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造”比“中國制造”成本更低?
——由曹德旺赴美建廠引發的思考
"Made in America" is cheaper than "Made in China"?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中國迅速成為“世界工廠”,“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明顯。然而現在,可能面臨一種新的形勢。為什么這么說?一方面是中國制造成本的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力推的制造業回歸。
去年12月15日凌晨3點,美國加息如期而來,而特朗普當天也舉行了一場圓桌會議。根據此前預期,特朗普上臺之后將采取“減稅+基建+寬松財政”的整體策略,很可能帶動制造業再度興起。
在此背景下,一個不可忽視的真相是,中美制造成本差距正在縮小。
9歲才上學、14歲被迫輟學、吃過苦受過累的曹德旺,從承包鄉鎮小廠踏上創業路,終結了中國汽車玻璃市場100%依賴進口的歷史,做出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福耀玻璃集團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下半年成了網紅,因為曹德旺在美國莫瑞恩投資6億美元建設的汽車玻璃工廠正式竣工投產,而根據福耀玻璃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地政府至少向其補貼了3000萬美元!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曹德旺以17.4億美元的身家位列第1198名。
根據福耀玻璃提供的資料顯示,福耀玻璃早在1995年就進軍美國市場,美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汽車消費市場和生產國,一直在福耀的發展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福耀在美國市場的年銷售額近4億美元,是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卡特彼勒等美國品牌的供應商。2016年10月7日投產的福耀玻璃莫瑞恩工廠原址曾是通用汽車的工廠,2008年金融危機后,通用關閉了這座工廠,此后一直閑置,直到2014年3月被福耀買下。
目前,這座工廠是世界上制造汽車玻璃最大的單體工廠,自動化程度高于國內現有工廠水平,主要生產汽車前擋玻璃、后擋玻璃、門窗玻璃以及天窗等汽車配套玻璃,雇傭當地工人2000多名。曾有人預計,全部投產后,美國每四輛汽車就有一輛配有福耀生產的玻璃。

福耀玻璃購買該工廠時,奧巴馬政府已提出“讓制造業回歸美國”的政策。為了吸引中國制造業投資,美國從各級政府到民間機構都積極采取措施,營造適合制造業發展的投資環境和社會氛圍,讓中國制造業企業安心落戶。那么,曹德旺在美國的新工廠究竟拿到了美國政府的多少補貼呢?曹德旺曾親口表示:“我買這個廠房花了1500萬美元,改造用了1500萬美元,當地政府通過各種渠道補貼我3000多萬美元,所以我購買廠房基本上沒花錢?!?/p>

此外,在總統大選期間,曹德旺甚至拿到了更多的優惠承諾?!度A盛頓郵報》指出,包括特朗普在總統預選中的對手約翰·凱西克州長在內的州政府官員向福耀承諾提供超過1千萬美元的撥款和激勵,成為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的激勵措施之一。
面對如此優厚的補貼,有多少企業家能不心動?
長期以來,圍繞企業稅負的爭論一直不絕,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去年撰文稱,我國企業稅負在國際上處于較高水平。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稅收分布不均衡,加之產能、資源、土地等價格對企業成本的影響,使得企業“痛感”較為明顯。如何科學設計、有效簡化增值稅分檔及稅率,是企業稅負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春瑜稱,據不完全統計,涉及企業稅費的超過10種。
多位專家表示,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公司繳納的“大頭”。根據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應納稅所得額的25%,但《所得稅法》也規定了各項稅收優惠:比如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
根據財政部規定,我國目前增值稅最高稅率為產品增值額(小規模納稅人除外)的17%,最低為3%。相比之下,日本的增值稅率為5%、韓國與越南均為10%、新加坡為7%。
一位不愿具名的稅收專家表示,與美國相比,中國很多稅種不一樣。中國對企業征收增值稅,使得企業在生產環節增加了稅收,美國收銷售稅,是在最終銷售環節交稅,但是銷售稅由各州來收,所以存在很大差異。也就是說,在中國,企業是否盈利都需按照生產繳納增值稅,而在美國,企業不盈利基本就不用繳稅。除了繳納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稅收之外,我國部分企業還要在此基礎上繳納約13%的附加稅費,包括7%的城市維護建設費、5%的教育附加費和1%的防洪費。
到底一家企業的稅負有多重?某報記者選擇了格力電器和另一家制造企業康力電梯作為樣本。
