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在明
(虎林市氣象局,黑龍江虎林158400)
地面氣象觀測常見問題的處理和探討
劉在明
(虎林市氣象局,黑龍江虎林158400)
在地面觀測中,測報質量尤為重要,觀測員要認真學習地面觀測規范,嚴格執行規范規定的各項要求,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還要有會處理地面氣象觀測中常見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地面氣象觀測質量逐步提高,本文對地面氣象觀測中常見問題的處理進行初步探討。
當正點數據異?;蛉睖y時,對已實現自動觀測的氣溫、相對濕度、風向、風速、氣壓、地溫、草溫記錄時,按如下記錄順序代替:
(1)用正點前10 min內記錄,如果正點前記錄不能代替,再用正點后10 min內記錄代替,以接近正點較合適。
(2)用備份自動站記錄代替,但必須保證備份自動站記錄是可用的,如果備份自動站的儀器剛安裝結束,不能立刻使用數據代替,一定要數據顯示正常才能用其代替,也不能用超過允許范圍之內的數值代替,所以日常備份自動站的維護是很重要的,每個小時都應作一下對比,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用性。
(3)用內插記錄代替,如果兩個小時以上記錄缺測,就不能用內插法。風的記錄都不做內插處理。
(4)如果無自動記錄可代替時,僅對相應定時時次進行人工補測,(草溫)除外,其它時次按缺測處理。如某要素人工觀測儀器已撤除,那么該要素不再做人工補測。
(1)氣溫和極值之間的矛盾。針對這個問題應查看小時的分鐘數據,需要逐分鐘對比,有時氣溫和極值是同一個值屬于正常,但最低值不能比小時值高,最高值不能比小時值低,否則就要重新從分鐘數據里挑取一個最低值或一個最高值,把錯誤的改正過來,再進行正確反饋。
(2)極大風速和最大風速之間的矛盾。MDOS2.0通常反饋的是極大風速值比最大風速值小,顯然是錯誤的,因極大風速是指某個時段內出現的最大瞬時風速值,瞬時風速是指3 s的平均風速。最大風速是指某個時段內出現的最大10 min平均風速值,因此極大風速值一定大于最大風速值,所以極大風速值按缺測處理,最大風速值按正常無誤處理。
(3)天氣現象和能見度之間的矛盾。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允許能見度<10.0 km,不記天氣現象,根據《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技術規定》,取消了13種天氣現象,如果觀測時判斷能見度<10.0 km,是因為出現13種天氣現象其中之一,排除儀器故障,就按正常無誤處理。
如果非定時時次的定時能見度異常時,不能直接在本時次界面上修改,這就需要把MOI臺站參數中的“每小時人工加密觀測”中的能見度選項勾選上才能修改本時次能見度,修改之后再點編發報。
因某時段自動站出現故障,需要斷電處理,采集器就要關閉一段時間,再重新啟動采集器,那么關閉這一時段的小時數據極值就會從采集器啟動之后的分鐘數據里挑取,如果極值出現在關采集器之前,這樣就可能出現挑取錯誤。所以只要關閉過采集器,在允許范圍之內,一定要在正點數據傳輸之前把這一小時的極值重新從01分開始挑取一直到60分鐘結束,缺測分鐘數據除外,這樣就保證了小時數據的正確上傳。
春秋換季時,特別是在風速很小、出現雨夾雪天氣時,易導致風杯被凍住,風速會一直顯示0.0 m/s,一旦發現風杯將被凍住,立即組織人員處理,用大功率吹風機對準風杯壓蓋附近,采用冷、暖風交替方式,將風杯凍結部位吹干、吹透。
每天日出后和日落前一定要巡視觀測場的儀器,有必要時可以增加巡視次數,特別是要檢查能見度儀的鏡頭和光路區域是否有蜘蛛網和其它異物,如果有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清除,保證每小時數據正常上傳。新型自動站能見度儀只觀測一個方位,而且人工觀測存在差異,造成能見度儀和人工觀測有時相差較大,特別是能見度差的時候更為明顯。
凍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溫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凍結狀態。觀測時若溫度很低,卻沒有凍土或者有凍土而第二天觀測時沒有繼續下限的深度,應立即檢查內管水量,若缺水要及時加水,一般應在前一天檢查,這樣不影響記錄;檢查內管是否漏水以及內管、外管的零線和地面是否齊平,如果內管、外管的零線高于地面,有可能就會有凍土;如果內管、外管的零線低于地面,但被埋在地面以下,因下面溫度高可能沒有凍土層,造成記錄失真,所以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式安裝凍土器,平時也要維護好,才能使記錄不失真。
1002-252X(2017)02-0036-02
2017-3-1
劉在明(1968-),女,山東省萊西縣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本科生,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