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
雪萊在《西風頌》中曾寫道: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而泰達宏利逆向基金的“奮斗史”就完美印證了這句話。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赫赫有名,從僅600余萬元面臨清盤壓力的迷你基金到成為規模超12億元的量化基金佼佼者,兩年多的時間,規模增長200多倍,泰達宏利逆向基金到底經歷了什么?又是什么支撐起它今天的成就呢?
破繭成蝶前的困境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不僅適用于自然界,同樣適用于基金行業。
對泰達宏利逆向基金來說,2013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因為這只基金有可能因為“羸弱的身體”而過不了自己兩周歲的生日。
自2012年5月成立以來,泰達宏利逆向基金盡管持續保持了不錯的投資業績,但是由于A股市場持續低迷,久而久之,大批客戶陸續失去耐心,紛紛選擇贖回。至2013年年底,泰達宏利逆向基金的規模已縮水至3600萬元,低于5000萬元的清盤紅線。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彼時的基金經理提出了離職申請,更讓該產品如墮深淵。
當時整個公募基金行業因規模小而清盤的基金尚屬鳳毛麟角,大家都擔心清盤會帶來對公司投研能力的質疑,會引發一系列連鎖效應,對基金公司的品牌形成重大傷害。
于是,剩下的只有一條路,救!
但是該怎么救? 用什么策略來救?
量化團隊臨危受命
熟悉基金行業的人都知道,要想“救活”一只業績中游的小基金其實非常困難,機構進不了、渠道推不動,銷售人員和基金經理都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因此當時愿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的基金經理并不多,而有能力在低迷市場中救活這只產品的人就更少了。
在此之前,泰達宏利早已制定了發展量化投資能力的策略,在人員儲備、投資研究上做了兩年多的基礎工作,量化投資能力已經在被動指數型基金上初見成效,但在主動管理型基金上尚無建樹。泰達宏利基金的高管層以及投資決策團隊經過反復權衡,結合當時的市場環境,依據基金合同中對投資策略的規定,果斷決定將逆向基金一直沿用的定性投資策略為主徹底轉變為量化投資策略,采用多因子模型進行選股,使得逆向基金成為泰達宏利首只采用量化投資策略的主動管理型基金,指派劉欣作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并依據監管規定提交了該基金的專項處理報告。這一轉變為該基金日后的“完美逆襲”奠定了基礎。
作為兩只指數型基金的管理者,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的劉欣是量化投資方法的忠實擁躉,他一直試圖在被動型基金跟蹤指數的基礎上通過量化模型增加主動管理,獲取超額收益。
對于自己所鐘愛的量化投資策略,劉欣表示,A股向來以波動大、切換快而著稱,單一投資策略或單一投資主題都很難在頻繁起伏的市場中長期獲得穩定可觀的收益,而同時A股市場投資者以散戶為主,市場有效性偏弱,被錯誤定價的股票較多,留給量化投資策略去發掘市場的無效性,尋找超額收益的潛力和空間就更大。量化投資策略可以發揮其紀律性、系統性、及時性、準確性、分散化的特點,并配合多角度、多層次的大數據分析,捕捉更多的投資機會,拓展更大的投資空間。
拯救—重生
到2014年一季度末,泰達宏利逆向基金的份額僅余638萬份,基金規模不足680萬元。一方面由于基金規模太小,機構投資者擔心流動性風險,不愿意購買;另一方面,一些剛性的基金運營成本不斷侵蝕著基金的收益。
劉欣舉例說:“審計、信息披露等費用對大基金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規模較小的基金來說,卻是不小的負擔。”
針對上述情況,泰達宏利基金公司上下齊心協力,努力與外部合作方交流溝通,尋求支持,為泰達宏利逆向基金消減了大量的費用,讓劉欣得以輕裝上陣。
“重生”之后的泰達宏利逆向基金果然不負眾望,自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9月10日,該基金的收益率是21.59%,從此前的同類基金產品中游水平,一舉沖到了前10%。
根據數據統計,最初的大量申購來自于泰達宏利基金的淘寶店,淘寶上的客戶對基金短期業績非常敏感,泰達宏利逆向基金的優異業績立即被淘寶客戶捕捉到了。從那之后,伴隨著持續穩定優秀的業績,該基金陸續迎來了大量申購資金,其中來自個人投資者的申購超過機構投資者,該基金進入了良性循環,規模不再成為這只基金的難題。
截至2016年11月24日,泰達宏利逆向基金自劉欣管理以來的收益率達到137.87%,年化收益率為34.88%。
歷經考驗 量化揚威
真正讓泰達宏利逆向基金為業內所認可,是該基金在兩次“股災”之后的表現。
作為偏股混合型基金,泰達宏利逆向基金一直依據合同規定,保持較高倉位運作,面對股市去年6月份出現的大幅劇烈震蕩,基金凈值不可避免的跟隨大盤一起下跌,但得益于量化投資策略,該基金日均持有100余只股票,持倉相對分散,有效平衡了組合風險。這意味著下跌時,同樣是高倉位,泰達宏利逆向基金比大部分同類基金跌幅小,但當市場恢復上漲時,高倉位就可以為該基金獲取更多的收益增長。
Wind數據顯示,第一次股災之后的2015年9月30日,泰達宏利逆向當年收益排名238/419,到2015年12月31日,排名已上升了60多位,其中12月份當月排名已位居同類前10%。
進入2016年,“股災2.0”之后的震蕩市給了泰達宏利逆向基金充分展示的機會。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泰達宏利逆向基金2016年以來的累計收益為15.09%,同類基金排名9/483,而同期滬深300的收益率為-5.62%,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9.38%。