格力電器公布的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15年公司共繳納各種稅金148.16億元,當年的營收總額為1005.64億元,凈利潤為125.32億元,稅金占到了格力營業收入的14.7%,相當于凈利潤的1.18倍。康力電梯年報顯示,2015年公司上繳國家的各項稅費為3.36億元,這一數字相當于該公司當年營收總額32.7億元的10.27%,4.88億元凈利潤總額的68.8%。TCL董事長李東生在去年全國兩會上稱,在全球經濟放緩、市場增長不足的背景下,我國制造業的平均利潤率已經不足2%。城建、教育附加費等制造業附加稅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接近0.5%,約占到平均利潤的四分之一。這讓本來利潤較低的制造業企業壓力更大。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認為,企業“稅感”重,主要在于稅收分布不均衡,有輕有重,造成有的企業痛感較明顯。此外,我國稅制不完善,稅基窄,傳導到企業身上,就可能感覺稅負重。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去年3月份撰文稱,我國企業稅負在國際上處于較高水平。盛松成采用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中的總稅率來衡量企業所承擔的稅負??偠惵适侵钙髽I的稅費和強制繳費占商業利潤的比例。2013年,我國企業的總稅率為67.8%,不僅明顯高于發達國家,也顯著高于發展中國家泰國和南非,僅略低于巴西。根據世行與普華永道發布的最新報告,2016年,中國企業的總稅率達到了68%,位列世界第12位。
過去的2016年,民間投資出現斷崖式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公布的數據,2016年1月至11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3.1%,而2015年同期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2%。也就是說,截至11月份,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2015年全年下降了7.1個百分點。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近期的一份研報中表示,民間投資主要是私營、個體和集體企業投資,分布在制造業、房地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的低端服務業等三大領域。
隨著部分民營企業不斷加大海外投資,特別是如何將制造業企業留在中國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皣鴥戎圃鞓I遇到了一些瓶頸,比如產能瓶頸、資源瓶頸,其中包括勞動力、原材料、基礎設施等資源,還有土地價格上漲對企業成本的影響”。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耙獛椭髽I降稅、降負。”董登新表示,我國目前稅收最大的來源是企業,將來要從稅制結構改革動手,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同時,針對煤電、原油等價格較高的企業,政府可以運用財政手段,增加財政補貼,以降低企業的成本。而目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延遲退休的政策明年如果實施,有利于提供更多有效的勞動力供給,減少勞動力成本。董登新認為,可以鼓勵民營企業在國外辦分廠,通過國外分廠規避貿易管制,以擴大市場份額,但如果企業為了“逃避”國內的狀況而搬遷到國外,就需要引起各方反思。

一位不愿具名的稅改專家表示,目前企業稅負改革的目標是降低增值稅,同時在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穩定的情況下,提高個人所得稅征收比例。
專家稱,企業增值稅最終體現在產品的價格中。在改革中,降低增值稅,讓產品和服務便宜下來,這就可以使大多數中低收入階層的“間接納稅”降下來。這是未來改革的方向,但提高個稅征收存在難點,讓大眾接受還需時間。同時,專家表示,稅費問題,不如說是企業成本問題,以及企業在實際繳納稅費中的“灰色”成本問題,這涉及當地稅務機構是否按法規辦事,也涉及權力劃分與稅收體制機制改革。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7年經濟藍皮書》指出,目前增值稅稅率有多檔,行業間差距大,因此如何科學設計、有效簡化增值稅分檔及稅率,是企業稅負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楊志勇在《地方財政研究》撰文提到了改革中的問題,“目前增值稅改革中存在稅負難題,增值稅的稅負難題。對于納稅人有意義的是實際稅負。改革過多關注名義稅負,可能不利于增值稅制的深化改革,也容易讓改革偏離方向?!?/p>
“現在我們的制造業首先面臨人工工資高問題,我們四年前跟今年比人工工資漲了多少呢?漲了三倍上來。運輸成本也高。我在美國的運輸成本算下來,美元換成人民幣,一公里還不到一塊錢人民幣,我們這里過路費比較高。另外稅收比美國高。我們比較了國際上,全球最高的在這里。再加上,我們認為投資化的重復建設,不僅僅是房地產過剩,三產過剩,酒店過剩,制造業這邊,鋼鐵、玻璃、水泥全部過剩。我們寧可繼續做那些不靠譜的事情,從來沒想過你救了今年,明年怎么辦?救了明年,后年怎么辦?拖一年嚴重一年?!?曹德旺說。
曹德旺表示,他做汽車玻璃要用浮法玻璃,做浮法玻璃要用天然氣,美國天然氣的價格是中國的四分之一,電價是中國的70%?!懊绹褪侨斯べF,我采用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來替代,人工的問題就解決了?!?曹德旺說。
對于美國其他資源的價格,他介紹說,“土地是不要錢的,不但土地不要錢,廠房也是不要錢的。我們這次買的廠房,14萬8千3百平方米,花了1500萬美金,政府給補貼1600萬美金,相當于沒有花錢?!辈艿峦嘎?,美國的廠房位于俄亥俄,預計2017年5、6月開工,產品將直接在美國銷售,輻射北美南美。
波士頓咨詢公司2013年的研究報告,當時在美國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國高5%。2015年,在美國低成本地區生產已經變得和在中國生產一樣經濟劃算。值得注意的是,預計到2018年,美國制造的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3%。
這個預測很可能要成真,因為中美制造的成本差距正在縮小。
此前,一家浙江制造企業給出的中美制造成本對比的精準數據也頗令人難忘。

