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輝
摘 要:平衡墊又叫平衡盤、平衡碗、平衡球、半圓球,其適合于中小學生,具有較強的趣味性,主要鍛煉腳踝和身體平衡能力。
關鍵詞:平衡墊;體育器材;訓練原理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1-0072-01
一、器材結構
一般采用對人體無害的PVC材料制成,直徑在15~75厘米之間,內部為空心結構,需充氣使用,表面分平滑和顆粒(按摩點)兩種,主要有盤狀、碗狀、橢圓形和半圓形等形狀。
二、訓練原理
讓練習者在身體不平衡的狀態下進行鍛煉,當身體處在不穩定的狀態時,就會對肌肉(特別是腹橫肌)和神經進行刺激,從而提高身體核心的平衡穩定能力。
三、主要作用
鍛煉腳踝和平衡能力,發展核心力量,增強本體感覺和膝蓋穩定性,足底按摩功效。
四、練習方法
以下練習均按照小負荷多次數的訓練原則,靜止練習時間每組15~30秒,運動練習每組重復10次以上。先以穩定軀干為主,保證動作質量之后再提升次數,或加大難度或提高強度。
1.單足平衡。單足站立于平衡墊,保持身體穩定。還可以閉上眼睛,這樣對于本體感受神經的刺激會更為強烈,給核心穩定帶來更多的鍛煉。
2.單腿蹲。單腿站立,屈髖向下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保證支撐腳全腳掌著地。可站在平衡墊上完成下蹲動作以增加難度。
3.箭步蹲:后腳踩在地面,前腳站在平衡墊上做箭步蹲練習,也可將平衡墊放在后腳上。
4.俯臥撐:一手撐地,另一手放在平衡墊上面,進行俯臥撐的動作。可增加難度,將兩個平衡墊放在地上與肩同寬的位置,兩手放在平衡墊中心進行俯臥撐。
5.平衡蹲舉:將兩個平衡墊放在與髖同寬的位置,兩腳分別踩在兩個平衡墊中間的位置,然后進行蹲起練習。膝蓋朝向腳尖的位置蹲下去,不要內扣或外翻,膝關節不要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行或略高于平行的位置。
6.收腹平衡:坐在平衡墊上,以尾骨支撐保持平衡,雙手撐在身體后側,先慢慢抬起一條腿,再抬起另外一條腿,兩手離開地面,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平衡。
7.跪姿平衡:兩手扶地,先一個膝蓋跪在平衡墊上,然后慢慢抬起另外一條腿和對側的手臂,保持骨盆中立,不要傾斜,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平衡,然后換另外一邊做。
8.V字折疊伸展:臀部置于平衡墊上,兩腿伸直,軀干微抬,兩手自然放于胸前,保證身體穩定。然后兩大腿向胸腹靠攏,同時軀干也向上抬起盡量貼向大腿,接著,軀干慢慢后倒還原,同時兩腿伸直放回,如此反復若干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