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有孝
【摘 要】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實施精細化的管理至關重要,在逐漸激烈的競爭下,相關施工單位應該嚴格檢查監督全過程施工,針對實際施工情況落實精細化的管理,提高施工的效益,從而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房建施工;精細化;管理
一、精細化管理概述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是適應現代工業化時代發展的管理方式。該理念倡導精細化操作,在管理過程中追求量化、執行、績效和結果,是與粗放式管理方式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當前這一管理方式已經被企業界所認同和推廣使用。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下,能夠促使企業以戰略發展為導向,以降本增效為目標,以優化流程、追求績效為途徑,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企業內部管理環境,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
精細化管理屬于現代管理模式范疇,企業通過對管理對象實施精細、準確的管理,可以向管理要效益,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精細化管理的思路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①精細化管理將提高管理效能作為管理目標,轉變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量化的管理標準,摒棄經驗式管理、籠統式管理,使生產經營各個層面均有量化標準加以約束;②根據量化的指標對企業生產經營業績進行考核,分析經營活動存在的問題,用量化的數據增強管理的客觀性和針對性,將無形管理轉變為有形管理;③精細化管理強調對管理者行為的規范、引導、調節和控制,要求管理者遵守規章制度,矯正不正當的管理行為;④精細化管理專注每一個工作細節,將生產作業環節、過程、質量、效果作為管理重點,注重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運作,可妥善解決主要矛盾,創建良好的內部管理環境,為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⑤精細化管理可促使企業明晰組織戰略、規范經濟管理、優化資源配置、預測市場動態、強化內部控制,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
二、目前房建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1.施工安全管理尚不完善。
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頭等大事,房建工程涉及的環節、人員眾多,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施工環境和現場也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在管理工作難度較大,存在著安全管理的若干隱患。例如,違章作業、違章指揮;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現場時沒有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不佩戴安全繩或系掛不規范、安全網破損老化,重點區域未設立警示標識,在防護欄和洞口處沒有設置警戒線,配電箱及水泥攪拌機沒有設置必要的安全保護屏障等,諸多的方面都存在安全管理風險,稍不留意便能導致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員以及財產損失,而在實際管理之中,往往這些細致的管理落實不到位,執行不規范,暴露出我們目前的安全管理尚不完善。
2.施工質量管理還有待提高。
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取決于整個工程各個環節、各個模塊的工作質量,這些質量管理目標需要所有參建人員承擔,每一個質量控制點的管理缺失都將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水平。目前,我國的房建工程質量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很多細節的工程操作沒有規范嚴格的執行,例如鋼筋混凝土的硬度沒有達標、混凝土的凝結速度較慢等問題,會直接影響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很大的質量風險和管理隱患。
3.現場管理落實不到位。
管理規范的核心在于嚴格的落實和執行,在房建工程項目施工時,涉及的工程材料眾多,堆放混亂、儲存不當的現象在施工現場時有發生,有些會最終影響材料的質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在工程機械的使用上,一些操作人員違規操作,冒險作業,影響了施工質量還會造成施工機械的加速消耗,故障頻發,影響施工過程中的正常使用。如果后續時間,施工企業沒有及時進行維修,造成機械設備損壞,又無形之中增加了維修費用,提高了房建工程項目的成本。
4.成本賬目管理不規范。
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礎在于數據統計的規范嚴格,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很多采購支出和費用支出,每筆賬目都需要明確,客觀,真實的加以記錄,在施工過程中的采購競價及招標環節也需要充分調研,綜合評價,這一系列環節都需要細節管理的完善,而在實際工程施工中,一些房建工程管理混亂,賬目不清,導致成本核算不明確,額外支出較多,最終影響了整個工程的經濟效益。
三、精細化管理制度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 運用
1.整體籌劃,細化工作。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而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大部分采用的是粗放型管理模式,對施工過程中的細節把握度較低,往往施工過程中因為一個特別小的疏漏而導致不可預測的后果。在房建工程施工中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關系著房建工程的質量,只有一絲不茍,認真對待每個環節中的細小工作,才能保證房建工程施工的質量。運用精細化管理理念將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細化到每一個步驟以達到保證各個環節有效實施的同時達到保證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的目的。掌握企業全局大方向的發展思想,從細小環節入手,逐一排除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保證工程的健康順利進行。
2.明確建筑最終成品形態。
房建工程最終以什么樣的形態和標準展現在人們眼前,應該在工程設定時便定制好目標,對施工的安排明確了方向的同時避免出現工程施工一半無法進行情況的出現。目前城市內出現大量建筑爛尾現象,其原因一般可以歸納為施工中資金周轉不靈活或者是在設定項目時忽略了對建筑目標最終形態的確立,從而導致施工中途停止。因此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首先要有明確的建筑目標形態和標準。確定好項目的目標形態首先要對施工項目進行定位,了解該項目的性質,掌握施工中需要用到的設備、材料等,并提前做好準備。其次,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做到清晰的認識,量力而行,不勉強接本企業不擅長的工程項目,施工前期任何人不得隨便動工等。
3.提升管理體系,明確各崗位分工和責任。
房建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管理人攜帶項目公款消失、建筑質量出現問題、施工人員互相推諉責任等現象屢見不鮮。但是這些現象不但給施工進度造成影響甚至停滯,還拉低了企業的形象,降低公司的競爭力。甚至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假如正在施工的是關乎民生的項目,那么一個小小的失誤很可能會給許多人造成危害。因此,制訂明確的責任分工制度是必要的,在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找相關負責人,處理并解決該問題,以保障房建工程施工的質量。此外,制度的制訂是用來約束和實施的,不能只做形式上的規定,要貫徹到底,分工到人,使每個參與施工的人員都負有相應責任,利用此種具體化責任管理制度來提升管理體系。
4.保障施工質量,節約施工成本。
既保證房建工程施工質量,又可以節約施工成本是每個企事業單位探尋的提高經濟效益目的的問題。如何能在保證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控制好成本節約呢?可以運用新技術或者新材料進行嘗試。在房建工程施工中人工費用開支比較大,若要減少人工費可以嘗試把一些施工環節由機器進行完成,降低每天為工人支付工資的開支。目前市場上有許多性能良好卻還沒有開拓市場的新材料,價格較低,經常去市場考察引進價格低、性能好的適合施工使用的新材料也是節約成本的一種方法。
四、結束語
房建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是一項細致而系統的工作,需要認真的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梳理,全面排查影響工程施工的影響因素,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全員的職責進行細化和分解,確保所有的管理和操作過程有人負責,有人驗證,形成完整的管理閉環,并且嚴格執行,只有這樣才能將精細化落到實處,克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弊端,為施工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信譽。
參考文獻
[1]柴亮,李磊.精細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門窗,2013,(03):268.
[2]張軍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精細化管理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2(3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