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坤
摘 要:將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課堂,使之與傳統的教學相結合,相互補充和完善,豐富教學手段,使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有趣,在優化課堂教學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效率;興趣;創新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多以教師講、學生練為主要模式,學習方式及學習教具比較單一。多媒體的出現,使教師和學生都眼前一亮。將多媒體引入數學教學課堂,不僅是如今社會發展所需,更是教學課堂之必備。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課堂教學更加活潑生動、豐富多彩,且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上存在的局限性,為學生提供多方面、多渠道的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吸收,降低學習難度,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中,思維會變得異常活躍,不僅會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同時還會學習去組建新的知識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理念。
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多媒體入手,借助多媒體的自身優勢,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積極功能,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1.在教學中恰當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在一起,使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更加完善,使學生更輕松地獲得正確、清晰的知識概念,產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是教師打開課本講,學生翻開課本聽,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比較普遍。學習過程一板一眼,認真有余,活力不足。而小學生的天性卻是天真又活潑好動,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更多需要外部的調動和刺激。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為學生開啟了一扇充滿希望和樂趣的學習之門,引領著學生不自覺地通過這扇大門進行知識的探求。例如,在教學“角的概念”一課時,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先在屏幕上顯示一個亮點,然后用不同顏色從這一亮點作出兩條射線,同時閃爍著這個亮點及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使學生看后馬上能悟出角是怎樣形成的。再分別閃爍出亮點和兩條射線,使學生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又將一條邊固定,另一條邊移動,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種角,讓學生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通過這樣的動態顯示,化靜為動,使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所學內容。因此,恰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而且有利于調節課堂氣氛,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的口算、心算和筆算能力,養成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范、仔細審題、認真驗算等良好習慣。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幅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專家跟進指導、同伴交流、即時反饋和成果分享,促進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利用多媒體演示使抽象的數學問題更加形象、具體。將多媒體演示與學生實際操作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更加規范的操作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
多媒體通過其具有的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圖像等方面的優勢,對學生不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上都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特別是在某些抽象數學問題的理解和解答上,教師口頭講解得再有條理也不如通過多媒體的屏幕展示來得更加直觀。通過向學生展示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屏幕上出現“應該用幾根3厘米長和5厘米長的小棒,才能搭成一個長方形?為什么?”先讓學生思考周長的求法和算式,開拓思路。再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隨著面不斷的閃爍,展示了三種不同算式的活動過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從中得出啟示,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通過多媒體演示,促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及探索和創新精神,提高教學效率。
3.多媒體的運用,能更快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傳統教學中,老師都是依賴于課本講課,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節課的時間有限,作為老師只有讓學生掌握幾個知識點便完成任務,試想,這樣的學習怎么能讓學生開闊視野,獲取更多、更新、更廣的知識點呢?多媒體的應用,從很大程度上對這種情況進行了明顯的改觀。由于多媒體在傳輸信息方面更加形象快捷,所以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生學習熱情增加。同時,通過多媒體,學生可以接觸到許許多多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為學生認識事物提供了一種更好的工具。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一部分書寫板書的時間,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省出更多的課堂時間,學生不僅有了充分的自主學習機會,教師也能進行更加及時準確地指引。
總之,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是一種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但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促使教學向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邁進,為提高學生的能力、落實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