而截至2016年11月25日,泰達宏利逆向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高達174.26%,其過去一年、過去兩年、過去三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7.51%、86.82%、143.57%,分別排名6/482、22/444、17/422,大幅領先同期同類型基金平均收益。憑借著長期優異穩定的表現,泰達宏利逆向基金還被銀河證券評為五星級基金。endprint
劉欣表示,相比于傳統的投資策略,量化投資的優勢不是對單一上市公司或行業的深度挖掘,而是對全市場股票進行的大樣本、大數據、大強度的廣度挖掘,不追求每筆投資都正確,而是力求整體投資的勝率,從而戰勝市場。
他舉了個通俗的例子:“就像在電腦上打牌一樣,打一局牌贏了,可能是牌好,也有可能是你的技術好,還有可能是對方掉線了,所以贏一局的制勝因素很多,我們要想長期贏下去,就要把每一個制勝因子都進行單獨的研究分析,然后賦予權重,構建選股模型,所以我們不追求每局牌都贏,而是追求打100局,我們的勝率要達到60%,甚至更高。”
沒有秘密的多因子模型
泰達宏利金融工程部總監戴潔曾將公司量化團隊的核心能力總結為兩點,一是通過多因子選股模型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二是通過基本面風險模型和統計風險模型,控制風險的能力。
何為多因子模型?戴潔說:“多因子模型本沒有秘密。我們認為市場是由不同投資邏輯的群體構成的,不同邏輯群體的投資行為決定了股票價格的變化,有人認為估值低是買入的依據,那我們就將估值低作為一個因子引入模型,然后再加入成長性、流動性、動量等等不同類型的因子,通過加權匯總,模擬市場的總體看法。不排除單個因子在特定時期內產生波動,但不會所有的因子都同時失效,從而達成大概率戰勝市場。”
通過不斷的實踐檢驗,泰達宏利的量化團隊對因子進行持續的提純和修正,從最初的20多個因子已發展到目前的50多個因子,涵蓋成長價值、投資情緒、市場估值和公司質量4個維度,多因子模型的風險更加分散,收益來源更加多元。不管市場出于何種邏輯的上漲或下跌,最終都會反映到這4個維度的量化指標上。
在風險控制層面,泰達宏利逆向基金采用基本面風險模型和統計風險模型相結合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分析市場風險結構,從估值、成長、波動性等基本面因素出發,結合細化行業分類對風險要素進行整合,將對基金業績具有顯著不確定性的風險因素盡可能的降低,同時通過對影響市場風格的因素進行統計分析,以確保組合在風格輪動的市場環境下均有較穩定的、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
一戰成名
主動量化時代來臨
對泰達宏利來說,逆向基金不單單是一只實現“逆襲”的基金,它更具有顯著的開創意義。
當多因子模型的超額收益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被逆向基金驗證之后,泰達宏利的量化團隊一戰成名,公司基于這兩大能力,不斷的進行策略組合和數據因子增強,開發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量化產品。
繼逆向基金之后,泰達宏利基金先后發行了增強改革因子的泰達宏利改革動力基金、引入同花順大數據的泰達宏利同順大數據基金、融入指數增強技術的泰達宏利量化增強等主動管理型產品,以及采用股指期貨對沖的泰達宏利絕對收益基金。
由于底層的多因子選股以及風險模型這兩大核心能力表現出色,使得多種策略組合后的產品均擁有出色的業績表現。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今年成立的泰達宏利同順大數據最近6個月收益為31%,在915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泰達宏利改革動力最近6個月收益為27.1%,排名9/915,近一年來凈值增長率為11.37%,排名43/697;泰達宏利絕對收益基金雖然股指期貨對沖受限,但最近6個月仍然排名7/20。
清晰的理念和出色的業績吸引了一批優秀的量化人才加盟,楊超、王陽峰、張曉龍等多位數學和計算機等學科背景的“數理學霸”陸續加入泰達宏利的量化團隊,在理念高度一致的氛圍下,團隊成員不斷對模型進行優化和完善,并持續貢獻優異的投資回報。
在被動量化領域中,該團隊管理的兩只被動指數型基金在楊超接手之后依然表現強勢。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泰達宏利中證500近三年的凈值增長率為104.45%,在185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一,泰達宏利財富大盤近三年的凈值增長率為94.34%,在185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三。這兩只被動指數型基金業績長期領先于同類產品,穩定獲取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并戰勝了市場上大多數的增強指數型基金。
目前,泰達宏利量化團隊已經建立了主動管理型、指數型(含增強)、絕對收益型三條產品線,針對客戶對中低風險量化產品的需求,泰達宏利的量化團隊結合外方股東的經驗和技術,開發出第四條產品線,即可明確控制組合波動率的目標風險系列產品。11月18日,首只目標風險策略基金——設定組合波動率10%的泰達宏利睿智穩健發行結束,獲得了首募超過13億元的佳績。未來泰達宏利基金還將發行一系列不同波動率的目標風險策略產品,以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需求。
泰達宏利金融工程部總監戴潔表示,量化投資在國內生根發芽的時間尚短,區別于普遍的拿來主義,泰達宏利量化團隊的目標是基于本土市場的特點,構建集合兩大核心能力的主動量化投資優勢,并讓這一優勢在各類型產品中得到持續穩定的發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