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蘭

【摘要】 目的:探討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4年3月-2015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蒙脫石散,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治療,比較兩組患兒大便性質改變時間、大便次數恢復時間、退熱時間及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兒大便性質改變時間、大便次數恢復時間、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能快速改善腹瀉患兒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小兒腹瀉; 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 蒙脫石散; 臨床療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3-0127-03
小兒腹瀉是一種嬰幼兒時期常見消化道綜合征,資料報道國內5歲以下兒童腹瀉發生率達到20.1%左右[1],該病可反復發作,會對患兒營養吸收和正常生長發育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嚴重時甚至可危及患兒生命,因此發病后需要及時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發病原因很多,除了病原菌直接感染引起外,濫用抗生素造成腸道菌群失調也近年來發病重要原因[2],針對該病的治療措施主要有改善飲食、保持胃腸道黏膜、調節腸道微生態環境失衡等,聯合胃腸道黏膜保護劑與微生態制劑的治療方法得到廣泛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采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獲得令人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2015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腹瀉患兒共60例,均符合《小兒內科學》中相關診斷標準[3],以大便次數增多、發熱、嘔吐、脫水等為主要表現,且排除伴有嚴重肝腎心肺疾病、血液性疾病、嚴重營養不良、意識障礙以及嚴重感染性疾病等情況。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患兒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5個月~4歲,平均(2.16±0.43)歲;病程0.5~5 d,平均(2.42±0.58)d;大便次數4~12次/d,平均(6.85±1.74)次/d;伴有輕度脫水19例,中度10例,重度1例。對照組30例患兒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6個月~4歲,平均(2.12±0.55)歲;
病程1~6 d,平均(2.51±0.64)d;大便次數4~11次/d,平均(6.75±1.66)次/d;伴有輕度脫水18例,中度11例,重度1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在入院后均給予抗炎、降溫、抗病毒、助消化、調節酸堿和水電解質失衡等常規對癥治療,根據脫水情況給予口服及靜脈補液處理。同時指導合理飲食,加強患兒生命體征監測及護理,在此基礎上給予蒙脫石散(商品名思密達,天津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口服治療,其中≤1歲者劑量為1.0 g/次,>1歲者劑量為1.5 g/次,均為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商品名為媽咪愛,北京韓美制藥有限公司提供),≤2歲劑量為1袋/次,1~2次/d,>2歲劑量為1~2袋/次,1~2次/d。兩組患兒均連續用藥3 d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兒大便性質改變時間、大便次數恢復時間、退熱時間并評價兩組臨床療效。
1.4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后3 d內患兒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大便性質及次數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3 d內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大便性質及次數明顯好轉;無效:治療3 d內臨床癥狀無好轉或加重,大便性質及次數無好轉[4]。(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兒大便性質改變時間、大便次數恢復時間、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腹瀉以腹痛、腹瀉、嘔吐、食欲不振、大便性狀改變和次數增加為主要表現,嚴重時可出現明顯脫水、發熱、嗜睡、精神不振等癥狀,是引起小兒營養不良、影響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原因。研究認為小兒腹瀉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4],各種病毒包括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星狀或冠狀病毒等進入腸道附著于小腸絨毛頂端柱狀上皮細胞,并復制和繁殖,引起腸黏膜上皮細胞空泡變性甚至壞死、脫落及陷窩上皮增生,降低小腸黏膜消化功能及吸收水與電解質的能力,最終導致腸腔內大量積液聚集而引起腹瀉[5]。此外由于腸黏膜細胞發生病變,其黏膜面上微絨毛分泌雙糖酶如乳糖酶、蔗糖酶、異麥芽糖酶等分泌不足,造成食物中的糖類成分消化不完全,引起腸液滲透壓增高導致滲透性腹瀉。腸道內糖類吸收利用障礙及水電解質轉運失調可造成腸道內環境改變,腸道內正常微生物生存環境受破壞導致菌群失調,加重腹瀉[6]。
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富含高濃度屎腸球菌和枯草桿菌,經口服進入腸道后直接迅速補充腸道內正常菌叢,有利于腸道內營養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屎腸球菌進入腸道后迅速定植和繁殖,消耗腸道內氧和分解過氧化氫,造成腸道內厭氧環境,促進以雙歧桿菌為主的厭氧菌生長繁殖,達到恢復腸道正常菌群及保護腸道黏膜的目的。枯草桿菌還具有促進副消化酶產生、改善小腸消化吸收和蠕動功能,加速腹瀉癥狀的好轉。此外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中含有的多種維生素也可有效補充因腹瀉造成的缺乏[7]。蒙脫石散是具有網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的天然蒙脫石顆粒,口服后能均勻覆蓋于腸道黏膜表明,加強黏膜屏障能力,防止各種攻擊因子的損害,同時具有極強的固定和消除消化道內病毒、細菌及相應毒素和氣體等,同時該藥物不會進入血液系統,從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病進行研究,并取得了肯定的療效。盧文英[8]將嬰幼兒腹瀉病例進行隨機分組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治療組則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王英[9]對1組急性腹瀉患兒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口服治療,2組給予蒙脫石散口服治療,3組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療程均為3 d,結果3組在大便次數、腹瀉控制時間、腹瀉總病程方面均較1、2組明顯縮短,總有效率也明顯高于1、2組。羅瑞現[10]對100例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55例和觀察組45例,對照組給予蒙脫石散治療,觀察組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4.5%,觀察組總有效率8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中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蒙脫石散和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結果觀察組患兒大便性質改變時間、大便次數恢復時間、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報道相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效果明顯,能快速改善腹瀉患兒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陸冬梅,楊揚.小兒腹瀉藥物治療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3):161-162.
[2]吳曉豐.微生態制劑對新生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5):23-24.
[3]孫錕,沈穎.小兒內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63-564.
[4]張耀東,馮媛媛.小兒腹瀉大便隱血試驗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6(8):1469-1470.
[5]馬科蕾.補鋅輔助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9):32-34.
[6]金鴻杰,金婉玲.枯草桿菌二聯活菌聯合蒙脫石散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42例[J].中國藥業,2012,21(21):110-111.
[7]王衛甫.蒙脫石散聯合枯草二聯桿菌治療小兒腹瀉的療效評價[J].新疆醫學,2015,45(9):1291-1313.
[8]盧文英.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劑聯用蒙脫石散治療嬰幼兒腹瀉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1,40(11):1142-1143.
[9]王英.思密達聯合媽咪愛治療嬰幼兒急性腹瀉病132例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5):1602.
[10]羅瑞現.小兒腹瀉病100例的臨床治療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1):1650-1651.
(收稿日期: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