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會彪
摘 要:通過開展勞動競賽活動,能較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有力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企業在勞動競賽組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勞動競賽;企業管理;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6)11-0066-02
勞動競賽是充分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增強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保障企業安全生產、促進企業管理和經濟效益的增長為目的的群眾性經濟技術競賽活動。多年來,通過開展勞動競賽活動,較好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有力地提升了企業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取得了一些令人驚喜的經濟技術成果,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能手、管理大師和勞動模范,得到了各級黨政領導的肯定和廣大職工的熱愛。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和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勞動競賽在參賽對象、環境、內容、任務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思考。
1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是參賽人員的積極性不高或有所減弱。少數單位勞動競賽多年一貫制,特別是虧損企業,本來企業生產經營艱難,成本也非常有限,但為了完成勞動競賽目標任務,有時不得不編制難度系數較大的目標任務,由于實際上又難以實現,導致組織者有畏難情緒,參與者也沒有成就感,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勞動競賽各方的積極性。在個別單位勞動競賽口號叫得很響,標語貼得多,措施制定的也不少,就是用不上真勁,具體工作流于形式。
二是競賽效果有時不太明顯。勞動競賽是一個傳統性工作,在操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套路。少數單位年初開會轟轟烈烈、興師動眾,可謂聲勢浩大。在隨后的過程管理中,由于人手少,其它工作任務也較重等諸多原因,不能做到有效的跟蹤管理,個別單位也產生了應付和厭倦的心理情緒。日常管理時緊時松,缺少章法,體現在競賽的效果上就不是很明顯。
三是勞動競賽的推進合力不夠。有競賽活動中,少數單位僅限于開會、發文件,次數有限的檢查等,有力推進勞動競賽深入開展的方法不多、力量不夠,往往是工會一家孤軍作戰、單兵突圍。工會自身有時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機制和手段去整合本單位的相關力量和資源,無法凝聚出整體的戰斗力和推動力。
四是勞動競賽獎懲方式不夠健全。勞動競賽活動雖然在總體上是發揮了相應的經濟技術引領作用,但就總結表彰而言,還是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勞動競賽獎勵的效果不是很佳,還沒能達到充分吸引廣大職工積極參與的程度。二是重獎勵,輕懲罰。個別單位開展獎勵活動做的多,開展懲罰活動做的少或根本就沒有懲罰,客觀造成了干好干壞關系都不是太大的不良效果。
五是勞動競賽體制機制不新。就勞動競賽而言,產生一些不良現象,出現一些不良效果的根本原因,籠統來講,都可以歸結為體制機制不新,缺乏時代性、靈活性、針對性。研究探索適應新形勢下的勞動競賽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勞動競賽的作用,是一個需要企業上下共同關注的問題。領導層要重視,做好頂層設計;組織者周密思考,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廣大職工自我加壓,全身投入,主動作為。
2 相應的對策和努力的方向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發揮引領作用。領導重視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證。過去在開展勞動競賽過程中,少數單位領導審定方案多、口頭強調多,在實際工作中有時由于具體事務較多,親力親為還做得不夠。要徹底改變過去那種“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甚至不要”的現象,領導干部要主動擔當,吃苦耐勞,務實奉獻。說上十遍,不如自身親自做上一遍。要激發職工的熱情,抓住職工最關心而又是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把競賽轉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讓職工體會到:“要你做”變為“我先做”,使職工實現被動競賽到主動作為的良好轉變,不斷增強各方參與勞動競賽的熱情和能力。
二是加強跟蹤管理,保障有序開展。一要加強組織,健全機構。通過企業上下的共同努力,力爭形成“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組織、部門聯動、全員參與”,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組織機構網絡體系。二要加強管理,嚴格落實。堅持科學組織,規范運行,有效監督,協調推進的思想,使勞動競賽實現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勞動競賽考核評比要做到“三化”,即:考核標準數據化,評比條件具體化,操作程序公開化。三要制定好方案,加強控制。落實好競賽方案,確定好競賽內容,選準競賽的方式,控制好競賽過程,及時推廣先進典型經驗,及時發現解決問題,抓好總結評比,使勞動競賽活動成果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整合各方資源,全力協同推進。開展好勞動競賽工作,僅靠工會自身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要結合現實,主動爭取,聯合突圍。如當今全國上下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會作為勞動競賽的組織者,要發揮黨政助手和參謀的作用,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勞動競賽結合起來,以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和推進勞動競賽的深入開展。同時,也可以將勞動競賽與企業的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不斷豐富勞動競賽的活動載體,使勞動競賽活動與各方相關工作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四是注重獎優罰劣,發揮獎懲作用。要綜合運用政治、經濟的手段,進行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可以大力開展明星職工(金牌職工)、技能大師、勞模標兵等的評選表彰工作。讓這些在勞動競賽中獲得各種榮譽的職工,不僅在政治地位上提升,而且要讓他們在經濟上得到應有的實惠。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優勝者最大限度地感到光榮,使他們的榮譽感得到滿足。通過工資晉級或一次性給予重獎的方式等,讓他們的影響力得到放大,示范效果得到加強。筆者單位是從事石化倉儲裝卸貿易業務的,近年來為拓展水上業務市場,增配了一定數量的水上業務設施設備。為此,公司組織了船舶班組單項競賽,通過制定方案,月度、季度、年度檢查和評比,年終評選出了一艘“優勝船舶”,公司研究決定給予這艘“優勝船舶”前所未有的較高獎勵,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此外,還要對勞動競賽組織不力、工作平淡的個別單位進行約談,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幫助分析存在的問題,促使其不斷整改提高。通過規范嚴謹的競賽運作,切實體現出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讓廣大參賽職工看在眼里、服從在心里。
五是加強調查研究,創新體制機制。面對勞動關系,競賽對象、環境、內容、任務等發生的新變化,要加強調查研究。了解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尋找新機制,探索新途徑,掌握新手段,實現新發展。注重競賽形式由過去的大而全向小型多樣轉變,如開展班組賽、項目對手賽、攻關賽等。競賽內容上由過去的拼體力、多拉快跑向賽質量、安全、管理、高效、信譽、環保等轉變。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由單純的生產型向生產和后勤服務復合型轉變,構建全方位、立體式勞動競賽網。要大力運用現代化通信、網絡、影視等大眾媒體手段,改進和完善勞動競賽管理工作,高質量、快速度、全方位,形象生動及時記錄宣傳勞動競賽的先進成果和典型經驗,充分營造勞動競賽的良好氛圍,不斷鼓舞廣大職工參與勞動競賽的干勁。要充分利用職工“素質工程”這個有效載體,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組織職工大力開展學技術、鉆業務、提“金點子”、技術攻關和技術革新活動,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努力構建 “全員參與、全員建功、全員有為”的勞動競賽新格局。
3 結語
通過開展勞動競賽,可以培養和發現企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可以優化企業生產作業工藝,可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可以制定合理的生產經營考核指標,同時也能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等。做好新形勢下勞動競賽工作,將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經久不衰的活力,較好促進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