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澎
告別執掌十年的聯合國,潘基文日前以“平民”身份回到故鄉韓國。在仁川機場,潘基文高調表態:“以身許國、終結分裂”。此舉被認為是發出了問鼎總統的信號。
接下來,他或將前往“世越號”沉船地珍島彭木港、前總統盧武鉉家鄉慶尚南道峰下村進行訪問,此類行程也被認為是展開競選總統前的重要政治活動。
有韓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由潘基文“圈內人”組成的核心團隊已初步形成,以應對可能加入的總統選戰。
有行動、有團隊。于潘基文而言,是否參選韓國總統只少了一個“正式表態”。這或許也符合他素來謹慎周全的性格。
外交官之夢
潘基文1944年生于韓國忠清北道蔭城郡一個普通農家,這個70多年前隱藏在大山褶皺里的小村,現在屬于繁華的忠州市。
忠州校峴小學是潘基文的小學母校,他在一年級第二學期轉入后一直在這里讀書。這間已110歲“高齡”的學校,是忠清北道歷史最為悠久的小學,小學校長韓承洙是潘基文的小學同桌。1950代初朝鮮戰爭結束,小學里的一棟兩層高的木質“寶貝”教學樓,也在戰爭中被炸毀。
韓承洙至今仍清晰地記得,“有的老師在貨車里堅持教學,沒有桌子,就在木板上拼幾塊木條,酷暑難擋,師生們就到操場對面的林陰下讀書,忽然暴雨如注,孩子們護衛著珍貴的‘桌子和書包一路奔回貨車,盡管環境惡劣,老師們卻沒有落下一堂課。也許正是這樣的經歷深深影響了少年潘基文——無論在多么困難的條件下,都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
潘基文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后曾經衣錦還鄉,這一次,故鄉的人們以極大的熱情歡迎這位給韓國乃至亞洲帶來榮耀的兒子,潘基文在歡迎儀式上特意向三位老師贈送禮物。
“想成為優秀的外交官需要健康的體魄和遠大宏偉的理想。”外交部部長做著舉啞鈴的動作大聲說。這一幕在少年潘基文的腦海中留下了異常深刻的印象,聽完演講后,他嚴肅地對同學說:“長大后我要像他一樣,成為為祖國效力的外交官。” 此后,小學成績單上的報考志愿欄,每一次他都會端正地填寫上“外交官”三個字。
初中畢業后,潘基文以狀元身份進入忠州高中,這所1940年開辦的農村高中,曾經走出過兩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部長,一位叫洪淳英,另外一位就是潘基文。忠州高中校長韓相允向說,高二時,韓國舉辦了全國高中生英語選拔大賽,潘基文榮獲第一名。他以大賽冠軍身份和三名來自首爾的中學生獲得美國紅十字會給韓國的四個赴美獎學金名額,于1962年在舊金山參加了為期一年的中學交流生項目,并在當年國際學生交流活動中受到美國總統肯尼迪接見,參加那次活動的美國中學生里還有后來的美國總統克林頓。這次美國之行徹底改變了潘基文的人生,肯尼迪的瀟灑身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他下定決心投身外交界。他啟程赴美前,鄉親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還特別安排了一群女學生制作了“福袋”讓潘基文交給美國人。當時,將福袋送給潘基文的是忠州女高的學生會會長柳淳澤。巧合的是,這名女生9年后竟成了潘基文的妻子。
從美國回來后,潘基文經常回味與肯尼迪的合影照片,激勵自己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回國后,潘基文又以第一名的成績光榮畢業,進入韓國外交官搖籃——首爾大學外交系。
登上國際多邊外交的最高殿堂
1970年,潘基文從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外交學專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外務部(現為外交通商部)高級公務員考試。外交官實習結束后,潘基文被分配到韓國駐美大使館工作。但潘基文卻提出到駐印度總領事館工作。潘基文的弟弟潘基相回憶說:“當時去美國就很難存錢,而到落后國家,只要節約花錢就可以補貼家用,因此哥哥申請去了印度。”
潘基文到印度工作,成了他和韓國駐新德里總領事盧信永相識的契機,盧信永對潘基文的外交官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潘基文的英語實力、思維敏捷性、判斷力和誠實深得盧信永的喜愛。通過盧信永的提拔、引薦,潘基文在金泳三執政時期可謂平步青云,官居總統府外交安保首席秘書官。但金大中上臺后,潘基文的官運大不如前。2001年,潘基文遭遇了外交生涯中的最大難關。由于工作失誤,韓方在韓俄首腦會談的協議文件中竟然包括了保留和加強反導條約等內容,而布什政府卻主張廢除反導條約。此事在韓美間引起了巨大風波,潘基文隨即被撤掉。幸運的是,僅僅過了4個月,潘基文就走出了事業的低谷,被任命為聯合國大會主席秘書室室長兼韓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而這段聯合國的工作經歷則為他日后競選聯合國秘書長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2004年,潘基文通過努力,再次回到了權力中心,出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
