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瑛
就目前來說,初中階段的作文批改扔就是“精批細改”,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夠養成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批改的習慣,并能通過與其他同學對彼此的作文進行批改來實現感受和見解的分享與溝通??梢哉f,作文批改不僅是教師在寫作前所進行的指導的進一步深入,也是進行作文講評的重要基石。接下來,筆者將對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作文批改教學進行闡述,希望能為廣大一線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一、以教師為主導的示范模式
教師首先應結合作文目標,將每個學生的文章瀏覽一遍,選出其中代表性較強的若干習作并將其作為批改工作的重點。與此同時,教師應注意對本次作文練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歸類,從而使之后的講評能更言之有物。
然后,教師應從整體上對挑選出來的文章進行修改,并將修改之后的文章與原件一同進行印發,使學生能夠通過對二者之間進行比較來掌握作文的修改方式。教師還可以再選出存在類似問題的若干作文,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再進行相應的理論引導。
接下來,教師應挑選出較為優秀的范文,讓作者在班級范圍內進行朗讀,并鼓勵學生對其發表個人看法,就作者的選材、構思和立意進行討論。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作文訓練的相關要求,從理論高度進行點撥。
最后,教師應在大多數學生通過探討和討論得出統一意見之后進行總結和點評,在明確作文要求的同時,將其作為學生彼此批改的準則。
從總體上來說,這種批改模式的核心和關鍵在于教師的指導,旨在全面提升學生對作文的評價和修改能力,能夠為下一階段學生間的互相批改奠定基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得到教師的認可與肯定,因此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有較大的提升。
二、一對一的學生互批模式
一對一互批包括了結對批、隨機批、交錯批等幾種形式:(1)所謂的結對是指兩個學生互相對批,這兩個學生可以是同桌,可以是教師指定,也可以是自由組合,這種方式有利于兩個學生在互相批改之后展開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2)隨機批類似于抽簽,學生抽到了哪一本就批改哪一本,這能夠保持批改的新鮮感,使學生在批改過程中保持較高的興趣,而當學生看到自己每篇習作旁來自不同同學的批語時,也會有新鮮感,這種新鮮感能夠對作文教學的進程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3)交錯批是指第一個同學批改第二個同學的作文,第二個同學批改第三個同學的作文,以此類推,這種方式能夠在對作文水平進行評判時更富客觀性和公正性。
一般來說,一對一的互相批改使學生每次僅僅只需要批改一篇文章,學生在修改時能夠做到精心推敲,而在之后又能對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做到心中有數,對于雙方的進步都有著較大幫助。
三、多對一的學生互批模式
所謂的“多對一”可以分為小組批、部分批和全體批幾種情況,接下來筆者將分別對其進行討論:
(1)小組批。小組的成員可以是自由組合,也可以由教師進行指定和分配,由組長對批改流程進行把握。小組批改的人數應控制在4到6人,由組長安排小組成員傳閱需要批改的作文,確保每位成員都認真讀過所有文章且能夠提出富有針對性的批改意見,在完成這一步驟之后,再在小組范圍內進行集中評定,最后由組長書寫評語,確定各篇習作的優、良、差等級,并交還給作者。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行動與意識有著較好的結合,成績較差的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作文技巧,成績較好的學生也能做到取長補短。此外,每個小組還可以選出本小組所批改的文章中代表性最強的1到2篇,提交到班級內進行討論,這就使學生對作文的批改更加具有典型性,有利于學生主體性和集體性的進一步發揮,不僅避免了學生獨自修改時無從下手的窘境,也大大提升了批改效率,有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2)部分批。這里的部分批是指由選出代表性較強的習作,由對其比較感興趣的學生進行批改,這可以通過即興評議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課后將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書面展示,從總體上來講自由度很高。
(3)全體批。所謂的全體批指的是由班級內的所有同學共同對一篇文章進行批改。教師可以選出代表性最強的一篇文章,通過朗讀、投影、復印等多種形式在班級內展開評議,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生習作中最為普遍的問題。在完成批改之后,還可以將結果進行展示,鼓勵每一位學生對其進行研究、評價和揣摩。在全體批改的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明白該文章中的哪些做法值得肯定、哪些問題需要修改,并進一步了解相應的修改方式,這對于學生整體作文水平的提升有著巨大的幫助。
“部分”與“全體”這兩種批改方式更加開放,學生在批改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對于學生參與作文批改的積極性無疑有著巨大的提升作用。教師在這其中扮演著挑選樣本的角色,而樣本的修改則要交給學生進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課堂主體與教師引導的結合。
四、總結
作文的批改在語文課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寫作水平,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批改過程中,最終幫助學生越過心理障礙,達到使學生愛上作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