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同行中最早開拓海外市場的企業。目前,公司占地7.9萬平方米,500名員工,5條自動化生產線,年產10萬噸,一直位居國內同行出口的前列。2014年,“江南化纖”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投資辦廠,成為首家在美國建立再生聚酯短纖維制造工廠的中國企業。一期計劃投資2500萬美元,二期計劃投資2000萬美元。"江南化纖"反映,去美國投資辦廠,主要原因是國內綜合成本連年攀升,頗感吃力。"江南化纖"測算比較了創辦相同規模企業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構成對比表。
1 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
國內地價是美國地價的9倍,并且美國是永久性產權,我們是50年產權。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業用地價格是18萬元/畝,目前美國地價僅為2萬美元/英畝,相當于2萬元人民幣/畝,如果按照現在許多縣城工業用地100萬元/畝算,是美國的50倍。
2 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
國內物流成本是美國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價為例,中國的油價是美國的2倍,油價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物流成本能不高么?而美國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庫存費用,二是運輸費用,三是管理費用。比較近20年來的變化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在GDP中比例大體保持不變,而導致美國物流總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庫存費用的降低。
3 銀行借款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倍
最便宜的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國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噸7000元人民幣或美國1100美元資金、4個月一周轉,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國成本年利率2.5%分別計算公司運營資金財務成本:國內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國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5倍。這還是正常的銀行借款,如果資金來自年利率超過10%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間高利貸、企業不堪重負。
4 能源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
國內能源成本是美國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國除開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海島地區沒辦法),其他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折合人民幣才2毛錢。由于我國對電力、天然氣直接定價的原因,企業用電用氣用油價格居高不下。按國內每噸耗電450度、電價0.76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國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單位用電量相應增加10%,每噸至500度,按照電價0.05美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2倍。
5 蒸汽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倍
還有蒸汽部分,國內用熱電廠蒸汽,按每噸消耗蒸汽1.6噸、單價190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國用天然氣鍋爐自制蒸汽,按天然氣價格為0.48美元/therm、單價14.52美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3.23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1倍。
6 配件成本:中國是美國的3.2倍
國內配件成本是美國配件成本的3.2倍。國內設備性能略差,工人操作習慣不良,每噸單位配件成本約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國生產線設備性能較好,工人操作習慣好,每噸單位配件成本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3.2倍。
7 稅收成本:美國稅收優惠力度大
在中國,各種稅收不斷,把企業壓得喘不過氣。廣州一家物流公司,運送一批貨物到海南,總收入為1.9萬元,但利潤僅有216元,其中上稅需要1260元。而美國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業,常常給予企業優惠的稅收政策,比如房產稅優惠30年內有效,如果公司達產,30年內將給予30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
8 清關成本:美國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
