學方法已不是單純的灌輸式教育,而是強調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去感受美和認識美,并強調要利用各種機會,如學校和教室環境的裝飾;參觀或旅游期間來進行審美教育。由此可見,20世紀20年代蔡元培倡導的“美感教育”之所以會在中小學的美術課上很快得到普及,這應該得益于當時開明的社會環境和開放的學術氛圍。

四、結 語

民國初期所形成的美感教育思潮,據著名學者舒新城*舒新城(1893—1960),學者、出版家、教育家。湖南溆浦人。1917年畢業于湖南高等師范本科英語部。1920年創辦《湖南教育月刊》。1924年應聘至四川國立成都高等師范任教育學教授。1925年返南京,從此專心從事有關教育史等方面的研究,著述甚豐。1930年,擔任中華書局編輯所長兼圖書館長。在他主持工作期間,中華書局編印了不少有價值的書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曾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并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主要著作有:《現代教育方法》《近代中國教育史料》《近代中國留學史》《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等。在《美感教育思想》一文中歸納為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美育本身的功能:美感教育原以提倡無人我、超利害為旨歸,美的性質也就是無人我、超實利的;惟其如此,所以無論怎樣提倡,在實利上都不會和軍國民主義的教育那樣易于引起爭端,因而不甚為人斤斤較量;第二是政治的助力:蔡元培雖然以提倡美育為其終身事業中的一件大事,但在民國元年的時候他卻是一位負有全國教育重責的教育總長,他的言論的勢力固然要因其地位上的關系而與他人不同,他的地位也足以實現其主張。所以他的理論能于民國初年在普通教育中實現一部分;第三是時代思潮的激蕩:蔡元培十余年來常有提倡美育的文章發表,但在五四以前,社會上竟少有反應,自經李石岑在《教育雜志》上提倡以后,美育思想逐逐普及于一般的教育界,李石岑的提倡與《教育雜志》的發行力固然很有關系,而“五四”后的大同思潮卻有更重大的關系。因此,倘如沒有五四運動作背景、《教育雜志》之倡導,縱不如蔡氏在民國八年以前所得的結果,也決不會蔓衍得如此之快。[1]198-199

其次,從當時世界中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的情況來看,20世紀初,美國學校美術教學計劃中已引入了美術鑒賞活動,美術課上出現了很多關于作品欣賞的內容,開始“比較注重培養學生對優秀的繪畫藝術、精美的藝術構圖和設計圖案的欣賞能力”[10],“學校美術教育的理由從培養為工業服務的美術技能轉到讓兒童培養鑒賞能力、體驗美”[11]的方向發展。日本從明治前期(1872—1901)開始出現欣賞教育,明治后期至大正前期(1902—1917)欣賞內容開始在教材中出現。由此可見,20世紀20年代我國將欣賞教育列入中小學美術課程之中,這既是蔡元培倡導“美感教育”的結果,同時又是“深合歐美日本美術教育之最近的情形”[12]之結果。

當然,20世紀20年代雖然中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開始出現,但要真正認識到“美育”的重要性,還有一段相當艱難的路程要走。正如劉海粟在他編寫的《新學制初級中學圖畫教科書》中指出:“新紀元之初,蔡孑民先生做教育總長,他就定了一條中華民國的教育宗旨,……從此一般教育家方才知道‘美育’,但是依然看輕美育,學校里對于藝術科的教學,依然敷衍而已。辦學者只知道教育部之定章要設這種課程,并不知為甚要設置這種課程;教圖畫者,也只知校長之請我來教圖畫而已,并不知教學的目的以及教學的方法和內容應該怎樣?”

[1] 俞玉滋,張援.中國近現代美育論文選:1840—1949[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課程教材研究所.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音樂·美術·勞技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科書第一冊:小學初級用[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4] 宗亮寰.新學制形象藝術教授書第一冊[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3.

[5] 劉海粟.新學制圖畫教科書第一冊:初級中學用[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6] 姜丹書,朱穌典.新中華形象藝術課本教授書:第一冊[M].上海:新國民圖書社,1927:18.

[7] 馮皓,馮干,馮彥.新著小學美術教學法[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8] 姜丹書,朱穌典.新中華形象藝術課本教授書:第八冊[M].上海:新國民圖書社,1931.

[9] 須戒己,熊翥高.新著圖畫研究[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10] 阿瑟·艾夫蘭.西方藝術教育史[M].邢莉,常寧生,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27.

[11] 艾斯納.兒童的知覺與視覺的發展[M].孫宏,劉海英,張丹,等,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4:40.

[12] 俞寄凡.小學美術教育[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序.

(責任編輯:紫 嫣)

Ar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1920s

HU Zhi-f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dea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roposed by CAI Yuan-pei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popularized by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1920s saw the appearance of art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textbooks for Chines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y became one of the main learning contents, which ha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art appreci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esthetic education;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rt textbooks

2016-09-25

胡知凡(1952—),男,上海人,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美術教育理論、美術史論研究。

G623.7

A

2095-0012(2017)01-0092-11

①宗亮寰(1895—1969),現代美術教育家。江蘇江陰人。民國6年(1917)蘇州第一師范畢業后被蘇州第一師范附屬小學聘為美工教師,后被上海商務印書館聘為編譯所教科書編輯。新中國成立后,宗亮寰參與了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籌備工作,并擔任編輯部出版科長。

②劉海粟(1895—1992),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常州人。民國元年(1912)在上海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前身)。民國8年(1919)后曾赴日本、歐洲考察美術和美術教育。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名譽院長。曾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常委。

猜你喜歡
兒童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1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制服丝袜亚洲|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a在线看|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最大|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在线播放国产99re|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福利在线不卡|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国产精品性| 高清免费毛片|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色国产|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8090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欧美在线黄|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一级毛片网|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91青草视频| 亚洲人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特级毛片|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在线网站18禁|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人人|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资源|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玖玖视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男人在线|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