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啟志,秦江林
(1.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8,2.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56)
科技治超數據技術的應用和探索
馬啟志1,秦江林2
(1.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8,2.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56)
目前,治理超限超載工作按照源頭治超、路面監管等幾大塊分工實施,且由不同的管理部門落實,未能實現綜合治理,應統一規劃、同步進行,特別是近年來交通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對科技治超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大數據交通下背景下的科技治超,不僅要加快交通信息化的建設,更需要建立長效機制,注重跨行業聯動綜合治理。
科技治超;交通信息化
(1)落實國家的有關政策,打造“平安交通”。
(2)交通信息化建設的內在需求。
(3)源頭治超、路面監管等重要科技保障。
(1)貨運源頭監管(屬于貨運源頭管理實施范疇):依托公路水路建設與市場信用信息服務體系應至少實現以下目標:
①推廣應用IC卡道路運輸證件,實現營運車輛和從業人員證件電子化;②借助道路運輸IC卡,實現電子運單,將源頭企業、貨物種類、重量信息以及目的地等電子運單信息寫入道路運輸電子證件;③源頭監管的視頻信息和各項IC卡管理信息應上傳至一體化治超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互聯、異地查詢和查驗功能。
(2)路面通行管理:按照高速公路、國省干線設置不同類別的治超站點,應實現以下目標:
①站點規劃布局及建設;②治超站點的超限超載處理系統;③按照分區域、分路線、分時段、分貨種等多維條件匯總檢測信息;④能夠向相關部門提供治超數據,向省級治超信息平臺提供治超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3)科技治超支撐系統:為不同檢測區域的治超站點提供信息采集、傳輸、處理的一體化網絡平臺,并與治超相關的各個職能部門搭建網絡信息平臺,實現治超信息資源共享、統一處理超限超載流程的網絡遠程管理平臺。
車輛超限超載率下降,高速公路、干線公路、農村公路超限超載率連續穩步下降;道路貨運交通安全事故下降,重特大惡性事故明顯遏制;公路養護成本下降。路橋安全得到有效保護,公路使用壽命延長;公路通行效率提高;道路運輸企業效益提高。基本解決車輛大噸小標的問題。
在省(市)界、貨車流量較大、能源富集地或高速公路無并行線路的入口處和收費站內采用I類超限超載檢測站,以檢測、勸返、卸載、拆解、處罰為主。
在市界、貨車流量較大、能源富集地或高速公路有并行線路的入口處和收費站內采用Ⅱ類超限超載檢測站,以檢測、勸返、卸載、處罰為主。
在貨車流量較小、高速公路有并行線路的入口處采用Ⅲ類超限超載檢測站,以檢測、勸返為主。
(1)通過吸收引進再創新,全面梳理交通運輸部和近年來相關超限超載的相關規范、標準以及通知等要求,吸收前階段的實施成果,明確現階段科技治超的目標和任務。
(2)通過集成創新,廣泛、深入調研國內成功的治超實施案例,依托交通信息化建設平臺,完善治超信息化建設。
(3)在綜合各省的實施現狀、交通運輸部及相關治超標準規范體系基礎上,建立路政執法部門、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交通管理部門、貨運車輛年審部門等多部門的治超信息“跨行業互通互聯、資源共享、協調聯動、規范管理”的綜合治超管理機制與信息平臺。
依托交通信息化建設系統中集成軟件部分。
治超聯網監測模塊的服務對象是治超路政執法人員。對治超站系統軟件和治超中心系統軟件進行互聯,并開發相應的數據上傳功能,實現治超聯網監測。
根據治超統一規劃,建設路面監管治超管理站(所),將管理站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實施監測信息聯網。
治超檢測站點視頻數據日常狀態下,存儲于檢測站本地,用于治超站本地化的視頻監管和調用,應急狀態下可遠程供應急中心調用。
公路路政執法車輛監控終端系統主要設備包括語音GPS系統、視頻監控攝像頭、視頻存儲設備、3G無線傳輸設備。車載終端視頻數據采用車載存儲方式,在突發事件狀態下,實時傳輸至省應急中心。
(1)繼續深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業務系統的應用。建立省級公路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通過數據整合方式,逐步把全省各廳局單位的網上政務、項目建設、工程養護、路政執法、公路收費、氣象服務等納入統一管理平臺。
(2)完善路政執法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路政執法監控平臺,配置移動執法裝備,實現全省超限車輛檢測站點數據和視頻監控聯網。
為了提高貨運車輛的綜合治理效果,本著“精簡機構、節約投資、綜合治理、分步實施”的原則,擬從以下方面進一步利用交通大數據信息化,完善科技治超手段,提高科技治超的管理職能。
(1)提出貨運源頭治超站點的建設規模與場區布局形式,明確治超流程和站級治超檢測處理軟件的功能要求。
(2)統一貨運源頭的監控視頻及數據的存儲及傳輸標準。
(3)制定高速公路、國省干線治超站點的分布原則及站點設置形式,其形式應充分結合公路的管養方式;根據不同的公路等級及管理方式明確站點設置形式、場區布局以及系統構成等內容。
(4)充分利用收費車道進行治超;高速公路計重收費系統應作為超限運輸管理的輔助措施,作為治超的輔助經濟手段和調節杠桿;實現超限檢測與收費聯動。
(5)高速公路通行卡信息與貨運車輛的道路運輸信息卡及從業人員資格IC卡的融合。
(6)為了綜合治超,應明確車輛超限超載事件在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處理流程。
(7)結合交通信息化建設工程,治超信息數據資源應實現高度共享與交換;進一步進行資源整合。
實現科技治超,不僅靠源頭和路面監管,更應制定長效機制,通過交通大數據實現跨行業的聯動綜合治理。加大行業間的協調力度,通過交通大數據信息平臺,享用全國物流、口岸、貨源地、路面監管、信用評價等眾多信息。提高科技治超管理成效,走出一條結構優、質量高、效益好、帶動力強的多式聯運治超新思路。
[1] 交辦公路[2016]109號,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 固定式電子秤(GB/T 7723-2002)[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2.
[3] 徐峰 李秀良,超限超載檢測阻擋系統的結構設計[M].機械研究與應用,2013.
U492
C
1008-3383(2017)10-0205-02
2017-06-07
馬啟志(1985-),男,貴州安順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交通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