在美國投資辦廠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國內企業原料均進口,假設進品環節費用不含內陸運費、關稅、增值稅、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3500元/柜,每柜按20噸裝計,則為175元/噸,折合22.58美元/噸。國內企業成品出口,假設出口環節費用不含陸運費,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1600元/柜,每柜按20噸裝計,則為80元/噸,折合12.9美元/噸。如果加上運費等,成本還要大幅增加。
9 人工成本:中國成本優勢趨弱
盡管美國勞動力成本是國內勞動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國自動化程度高,用工少。國內兩條月總產量為4500噸的生產線用工250人,美國設備改進,同產能兩條生產線才用工180人。按照目前國內工人工資上漲趨勢,如考慮國內5年工資再翻倍、10年工資翻兩番計算,那么中國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優勢了。
10 折舊成本:美國是中國的1.7倍
美國折舊成本是國內折舊成本的1.7倍。同產能設備及土地廠房,國內生產線投資9000萬元人民幣、美國生產線投資2500萬美元、按15年折舊年產50000噸計分別計算噸折舊成本:國內9000萬/15年/50000噸/年=120元/噸,折合19.35美元/噸。美國是2500萬美元/15年/50000噸/年=33美元/噸,高出國內1.7倍。
11 只有廠房建設成本:美國是中國的4倍
美國廠房建設成本是國內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廠房價格根據年限則是新廠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不過,有媒體也指出,對福耀玻璃而言,最大的兩個挑戰是招聘和發薪水。對此,曹德旺表示,對美國投資,美國工人的工資和福利將占到總營業額的40%,的確比中國高。但制造業的稅負卻更少,只征收所得稅,沒有流轉稅的稅負,這樣就能省下一半。另外,美國的能源也比中國便宜。比如天然氣的價格只是中國的五分之一,電費是國內三分之一。這對投資是個很大的鼓勵。同時,將生產基地移到國際市場的前沿,可以降低物流和服務成本。

中國企業到美國建廠并非壞事。很多人會說,中國企業都赴美設廠了,豈不是稅收、工作機會都給了美國人?先不論本身企業出口交不了多少稅(出口企業享受退稅政策)。從另一個層面看,這些企業實際上變成了跨國企業,而它們在美國設廠其實不僅僅賺回了美國市場的錢,本身也利用了美國的資金、技術、優惠政策。
例如在美國建廠的中國鋁業公司,利用當地大學的科研優勢培養自己的人才回國。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麥肯錫的一項研究顯示,優秀的全球性企業有52%的收入來自本土以外的國家。所以“走出去”其實是一個雙贏的事情。
綜合以上幾點來看,隨著國內環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續攀升,中國制造成本已經和美國制造成本相當,在一些行業將會超過美國制造成本。"江南化纖"是個案,但國內制造成本的連年大幅攀升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制造"未強先高"的問題,必須引起各方高度警覺,想方設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曹德旺之后,很多人關心,下一個出走的會是誰。無論是誰,許多制造業大佬們一致認為,中國制造業的問題,不僅僅在于成本。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員武長海、CEI中國企業研究所秘書長唐大杰在接受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曹德旺所說基本屬實,因為投資美國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中國企業隨著市場經濟走出去的正常體現,資本在國際市場的雙向流動對各方都有利。
在網絡盛傳的采訪視頻中,曹德旺表示,對于外界所稱“美國遍地都是機會”的觀點,他并不認可。事實上,他還對此表示驚訝。雖然現在計劃投資去美國建廠,但在決定之前,曹德旺對美國政治、文化、市場,做了長達20年時間的觀察,之后才做出的決定。對目前國內,虛擬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勢頭蓋過實體產業的問題,在曹德旺看來亦是需要扭轉的問題。他表示,IT業、私募基金、投資銀行等虛擬經濟,已大面積影響著實體產業的發展。
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看來,沒有實體經濟,沒有制造業的強大,富民強國是不可能的,“當前,我們的實體經濟存在很大困難。首先要降低實體經濟稅費,降低投資成本”他說。宗慶后建議,杜絕土地財政,把房價降下來,讓年輕人能夠安心愉快地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更重要的是,要有積極支持的財政政策,對高新產業予以支持?!艾F在,美國掌握的大量高新技術,也不都是美國發明的?!弊趹c后認為,掌握更多高級技術是促進我國制造業彎道超車的關鍵。我們應該鼓勵大量起用國外人才,提高技術水平,幫助制造業從低端邁向高端。同時,在宗慶后看來,要控制虛擬經濟的發展,警惕互聯網這把雙刃劍。
唐大杰和武長海對曹德旺關于中美市場投資的優劣分析,表示基本認同。
唐大杰表示,他也曾接觸過一些十年前就去美國辦廠的公司,因為他們的客戶就在北美,也是類似感受。所以,作為企業主,節約成本和提升效率的訴求很合理,“成本問題還是第二位的。這是國際化大背景下的正常狀態,只要合法、符合大眾利益,就要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市場和心態都要開放?!蔽溟L海則認為,從國際經濟一體化過程看,這是一種資金的流入流出,“這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表現之一,是雙向流動的一個過程,現在資本外流和內引基本平衡,我們也確實需要一些企業走出去?!眱晌粚<叶疾徽J可輿論所說的“資金跑路”的說法。
原本被認為市場成本相對較低的中國,為何在近年來,不論原材料成本還是人力成本,都快速大幅上升呢?
