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蕾
摘要:從國內傳統教學模式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采用講授法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課堂主導者為教師,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極易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不少初中數學教師為提升教學效果,都在應用嘗試教學法,并取得不錯的教學成效。本文通過對嘗試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淺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實踐應用形式。
關鍵詞:嘗試教學法;初中數學課堂
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特征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即為學生先嘗試練習知識,使他們的學習態度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如果在嘗試練習中遇到疑惑和困難,學生將會自主學習或尋求教師的幫助,讓學習成為他們的自身需求。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嘗試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可提升和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一、設計科學合理的嘗試問題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嘗試教學法,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教師做好問題設計工作,為學生的嘗試練習指明方向,且確保嘗試學習內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應用嘗試教學法時,不僅需全面了解與掌握該方法的核心理念,還應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當前,教師也應了解學生在數學知識方面的學習情況和能力,從而明確他們的學習特點、態度、興趣和習慣,從而根據這些因素來設計數學課堂中的嘗試練習內容,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高效教學。
例如,在進行“相反數”教學時,由于七年級學生剛學習過負數和數軸,知識基礎一般。教師可先列出多組數,諸如:5和—5,3/4和—3/4,8和—8等,并在數軸上標出;設計問題:各組數之間有什么特點?表示這組數的點在數軸上有什么特點?寫出具有上述特點的數,以此當作嘗試練習內容,學生通過觀察可得出相反數的概念: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相反數。如此,教師引領學生借助數軸了解相反數的概念,知道互為相反數的位置關系,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貼合他們的認知程度和學習需要,順利完成嘗試練習任務,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并培養其歸納總結規律的能力,初步形成數形結合思想。
二、提高嘗試學習的趣味因素
興趣是調動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最佳方式之一,要想促進嘗試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順利實施和落實,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需提高嘗試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增添新穎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嘗試教學法,可深度挖掘生活現象,利用生活元素設計嘗試學習內容,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普遍性,在學習時更加積極主動。當然,教師設計的嘗試學習內容需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通過提高趣味性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踴躍參與到知識探究中去。
比如,在“平行線的判定”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實際問題:想要知道一塊玻璃的對邊是否平行,有什么簡單的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出示圖片和提出問題,設計懸念揭示新問題引領學生嘗試學習,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并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用平行線定義來解決兩條直線平行關系的困難性,從而激發他們探求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新方法。接著,教師可讓學生嘗試探究: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三角尺起著什么作用?要求他們以畫圖為主線展開探究,親身體驗:在運動變化過程中,同位角的度數不變,從而掌握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判定方法。
三、強化嘗試學習的新穎實效
嘗試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初中生又對新奇事物較為感興趣,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嘗試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強化嘗試學習內容的新穎性,讓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嘗試性學習始終保持著濃厚興趣和高度熱情。同時,初中數學教師在運用嘗試教學法時,設計的嘗試學習內容還應突出實效性,有一定的學習意義和價值,讓學生通過嘗試練習有所收獲,初步理解知識;而對于發現的問題,則應及時指出,和同學或教師一起討論解決,實現“先練后講”,最終牢固掌握。
以“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教學為例,當學生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來表示地理位置的意義及主要過程之后,教師可設計嘗試學習內容讓學生根據以下條件親自動手操作畫出一幅示意圖,標出某一公園中的部分景點:翠竹園:從中心廣場向南走250米,再向西走100米;湖心島:從中心廣場向東走350米,再向南走200米;迎客亭:從中心廣場向東走50米,再向北走150米;音樂噴泉:從中心廣場向南走150米。這樣的嘗試練習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數學問題,還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結合;不僅新穎性突出,實效性也很強,通過用坐標系表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養他們認真嚴謹的做事態度。
四、結語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善于發現嘗試教學法的優勢,將其落實在教學實踐中。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設計科學合理的嘗試練習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新穎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 朱英蘭. 嘗試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 夏一名. 嘗試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2016,18:76-77.
[3] 劉忠良. 嘗試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 好家長,2015,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