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148
摘 要:實訓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內涵,實訓教學是職業學校實現技能興校、突出技能培養、增加就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職業學校要搞好實訓教學應確定實訓教學的目標,合理制定實訓教學的內容,提供充分的實訓教學的條件,制定嚴格的實訓教學的管理制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關鍵詞:雙閉環控制 實訓教學 職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9(c)-0148-02
實訓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內涵,實訓教學是職業學校實現技能興校、突出技能培養、增加就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職業學校要搞好實訓教學應確定實訓教學的目標,合理制定實訓教學的內容,提供充分的實訓教學的條件,制定嚴格的實訓教學的管理制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將實訓教學常態和實訓改革動態變化所可能造成的偏差,利用“雙閉環控制”,反饋來調整,構建了完善的實訓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如圖1)。
基于“雙閉環控制”原理的職業學校校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通過內環、外環的控制與評價,通過管理教學文件、組織教學實施、評估教學效果、反饋質量信息等活動,由學院教學監控部門和就業質量評價部門對學校教學工作全過程、全方位進行質量監控和動態調整,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不斷改進,保障和提高學院的教學質量。該課題以檢測技術應用專業為例進行研究,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教材建設及實訓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質量及技能鑒定通過率。運用“雙閉環控制”質量保障體系實現“技能證書”與“畢業證書”嵌入式的育人模式,建立“實訓教學”“技能鑒定”“技能大賽”三者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
1 省內外研究情況概述
我國教育部職成教司和高教司分別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水平評估和優秀評估,已經初步形成了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體系框架。在此基礎上,研究開發職業技術院校內部診斷性的監控和評價的質量保障系統,使職業技術院校質量管理體系在結構上更趨完善,提高職業院校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已基本取得共識。目前,我國高等職業學院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大致有借鑒和創建兩種類型。借鑒型:基于IS09000標準,構建質量保障體系。創建型:依據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理論框架,自行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基于質量保障體系對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性,省內外職業教育均十分重視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構建了符合國情、校情的質量保障體系,一些思路可以借鑒。調研情況表明,省內外還沒有采用“雙閉環”控制原理來構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動態的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案例,使該課題具有可研究性。
2 研究意義和價值
伴隨高等職業學校規模的快速擴大,實訓教學基礎設施設備薄弱、師資力量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尤其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處于教學改革時期,對專業培養目標、實訓教學課程設置、實訓教學內容、實訓方式方法等教學改革內涵還沒有明確、統一的共認,造成教學文件、教學過程缺乏有力的監控,教學質量得不到切實保障,教學質量問題越來越突出。
教學質量是職業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課題。如何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構建學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的長效機制,已經成為目前職業學校主要任務之一。
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還是實施傳統的教學質量管理。傳統的教學質量管理是在嚴格的教育制度下建立起來的,其教學背景是處于一個相對固定、相對穩定的狀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產品換代加速,職業崗位的更新、更替頻繁,這一切都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適應性的要求。作為直接為生產、服務第一線提供技能型人才的職業教育,必須適時對經濟發展變化所要求的勞動者素質作出反應,帶來了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大變革,教學改革正是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變化對人才需求、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這樣,學校的教學管理必須適應教學改革,處于一種不斷調整、相對動態的狀態;必須在傳統的教學管理中引入動態管理理念,注入動態管理機制,以保障學校教學管理與教學改革相適應。因此,運用新的質量管理理念,建立適應社會需求變化、教學改革需要動態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升教學質量管理的執行力,形成職業學校辦學的競爭力和發展力,是目前職業學校教學管理需要研究和亟待解決的課題。該課題研究是在傳統的教學管理制度基礎上進行拓展的,具有創新性。
3 研究目標
在高等職業學校的實訓教學管理系統中,借鑒“雙閉環控制”原理,按設定、控制、執行、對象、評價、反饋和校正環節,構建“雙閉環控制”的實訓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按系統結構設置,完善組織機構,調整職責范圍,建立規章制度,保障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4 研究內容
研究構建基于“雙閉環控制”的實訓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按設定、控制、執行、對象、評價、反饋和校正環節,明確質量管理與監控內容,分析工作流程,制定質量管理與監控內容標準與評價體系,完善組織機構、調整職責范圍、規范制度建設等。
5 該課題研究思路、方法、技術路線
(1)該課題研究思路:該課題是在學校常規教學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按“雙閉環控制”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增設組織管理機構,調整組織機構的職責范圍;以檢測技術與應用專業為實驗對象,研究教學改革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建立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重點研究內外環的質量反饋管理的運行機制。
(2)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該課題屬于應用性研究課題,采用對比的研究方法,將經過3年實踐的專業教學改革方案的全過程進行對比研究,形成的教學改革質量保障體系的質量管理制度,應用于檢測技術與應用專業(改革教學班和普通班為實驗對比對象)。此外,根據研究內容性質的不同,該課題還采用調查法、實驗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個案研究法、數據統計等方法。
(3)該課題采取課題指導與子課題分工相結合、分段研究的技術路線。
參考文獻
[1] 鮑風雨,欒燕.基于“雙閉環控制”原理的中等職業學校校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J].現代教育管理,2011(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