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淑麗
摘要: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2014年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將積極穩妥破解考試招生制度難題。出臺“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1+5”政策出臺后對于英語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改變自深的教學觀念,運用多種授課方式,備好教材,并且要超越教材,針對不同個體實施因材施教。
關鍵詞:高考;“1+5”政策;英語高效課堂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汝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中對教育領域有了新的指導思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逐步推行普通高效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等。基于此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2014年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將積極穩妥破解考試招生制度難題。出臺“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1+5”改革方案勢必會削弱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外語一年多考,不在以一張英語考卷來評價學生們的英語成績。換來的是一年多考,取最高分數,大學擇優選擇的方式錄取。對于傳統英語教學是一個極大的沖擊。
一、高考“指揮棒”下的英語教學
新課改中,新的教學理念代替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學過程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然而新課改已實行了近十年了,但還是一張考卷定終身的考試制度,所以在這個因素下高中英語教學還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1、提高學生記憶效果的教學目的。絕大多數的一線教師都輕視課文的文章分析,更談不上文化的滲透。更重視的是“掃雷”式的知識點講解,即在文章中見到詞的用法、短語和長難句等都會逐一進行梳理講解。但是實際上,很多內容學生是可以通過查閱字典的方式自行學習完成。老師們的最終教學目的都是要讓學生們更加準確、更牢靠的記住這些知識點。
2、授課方式單一。筆者是一名高中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對于大綱中要求的詞匯學習,語法的講練等占據了絕大多數的課堂時間,課后對于學生的作業也大多是與機械性的記憶為主。老師講的多,學生做的少,缺少互動。
二、“1+5”改革方案下的英語教學
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長袁貴仁提出了“1+5”方案,其中對于英語的學科的要求為: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屬于工具型學科,不能過熱,更不能沖擊民族文化。該方案一出,立即引發了全國的震驚。筆者作為一線教師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
英語學科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英語學科要從哪一個年段開始?
對于學生的評價體系如何實施?
教材是否會做出相應的變化?
教學場所以及師資隊伍建設能否跟上?
英語課要怎么上?
當然了,如上的幾個問題均屬于政策性、大方向把握這個學科的問題。本人層次有限,不敢妄加評論。現筆者就談談對于“1+5”方案出臺后的英語課堂的幾點看法:
1、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每一名教師都應該練好基本功,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掌控課堂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因為只有提升自身,才能做到對于知識的運用自如,游刃有余不論什么樣的教材,什么樣的課型。
(1)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英語教師一定要從自身的教學觀念做起,要引導學生用腦,對學生有目標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熱科學是這樣,人文科學更是這樣。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凡事多提為什么。鼓勵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這就要求在課堂當中要結合教材,結合母語國的文化背景。提出相應的開放性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
(2)英語課堂中的語言環境。英語教師的課堂語言應該是有著純正語調,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的語言風格。要使用地道的純正的英語向學生授課、提問、引領學生思考。如果教師能用地道的英語授課會給學生一種輕松,不乏內容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2、新“1+5”方案下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思維的主體。積極設計一些例如像課前演講,課堂討論,英語戲劇表演等關節。筆者粗顯的認為,對于詞法的學習,可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解決70%以上的問題,字典當中有最正宗的用法,以及符合母語國說話習慣的例句和用法,在通過老師的課上講解,最終實現對于一個單詞的記憶和理解。
3、打破常規,采用多樣化教學。教師要備熟教材,備透教材。經常變換學方式,與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
4、充分開發、利用教材。
(1)、研究教材,深入分析。精準地把握教材,對教材進行分析,正確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
(2)超越教材。“研讀教材”是一線教師教學行為的基礎,“超越教材”是拓展,是提升。
(3)靈活處理和把握教材中的內容及呈現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背景,全面考慮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教師應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創設性的使用教材,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取舍,重組、優化。
總之,在“1+5”方案指導下,高考改革勢在必行;英語教學改革也將要覆蓋全國。改革是要把舊體制中陳舊的、糟粕的東西替換以先進的,科學的,合理的理念和知道思想。凡事新型事物必然有一個與陳舊迂腐作斗爭的階段。希望所有教育人,都能認清新形勢和改革的必然趨勢。強化置身,以學生為本,終身學習為己任。講好每一堂課。
參考文獻
[1] 陳勇.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09):153.
[2] 段啟靖.“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03).
[3] 李梅.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師運用教學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