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衛 劉琳 李博
[摘要]:《會計電算化》前設《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基礎》等課程,所以在教學內容的設置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適應學生特點,理論“必需夠用”為原則,重點強化操作技能的培養,讓他們在自己能夠完成的工作中自我總結知識要點,形象強化記憶的同時,提高自信力和任務執行力。
[關鍵詞]: 設計理念教學模式工學結合
《會計電算化》課程設計以《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文件為指導,貫徹“教學做一體化,教研產一條龍”的教改總目標。
《會計電算化》課程遵循總體設計理念,課程具體設計過程中,深入企業進行崗位調研,明確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業務流程,確定崗位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然后構建教學單元和教學情景框架,根據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業務流程,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轉換行動領域至學習領域,設定學習情境。同時,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規律,合理序化教學內容,讓學生按步驟、分任務地進行學習。為實現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能力培養為本位,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同時,綜合考慮學生規模和特點、單元內容、教學條件等因素,嘗試多種適合高職電算化課程的現代教學方法。為保證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學習,建立多主體、多形式、開放性、職業性,突出過程化考核的教學評價方式。保證課程教學條件要求并合理高效的利用、開發多種教學資源,通過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資源高度共享。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和自主學習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文獻或信息資料。實現學業和就業的零距離,全方位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這一教學模式應該在以下方面進行創新:
1以實際工作過程為主線組織教學
《會計電算化》課程的靈魂和核心就是總賬日常業務處理流程,而流程又不是固定不變的,同一業務類型企業也有不同的處理流程,如何設置更合理、企業更適用的業務流程來指導教學很關鍵。所以我們應該以近三年人才市場、企業、畢業生回訪等不同調查形式,掌握了企業實際工作的內容、流程,并以此為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順序,將割裂的各種類型的企業,融于實際工作需求中,既突出了知識的應用性,同時,讓學生對企業實際應用的整體框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2以實際工作內容設置項目、單元、任務
課程內容的選取是依據工作流程和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根據出納和總賬會計、報表會計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即初始化、日常業務處理、期末業務處理、報表業務處理的工作任務和流程,來確定總賬和報表模塊內容的學習項目和學習性工作任務。
根據企業調研,一些企業對會計核算崗位還需一些其他核算要求,所以應該開設工資系統等功能模塊。工資系統、固定資產系統、應收款系統和應付款系統的內容是依據各崗位工作任務和業務操作流程選取的。各業務模塊工作流程圖如下:
3以工學結合為原則組織教學
為突出課程實踐操作性較強的特點,努力提高課程實踐的親歷性,力求教學實踐與實際工作的零距離對接,實現工學結合。應該安排如下實訓環節:
(1)社會調查:社會調查貫穿于課程始終,從開設課程初始的教學內容、崗位職責、工作過程的整體調查,到每個項目的個別調查,再到最后的成果調查,教師和學生走進企業,感知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和氛圍,提高學習針對性。
(2)項目實訓:在對每個項目社會調查后,均安排對應項目的校內實訓,實訓案例來自學生整理的社會調查的企業真實資料,讓學生在校內就能完成企業工作,是學生也是企業員工。
(3)階段性實習:幾個項目教學結束后,應該安排學生真正深入校外實訓基地企業,進行為期一周的階段性實習,真實的感受企業工作過程。
(4)綜合實訓、頂崗實習:課程結束后,在第六學期應該安排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任務,成為一名真正意義的企業員工。
(5)課外教學:不定期邀請外聘兼職教師和校外實訓基地企業人員對學生和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和行業動態講座,時刻明確為了適應企業需求,現在應該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6)教材的選擇:采用校企合作開發的教材。
4教、學、做一體化、教、研、產一條龍
在課程教學中我們應以老師為主體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工作導向式教學,在開始每次任務之前,均布置給學生社會調查該任務企業應用情況的工作,讓學生根據自我調查流程結果,分組討論,選出最優化的流程,并說明原因,然后根據選出的優化流程利用軟件操作完成案例業務處理任務,對于很多企業經常出現的疑難問題,也就是我們的知識要點和難點,巧妙設定陷阱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實訓操作自行總結,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際工作崗位的適應力。從而將教、學、做有機地結合,突出教學的職業性、實踐性特點。
此外,任課教師在完成基本授課任務之余,均應走進企業調研、項目實施,并適時把調研實施結果撰寫相關論文,進行課題研究,提高了授課效果的同時,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
5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在對企業多方面調研后,總結出企業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標準和能力要求。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行業通用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崗位專用能力的培養,把企業能力、素質需求明細劃分到本課程每個項目、單元、任務,進行細化培養、考核。
6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服務區域經濟
在教學中我們應密切關注企業流程、業務類型和會計準則、ERP軟件的更新和最新動態,及時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并與石家莊財政局、會計師協會、用友和金蝶河北分公司、冠瑞恩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等相關政府、企業部門建立了積極的聯系,及時跟進其對石家莊各單位調查工作的開展,實時體現在課程教學中,以保證教學內容實時反映石家莊實際工作的變化。
參考文獻:
[1]黃浩嵐.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模型[J].財會月刊,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