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爔楠 胡玥 鄭志釗
摘 要:針對提高醫保病人預約結算這一問題,通過收集案例,分析原因,理順流程,結合信息服務平臺,改善方法,以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提高醫保病人結算及時率。一方面成立品管圈小組并集中培訓學習,掌握QCC方法的使用流程,針對醫保病人出院結算率不高的問題,按品管圈活動的10個步驟實施各項活動。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全科工作人員對品管圈活動的知曉率為96%,參與率73%,醫保病人出院結算率提升90.8%。文章指出,在住院結算業務中開展品管圈活動是可行的,能有效提升結算人員參與管理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優化科室結算工作流程,提質增效。
關鍵詞:品管圈 預約結算 應用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1-240-0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由日本經濟管理學家石川馨于1962年首創,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的工作場所的人員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又稱QC小組,一般3至10人),全體人員共同學習、集思廣益、相互配合,運用品管方法并且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改進手法具有持續改善性,目的在于改善產品質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它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注重營造愉快的團隊氛圍,鼓勵每位圈員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身才能,靈活運用各種品管方法,以調動全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2015年,在醫院的倡導下,我們把QCC方法應用到了出院結算的工作中,已經成功開展了一次品管圈活動。2016年,積累了一定經驗的我們再次實踐,對出院未結的醫保病人預約結算工作進行了改善,現將我們的活動內容進行簡要分析。
一、品管圈概況
1.圈的組成。根據自愿參加、上下結合的組建原則,2016年3月成立品管圈,本圈的圈員由住院結算中心的9位青年員工組成,科室主任擔任輔導員,一人擔任圈長,負責組織協調、課題規劃,其他圈員分別負責分管項目的實施。每月至少召開兩次圈會,平時在微信群里加強交流互動,以確保圈活動的有序開展。
2.圈名和圈徽。圈員分組討論,根據工作需求和性質,最終將圈名設定為“閃電圈”,閃電象征速度快,執行力強,結合到結算中心的工作中,寓意我們的結算隊伍立足經濟工作本職,精準高效地服務于患者。
圈徽由金色的閃電圖標和綠色的圓圈構成。閃電呈“S”狀,形似速度的英文單詞“Speed”的首字母,代表我們追求高效的工作理念。金色隱喻“惜時如金”,表明我們工作中爭分奪秒,合理調配時間。綠色的圓圈圖案,表示我們為醫保病人開通預約結算服務,為醫保病人打造一個快速結算的綠色通道。本圈徽象征著結算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精誠團結,眾志成城,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為病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結算服務。
二、方法
1.選定主題。所有圈員參與選題過程,針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頭腦風暴”,提出待選課題,以評價法進行主題評價,對備選主題進行投票,選定得分第一位的“提高醫保病人預約結算及時率”為本次活動主題。選擇此主題,對于患者,使其在出院結算環節享受高效、簡便的結算服務,縮短辦理結算業務等候時間,彈性利用閑暇時間。對于員工,合理分配窗口人員工作任務,發揮后臺工作人員的協調能力,降低結算高峰時段的工作強度,從而提升辦理業務的速度和結算質量;對于科室,能優化工作流程、提質增效、樹立高效精準的科室形象、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對于醫院,為醫保病人開通結算綠色通道,提高醫保病人預約結算率,保障醫院收入渠道的暢通和完整,以病人為中心,提高病人滿意度。
2.現狀調查與原因分析。根據現行的醫保病人出院結算流程,制訂現狀把握流程圖,分析出現階段醫保病人出院結算流程的問題點。同時,圈員分工,對近三個月的醫保病人未結算資料進行整理歸納,收集了393例未結資料,對未結算原因分析分類,整理出檢查數據匯總表,據此表繪制出改善前的柏拉圖。圖表數據顯示,因醫保卡凍結、審批不完善、密碼問題導致的出院未結占總數的83.46%。依據柏拉圖“八二定律”,將此幾類情況列為本次主題改善重點。