唐大杰解釋說,一方面是市場及國家政策方面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實體產業或者說制造業所面臨的現況:勞動力供給不足。這和現今的美國所面臨的狀況非常類似。“目前,中國的90后主力勞動力人群供給不足,這是結構性不足。另一個因素是年輕勞動力在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后,更愿意做白領,不愿意當藍領。”唐大杰說。要解決對立關系和結構性不足,并提升勞動生產率的問題,武長海認為還應該從教育層面入手,鼓勵青年人無論是當白領還是藍領,都要積極培養正在崛起的“工匠精神”。
武長海還分析說,中國貨幣發行量、市場過于注重虛擬經濟等多重因素,導致了實體行業競爭力在明顯下降,“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中國本身依舊缺乏信用度高的品牌體系,制造業在技術含量上的突破性進展不足?!?/p>
國內實體經濟增長乏力、“脫實向虛”,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的問題不容回避。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公開表示,曹德旺這一炮放得很好,能不能促進2017年真正做到降成本,落到實處,可能是一個契機。

談到下一步還會不會到其他國家投資,曹德旺表示,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跋胱兂扇蚬?,必須在國外投資。”到全球最主要的幾家汽車制造商“家門口”設廠,不僅可降低原料供應、生產和運輸等成本,而且可規避傾銷的政策風險。2004年10月,福耀打贏了轟動一時的反傾銷官司。雖然贏了官司,但福耀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經此一役,福耀意識到遵循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性。就拿代頓工廠來說,“美國人需要有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最大的玻璃廠,福耀想在美國市場尋求發展,必須學會當好‘配角’?!辈艿峦f。
唐大杰認為,這對國內很多企業甚至是一種啟示。如果正確面對,也會對國內實體產業產生積極影響。知名評論人陶短房也撰文指出,趁當前美國汽車產業“觸底反彈”的良機“搶灘登陸”,反映了曹德旺的敏銳市場眼光和積極進取雄心。
美國時間2016年10月7日,由福耀集團投資的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投產。
據了解,位于代頓市的福耀汽車玻璃生產基地成立于2014年3月,總占地675畝,廠房面積約17萬平方米。工廠具有夾層玻璃、鋼化玻璃、包邊和ARG的生產能力,目前已雇傭2000多名員工,計劃年產逾450萬套汽車玻璃,將為美國汽車市場提供1/4的玻璃配套需求。
據介紹,俄亥俄州是美國汽車生產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代頓工廠,福耀將成為美國汽車產業鏈上重要一環。福耀對代頓工廠的總投資約為6億美元。此外,福耀還在伊利諾伊州及底特律建設浮法玻璃制造基地和汽車包邊工廠,未來,整體投資將達10億美元,提供5000個就業崗位。這是中國制造業對美最大投資之一。
“發明之都”代頓的興衰
代頓—這個位于美國俄亥俄州西部的小城在中國鮮為人知,但在美國的發明史上卻占據一席之地。萊特兄弟的飛機、收銀機、易拉罐、折疊梯、條形碼掃描器、價簽粘貼機等等都誕生在這個號稱“發明之都”的地方。
這些發明與人才成為當時美國工業的中流砥柱,他們所處的時代(1890-1920年代)被稱為美國的進步主義時代,新工業的發展、大公司的興起,改變著美國經濟和社會景觀。當時,美國的工業擴張從東海岸向西推進,到20世紀初,代頓成為中西部眾多新興工業基地中的一個,并在之后幾十年內引領工業潮流。
不過,隨著以硅谷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公司的異軍突起,這個昔日輝煌的工業城市成為美國工業“銹帶”,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這個城市再次受到重創。當地人引以為傲的百年老店NCR(國民現金出納機公司National Cash Register Co. ,簡稱NCR)遷址喬治亞州,雇傭過幾代當地人的通用汽車關閉了部分工廠。
最新調查顯示,綜合考慮人口、經濟和工作增長等指標,2015年代頓的表現在美國240多個中型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三,代頓這座昔日發明之都,專利數量在1990年至2010年間均遭遇負增長。隨著新經濟的發展,專利增長集中于計算機技術和通信領域,而代頓的優勢在于重工業和高端制造業,這些領域與計算機技術相比,在當今全球經濟中并不占據優勢。
為應對人口下降和經濟衰退,代頓在2011年推出“代頓歡迎你”計劃,旨在將代頓建成俄亥俄州最友好的移民城市。從2011年到2012年,代頓的移民人口增加40%,而全美移民人口僅增加13%。作為“代頓歡迎你”計劃的一部分,代頓還積極推動留學計劃,吸引海外留學生。布魯金斯學會的統計顯示,從2008年到2012年,有3878名外國留學生在代頓求學,共繳納學費7177萬美元,生活消費達3672萬美元。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奈爾·瑞茲表示,留學生能夠為當地帶來眾多經濟效益不僅能促進當地經濟與留學生來源地的合作交流,還能為當地企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