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欣 睢鵬嬌
[摘要]:創業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學生開展的一項素質教育,本研究通過對我省大學生創業教育從政府、學校、個人和社會等四個層面提出幾點建議,以促進高校教育改革與創新,健全創業教育體制。
[關鍵詞]:新常態 大學生 創業教育
1政府層面
1.1完善政策保障體制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法規,簡化創業相關的手續,并加強政策的執行力度。立法機關要加強立法,嚴格執法,確保創業者得到完善的法律保障,促進大學生創業和諧健康地發展。政府相關的職能部門要轉變工作作風,簡化手續的辦理程序,減少創業壁壘和障礙,提供各種方便。
1.2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以學校為載體,政府設立創業基金,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全面落實并完善對大學生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貸款、資金補貼等政策。政府還應該建立健全創業基金的監管機制,保證每一筆創業基金都切實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政府繼續加大對各高校的創業培訓和創業教育的資金扶持力度,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并熟悉創業教育。
1.3建立創業服務體系
政府應建立大學生創業服務、創業失敗救助等體系,形成大學生創業“一站式”服務。為了減輕大學生的創業壓力,政府可通過“創業失敗關懷”、“創業失敗救助金”等項目降低大學生創業者的風險。還可以設立創業獎勵機制,激發學生創業動機。
2學校層面
2.1樹立“大創業教育”理念
創業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有能力創辦自己的公司,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其獲得基本的創業理念教育,培養其素質和創業能力,了解如何進行創業,成為創新型的創業型人才。創業教育的過程是漫長的。僅憑組織一兩次創業計劃大賽、開一門創業教育的理論課程,是不可能把學生培養成商界精英的。所以,學校對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需要經過多方面的教育,遵循人才培養的規律,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2.2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在已經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大學里,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多是從行政工作的人員轉過來的,不但缺乏創業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多數缺乏創業實踐經驗,可以進行學校和企業合作,倡導其到企業中進行實踐;設置專職兼職創業教育教師崗位,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培養專職教師,也可以邀請既有學術背景又有創業經驗的資深人士作為學校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師。
2.3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學校應轉變觀念,將創業教育課程設為大學生必修課,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增加實踐課程,創新授課方式。合理安排實踐課時和理論課時比例,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讓學生體會創業的真實性,學以致用。學校的授課方式多為課堂上面對面的授課,時間比較固定;網絡課程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讓大學生更自由地利用自己的時間去接受創業的培訓和學習。
2.4融入專業的教學體系
大學生創業教育應該以大學專業知識為依托,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相融合,在專業教育體系中滲透和突出創業教育,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2.5建設寬松的校園文化
在學校里,學校利用多種途徑宣傳創業知識。在網站上開設創業專欄,宣傳優秀創業者的典型事跡,為學生樹立榜樣,或宣傳創業優惠政策,提供創業信息咨詢服務。邀請成功企業家到學校舉辦創業講座,傳授成功經驗,通過零距離的接觸,激發學生創業熱情。充分發揮創業社團的積極作用,宣傳與普及創業知識,并為學生提供技能培訓與創業實踐的機會。大力開展創業相關的競賽,如創業計劃大賽、素質拓展訓練、創業社會實踐等。
2.6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學校要積極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建立創業孵化園或創業實踐基地。對于想創業或正在創業中的學生,學校可以給其配備創業指導老師,使學生盡量少走彎路。建立創業獎勵機制,鼓勵創業;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訓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個人層面
3.1轉變就業觀念,端正創業動機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該轉變傳統觀念,敢于挑戰自我,勇于創新,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主創業。大學生應該明白創業不能僅僅為了財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3.2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
大學生要利用各種渠道,增加自身的專業素養,以自身專業為依托,并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同時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創業者還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應用分析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理解與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3.3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和市場的動態
大學生要了解國家創業的政策法規,如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信貸政策等,把握創業方向。為避免重復性創業,大學生應該進行全面的市場調查,分析市場實時需求,以市場為導向,再結合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興趣特長,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項目。
3.4積累創業實踐經驗
大學生不僅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相關的政策,更重要的是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參加創業實踐活動,積累創業實踐經驗。
4社會層面
4.1營造寬容的創業氛圍
一方面,要營造敢于拼搏、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摒棄求穩的傳統思想,多鼓勵大學生創業;另一方面,要營造寬松的社會環境。社會不僅要對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跟蹤服務,還要全民普及創業知識。媒體應設置與創業相關的專題欄目,普及創業知識,促進創業環境健康發展。
4.2建立校企聯合實踐模式
學校可以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聯合開辦創業培訓班,向具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教授創業知識。選派優秀的企業家參加大學生創業沙龍,企業家向學生傳授創業經驗,針對學生創業過程遇到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建立校企聯合創業實踐基地,組織學生深入參觀企業,使學生充分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親身感受企業文化。
4.3打造包容的家庭觀念
父母的支持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父母應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大學生應該向父母講述自己的理想和創業想法,用自己強烈的創業動機和切合實際的創業計劃打動父母,以獲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同時,父母也應該打破傳統求穩定的思想,給子女嘗試的機會,鼓勵子女敢想敢干,允許他們通過實踐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胡哲.大學生創業動機的影響因素調研分析.特區經濟,2015(2):150~152.
[2]楊雄輝.當代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內在因素分析.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5,25(6):19~21.
[3]張溪.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實證研究.高教學刊,2015(11):14~15.
[4]呂智強.大學生創業動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4(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