3.制定目標、真因驗證。按9人5分計算,圈能力分值評分34分,得出圈能力為0.75(34/45分)。改善幅度=累計百分比83.46%×圈能力0.75=62.6%,目標值計算:現況值-(現況值×改善幅度)=393-393×62.6%=147。因此,我們將改善目標設定為——醫保病人出院未結案例由原來的393例下降為147例。
利用魚骨圖進行醫保病人出院未結因素分析,從結算人員、醫保審核處、臨床科室、社保機構、金保工程程序、病人等六方面深入剖析。最終,圈員票選出的主要因素為:醫保卡凍結、審批資料不完備、密碼問題,同柏拉圖的數據高度吻合,完成真因驗證。
4.對策擬定及實施。根據上述三項主要因素,召開圈會,全體圈員開展“頭腦風暴”式的討論,群策群力,提出了多項對策方案,依據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等原則最終選定各影響因素對應的對策,據此開始實行PDCA循環管理模式進行整改。
(1)針對卡凍結問題,加強凍結卡的管理。窗口人員入院收卡后,后臺人員再次驗卡,確定卡狀態正確,卡凍結的需告知病人。兩天驗一次凍結卡,在院卡改身份,出院卡通知結賬。出院病人醫保卡凍結的,收取完整結算資料且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及時通知病人結賬,開展預約結算業務。
(2)針對密碼問題,要強化病人對醫保卡密碼重要性的認知度。收費人員收卡時告知病人出院結算時需持密碼結算,以便其盡早準備。結算人員在病人不知道密碼的情況下,幫其嘗試輸入“123456”等常設密碼。無法試出密碼的,指引病人去醫保中心或社保大廳重置密碼。
(3)針對審批不完善問題,需要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組織科室工作人員學習培訓,了解特殊病種、藥品、材料及血費的審批政策;對臨床科室實施審批完善程度的考核;與醫保審核科室加強溝通協作。
對于上述對策,利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通過效果確認,將有效對策和實際工作相結合,制訂了標準化的醫保病人出入院業務流程,并跟進實施。該流程增加了入院收醫保卡身份確認時對病人的必要提示;要求結算人員提高業務水平,準確快捷結算;加強與臨床科室和醫審處溝通協調,確保病人醫保審批手續完備;對于部分不能結賬病人,分情況處理,做好預約結算工作。
三、結果
1.有形成果。在實施了一系列PDCA循環管理模式整改后,再次對醫保病人出院未結數據進行收集和歸納,繪制整改后的柏拉圖,將整改前后的柏拉圖進行對比得出:卡凍結問題下降55.41%,密碼問題下降74.7%,而審批不完善問題已經基本杜絕。改善后的數據為113例,最終的效果維持數據為36,遠低于我們設定的目標值147例。效果維持在較低水平,長效機制已建立。
2.無形成果。主要針對QCC手法運用、團隊精神、參與度、溝通協調、活動信心、增加思考能力這六項進行評價,由圈員以自評方式逐項評分,每人每項最高5分,最低1分,總分為45分。活動成長值為活動前后平均值的差值,通過正負向來評價無形成果,正向表明提升,反之下降。雷達圖對比數據表明,各項指標均呈正向提升趨勢,特別是團隊精神方面提升顯著。
四、討論
1.提升業務能力。順應國家“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響應醫院開通網上診療服務的號召,促進建立規范化的結算流程和高科技的工作方法,實現對結算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樹立高效精準的窗口科室形象。
2.改進服務質量。預約結算業務是三甲復評對結算工作的明確要求,也是高效服務患者的一個重大舉措,若在出院結算中針對醫保病人實施動態管理,大力開展預約結算,不僅會提升醫保結算的規范性、秩序性、快速性,還達到彈性分配忙閑時間,實行錯峰結算,均衡整體結算效率的目的。
3.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閃電圈”活動歷時8個月,匯集了全體圈員的智慧與精華。在問題的矛盾點上反復推敲,多次討論,逐步完成,活動后效果良好。活動過程中,各圈員集思廣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分工明確,提高了個人工作責任感;同時也融洽了集體關系,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激發了圈員的創新力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姜雪蓮,白國欣等.品管圈在醫院優質服務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
[2] 許耀瓏.品管圈在改進醫院藥學服務質量中的探索.生物技術世界,2015(4)
(作者單位:十堰市太和醫院 湖北十堰 442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