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燁
今年以來,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將城鄉網格化建設作為深化社會治理機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永州市率先開展農村公共服務事項信息化辦理試點,建成了一批高規格的鄉鎮網格化指揮中心,實現了黨建引領、標準化建設、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多元化服務的“一領四化”工作目標。
一、堅持黨建引領,強網格激活力
大力實施“黨建+”工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網格化建設,切實為群眾解決突出問題。
(一)突出基層基礎建設。永州市要求第一批建設的示范村不低于15%,零陵區自加壓力提高到30%,全區共98個村,按照石山腳街道悟山里村模式建設推進。12個鄉鎮、街道建設好指揮中心平臺、網格管理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和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各村建立起“一委兩會兩站”( 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網格管理便民服務站、綜治信訪維穩站)組織機構和“一園三室”( 幼兒園,警務室、醫務室和村民活動室)服務場所,配齊配強網格管理員和信息管理員,實現區、鎮、村三級聯網聯動。目前,各示范村安裝監控視頻282個,實現鎮村視頻聯網考核和監控一體化;建設便民服務大廳,配置電腦、打印機、高拍儀、空調等辦公設備;全區317個農村黨支部中選派第一村支書75人,專職村支書8人,建919個網格黨小組,形成了“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的黨建格局,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
(二)突出為民辦實事。堅持黨建引領,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結合精準扶貧、平安創建,深入開展網格問政、問計、問需,加大“結對幫扶”力度,擴大黨員對口幫扶的覆蓋面,建立黨員聯系和服務貧困群眾工作機制,主動為貧困群眾辦好事、實事;開展“十戶聯防”、“五個一”,即每位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落實一名網格管理員、一名村主干、一名黨員、一名直系親屬、一名在家近親屬的鄰里守望活動,用實際行動樹立起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農村網格化建設開展以來,采集人口信息28萬條,錄入示范村人口信息13萬條,收集群眾反映問題6300余個,解決6000余個,占95%以上。
(三)突出創先爭優。開展“優秀網格黨小組長”、“貼心格格”評選活動,激發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組織優勢下沉、服務質量提升,真正做到抓黨建、聚民心、促和諧。結合平安零陵建設和綜治民調,開展“平安家庭、平安網格、平安村(社區)、平安鄉鎮”創建活動,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目前,全區共評選平安家庭3170戶,起到了較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二、堅持服務為上,重創新求實效
突出由“多頭受理”向“一站式受理”轉變、以“管控為主”向“服務為主”轉變、從“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取得了農村網格化為民服務、便民服務的實效。
(一)注重規范服務事項。將醫保、社保、民政、國土、計生等部門45項服務事項,64項管理事項進鄉鎮辦理,下放44項服務事項、53項管理事務進村辦理或代辦,落實村干部日值班、周例會制度,建立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等政法干部固定日進村坐班制度,實現了在群眾家門口辦事的目標。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平臺,大力推行政務、村務公開,廣泛宣傳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通過服務中心、微信平臺等方式暢通與村民的溝通渠道,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二)注重拓展服務領域。投資120萬元,加強農村寬帶網絡建設,實現“村村通”,開通VPN對接“智慧永州”綜合應用平臺;按照“便民服務大廳一站式受理,職能部門協同辦理”的模式,實現公共服務事項信息化辦理,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依托商業銀行,在村便民大廳、醫務室、商店、農村淘寶網點安裝便民繳費取款POS機300余臺,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取款、繳費、購物。
(三)注重轉變服務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網格化服務,成立舞蹈協會、健康協會、志愿者等社會組織,組織開展義診、文藝匯演、教育講座等服務活動;開展上門服務,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涉農業務上門代辦;通過QQ、微信等方式與遠在外地的子女視頻對話,實現“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變,融洽了干群關系,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三、堅持保障為要,建機制快推進
堅持用最強的力量、最足的資金、最嚴的考核來保障,著力完善農村網格化“三個機制”。
(一)完善組織領導保障機制。成立以區委書記任組長的網格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正科級事業單位網格化管理辦公室,定編13人,配強1正2副領導班子,配齊工作人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形成“書記抓、抓書記”的工作機制。
(二)完善經費投入使用機制。建立“財政撥、部門扶、鄉鎮補、村級籌”的多元投入機制,區財政安排建設資金3600余萬元,各精準扶貧村后盾單位幫扶不少于10萬元,鄉鎮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對示范村經費補助不少于3萬元,村級發動在外工作能人籌資、在家村民籌工,有力保障了農村網格化建設的快速推進。
(三)完善督查考核運行機制。將農村網格化建設工作納入綜治工作年度考核和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強化鄉鎮、街道對村精準考核。同時,建立村級對鄉鎮相關部門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作風等方面的“逆向”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價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