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燕紅
【摘 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生產于全體馬克思主義工作者中,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的思想觀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表示新聞工作要從自身發展的實際規律出發,新聞觀的理解與把握要依靠上層建筑,具有一定的階級性,并將其經濟基礎準確的反映出來。我國新聞媒體的發展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導,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聞思想,根據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促進新聞媒體實現科學的發展,也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順利推進。本文就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繼承與發展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社會主義特色;新聞
引言
面對著我國步入深化改革階段,面對著經濟發展“新常態”,國情、黨情、世情等均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新聞宣傳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我國新聞實踐活動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在意識形態斗爭中處理好滲透與反滲透、演變與反演變等活動,深入開展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融合中國新聞實踐活動,激活我國新聞媒體的活力,贏得意識形態斗爭的勝利,努力踐行社會主義特色的新聞觀。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概述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含義
所謂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即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之上,對新聞現象與傳播活動的總體看法,其核心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及其黨政黨新聞事業的工作性質、工作原則和工作規律的一系列基本觀點。其原則是堅持黨性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原則、堅持為新聞真實性原則以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原則。
(er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邏輯結構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邏輯結構建立在其新聞觀的“四項原則”之上,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廣大新聞工作者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主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實踐活動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客體。從邏輯結構層面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以及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之上,而構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等理論基礎。其堅持以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為原則,堅持宣傳黨的方針路線和綱領線路為主體,自覺接受黨對新聞事業的領導,服務于國家建設。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導向,傳遞真實新聞,推動社會的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功能
1.豐富了新聞的時代內涵。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自馬克思、恩格斯之后,其繼承者不斷發揚和創新的結果,不同時代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在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開放和創新原則,以無產階級新聞實踐為主,站在時代潮流的前端,不斷創新新聞理論與實踐活動,賦予新聞改革創新的時代內涵。
2.指導中國新聞學理論體系建設。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之上,在我國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觀,堅持反映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為核心,堅持立足中國實際發展中國新聞事業為己任。明確了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的原則、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等。構建起適應中國發展需求的新聞理論體系。
3.營造正確輿論環境。
面對新時期意識形態的艱巨斗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秉持傳遞真實新聞、營造正確輿論等理念,在新時期準確全面的報道中國現代發展進程,傳遞深化改革內涵,激發社會發展活力,化解社會突出矛盾,開展意識形態的保護,維護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
4.確立新聞活動的價值評判標準。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明確了新時期中國新聞工作的內容,界定了什么應該堅持、什么應該弘揚、什么應該抵制等內容。對當下包括“輿論自由、新聞自由”等熱點問題的新聞傳播與報道,提供了良好的價值評判標準,也即是堅持黨的思想不動搖,堅持輿論導向為前提,堅持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評價標準。
二、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努力踐行社會主義特色的新聞
(一)積極發揮新聞傳播的正面作用。
在我國的無產階級新聞事業中,必須堅持黨性原則,使新聞事業能夠真正實現為人民服務。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出,黨的重要政治陣地以及思想武器就是無產階級的新聞媒體,因此應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宣傳黨的思想,同時積極收集民眾的意見,使黨與人民之間的距離更近,構建溝通的橋梁。網絡媒體在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在新聞播報、宣傳中堅持黨性原則,使網絡媒體中出現的不實信息,偏激、低俗的言論得以順利的解決。
(二)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活動。
科學的理論如果無人過問就不會對實踐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實現良好的發展,就應堅持科學的理論指導,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工作,促進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實現良好的發展。
在網絡數字化的背景下,各級媒體應提高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工作的重視,明確學習的意義以及目的,要根據各地媒體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教育措施促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工作的順利落實與開展,積極學習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案例,建立網絡媒體協會,相關監督,實現媒體的自我評價,樹立全新的行業發展風氣,對于新聞宣傳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的研究,并利用典型的負面案例警醒新聞工作人員。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實現一線新聞工作人員的交流與學習,促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繼承與發展。
此外,還需要加強青少年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讓青少年在網絡環境中能夠有效地避免虛擬社會的負面影響,相關的教育管理部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活動,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進行教育,使青少年能夠提高辨別網絡虛假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強化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同時全面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動態,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對于國家方針的想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強化主人翁意識。
(三)努力實現網絡與國家法制發展相結合。
當前,我國的網絡暴力以及犯罪現象逐漸凸顯,對社會的團結與穩定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隨著網絡數字化的發展,在工作中,應努力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積極促進我國新聞媒體的健康發展,同時也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我國應積極出臺相關的完善網絡安全的法律制度,將虛擬網絡納入到社會管理中,從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法律法規,實現網絡管理的長效機制,能夠把握住主流的輿論導向,使網絡媒體的法律更加公開、透明,維護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努力實現網絡法制化,并促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
三、結束語
新時期,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實現了良好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應積極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并以此指導我國的新聞事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當代中國新聞實踐的有機結合——評《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記者》.2015年2期.
[2]劉梓良.全面提升新聞采編綜合素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培訓的根本途徑.《中國記者》.2013年9期.
[3]童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的時代條件和在今天的發展.《當代傳播》.2014年1期.
[4]陳建云.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當代傳播》.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