62歲的潘基文在他人眼中是天生的外交官。他英語流利,還通曉德、日、法語。他談吐溫文爾雅,總是避免與人結怨,以至于有人覺得他不夠硬,不能勝任秘書長,但潘基文卻認為自己是“外柔內剛”,而熟悉他的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則稱他為“絲絨手套包著的鐵拳”。
在擔任韓國外長期間,潘基文工作十分勤奮,以至于他的助手每天早上5點半就要到他的官邸候命。由于無暇顧及家庭,他曾多次公開表示對自己家人的歉意,“我對自己的家人感到很抱歉,但干好自己的工作是第一位的”。潘基文的長女舉行婚禮,但婚禮時間與一個國際會議發生沖突,潘基文只好在短暫的休會期間前往婚禮現場,儀式結束后便匆匆趕回參加會議。
聯合國秘書長換屆競選開始后,潘基文在前四輪投票中一直保持領先。韓國媒體認為,潘基文在競選中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從天時看,根據地區輪換原則,下一屆秘書長當屬亞洲人。從地利上說,韓美間有著特殊關系,得到美國的支持自然不是難事。而韓國與其他大國的關系也很融洽,加上韓國近年來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潘基文獲勝就不足為奇了。從人和上看,幾個競爭對手或不被常任理事國認可,或存在“年齡劣勢”,或政治影響力有限,紛紛敗下陣來。
2007年,來自亞洲的聯合國新任“掌門人”韓國人潘基文挑起了世界上難度最大的重擔,也登上了國際多邊外交的最高殿堂。他成為游走于世界政治舞臺上最耀眼的超級外交“明星”,也續寫了一個通過個人奮斗,從平民孩子到世界頂級外交官的“神話”。
競選韓國總統?
隨著2017年1月份潘基文卸任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外界對其2017年11月競選下任韓國總統的猜測水漲船高,潘基文正在卷入外界揣測的輿論漩渦。 .
事實上,競選韓國總統,潘基文有著明顯的優勢。他的國際名望有助于提升韓國外交和國際影響力;他在外交領域的成就不容小覷,被稱為“地球上最優秀的外交官”;同時考慮到樸槿惠“親信干政”事件給韓國政壇帶來的風雨飄搖,潘基文的豐富經驗與德高望重,也是明顯的加分項。
那么,潘基文在是否競選韓國總統問題上“欲說還休”的表態,到底有何顧慮?問鼎青瓦臺,他又將面臨哪些困難?
首當其沖的是潘基文自身及其家人的貪腐嫌疑。據美國檢方的說法,潘基文的弟弟和侄子涉嫌參與一起行賄案,行賄金額為50萬美元。對此,潘基文在第一時間聲稱毫不知情。另有韓媒爆料稱,潘基文在盧武鉉政府任外交通商部長官時曾接受一名樸姓商人的賄賂。對此,潘基文堅決予以否認,并要求媒體道歉。
不過,像這種基于連帶關系或基于傳聞性質的貪腐嫌疑,越早曝光或許對他越有利。如果等到投票前夕、在他根本來不及辯白的時候,再曝出這種傳聞,損害就可能難以挽回了。更何況,任何政治人物都要經受里里外外的“透視”,潘基文本人對此應有足夠的自覺。
而最致命的一點在于潘基文所在的政黨基礎缺失嚴重。作為職業外交官,潘基文身上的黨派色彩歷來不重。目前,在韓國政壇,偏左進步派政黨的候選人已經占據優勢,潘基文不可能擠進他們的陣營;偏右保守派政黨則受樸槿惠拖累,已經潰不成軍,潘基文又未必樂于接手。
對此,潘基文曾表示,下屆大選的時代精神是“大統合”,因此需要“大妥協”。他在接受采訪時稱,現在不會很快加入某個政黨,“直到有支持我的政黨和組織出現”。有分析稱,潘基文的這一策略意在最大限度地吸收原執政黨“非樸派”以及在野黨陣營中的“非文(指文在寅)派”資源。同時,他可能采取將各黨派中主張修憲的力量聚集起來的方法,以“修憲派”之名合縱連橫,超越左右之爭。
無論變數幾多,而今時間緊迫,潘基文在決定是否參選問題上每拖延一天,就會多流失若干張選票。從民調支持率來看,他正在逐漸被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拉開距離。
韓國按原計劃將在2017年12月舉行總統選舉,但受到總統彈劾案影響,有可能提前舉行。這意味著,各黨派在結束總統彈劾案爭斗后,要在最短時間內轉入繁雜的競選備戰工作,包括競選人陣營籌備以及制定選舉規則等。隨著時間不斷推進,各黨派圍繞總統選舉展開的較量想必會逐步升溫,競選人之間的角逐也會日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