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紅
摘 要:繪本在幼兒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繪本中的文字比較少,而圖畫占比很大,因此很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優秀的繪本可以通過優美的圖畫,簡單的文字,為幼兒傳達一個深刻的道理,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善用繪本,充分發揮繪本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教育;教學方法
幼兒園中的學生還處于以圖片認知信息的時期,這一時期,幼兒對于視覺上的信息接收遠比其他方面的信息接收得多。因此,想要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良好教育,就要運用到繪本這一教學工具。
一、繪本的作用
繪本在近年來才逐漸進入我國的幼兒教育中,但是,其實繪本這一藝術形式由來已久。起初,繪本不是專為幼兒而創作的。一開始,繪本是一種繪畫與文學交織而產生的藝術形式,是供貴族欣賞的,直到19世紀后半葉,它才在歐美成為一種為幼兒教育而創作的藝術形式。從時間上說,我國的幼兒教育對于繪本的應用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繪本一進入我國,就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和快速的發展,歸根結底,是因為繪本有很重要的作用。
1.開發幼兒的思維
從人類的發展規律上講,人類用圖畫交流的歷史早于文字,因為圖畫能夠更直接地傳遞信息,表達的含義更符合初級的邏輯。孩子在幼兒階段,就類似于人類處于史前時期的智力水平,具象思維更強一些。繪本以繪畫為主,文字少,畫面豐富,用畫面中的細節來表達故事的情節,使兒童對于故事的理解變得更加容易。好的繪本,雖然篇幅小,但是卻有豐富的內涵,在理解圖與圖的關系的過程中,孩子的邏輯思維也會得到很好的開發。
2.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興趣對于幼兒的學習極其重要。從小就養成喜歡閱讀的良好習慣,對于一個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幼兒去探明文字含義的時候,幼兒的閱讀視野就開始由圖畫向文字轉移。因此,繪本是很好地將兒童的興趣由圖片閱讀轉移至文字閱讀的教育工具。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閱讀興趣得到了提升,這會使幼兒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培養良好的審美能力
繪本在一開始就是一種藝術表達,因此畫風也是多種多樣。好的繪本有別于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兒童卡通書,其畫風是非常細膩的。幼兒從小就接觸這樣質量的繪本,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理解線條的運用、色彩的搭配、空間的布局和紙張質量的選擇。兒童在繪本中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感受到美,從小就形成一個高的審美水平,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極其難得的。
二、繪本在教學中的應用
繪本的作用如此之多,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繪本的作用,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繪本,讓學生能夠更加快樂、高效地學習。
1.利用繪本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
幼兒尚處于一個情緒不甚穩定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情緒很難一直保持在一個平和的狀態。所以,繪本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我們常說藝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其實就是讓人能夠更好地將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有因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負面情緒。讓幼兒閱讀繪本可以幫助幼兒消除這些負面情緒,幫助幼兒對于美好的事物產生向往。
另外,繪本中的故事一般都充滿了溫情。幼兒處于成長認知的初期,對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尚處于學習階段,繪本中溫情的故事,能夠讓幼兒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更真切地體會到父母和長輩對自己的愛。這對于幼兒在家庭中與家庭成員的相處也是很有益處的。
2.利用繪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文講過,幼兒對于畫面信息的接收能力是比較強的,再加上繪本畫面的精美,幼兒會對繪本中的內容產生自發的好感。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親身接觸過學生,來到學校后,徑直走到書架前去尋找繪本。而繪本在學生中間的借閱率也是其他讀物的幾倍。所以,教師想要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繪本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將繪本納入自己的講課內容之中。以繪本《魚就是魚》為例:首先,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先提出問題:你對自己滿意嗎?如果你遇見一個和你一樣的人,會喜歡你自己嗎?然后,讓學生進行自發回答。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帶領大家一起閱讀繪本中的故事。再次,讓學生在閱讀繪本之后集體討論股市中的內容。教師在這個階段,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做適當引導,比如,你喜歡故事中的青蛙嗎?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如果你有機會選擇,你想變成什么樣的人?一個人是可以改變的嗎?等。這一階段的問題知識為了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發言,不設置標準答案,教師負責適當的引導和糾正。最后,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時讓學生在課后去續寫這個故事,或根據這本繪本中的故事去編寫一個新的故事。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教師利用繪本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工具,可以真正達到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的目的,相比于其他教材,教學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參考文獻:
[1]何曉華.繪本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刊,2015,12(9).
[2]李春光.幼兒園繪本教學現狀及改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