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對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多式聯運方面的合作以及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意義做一個總攬。
在國際貿易方面,對于貿易通道的選擇首先考慮的重要因素是貨運量,之前的演講嘉賓也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貿易通道的區域就是亞洲和歐洲區域。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經濟快速地發展,在進口和出口貨運量上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在區域貿易當中,中國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在全球方面正在進行貿易方面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為什么中國會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中國有很大的貨運量。全球 20%的出口來自于中國,10%的進口也進到了中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為了全球貿易順利發展,就需要減少貿易運輸方面的成本,中國協助周邊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在積極地幫助構建貿易走廊。
如PPT,中國六個經濟走廊的路線,中巴經濟走廊是在整個經濟走廊布局圖中間。中國在以后的十年中,將要投入大約1萬億美元的經費來支持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
為什么中國要積極建設經濟走廊呢?中國國際集裝箱運輸量在全世界是最大的,達到1.8多億個標準箱,歐盟國家是1.05多億個集裝箱。中巴經濟走廊如何改變傳統中國和歐洲以及其他地方的貿易路線,會怎樣提高效益,以及節省成本。
從歐洲到中國的傳統貨運路線是從歐洲先到印度洋斯里蘭卡、新加坡,北上到達中國上海港,之后再從中國內陸到達中國西部,終點是新疆喀什。
而新的貿易路徑經過巴基斯坦,到巴基斯坦距離只有 7847英里,通過巴基斯坦到達新疆喀什。這會極大地減少運輸距離,也減少運輸成本。可以看到路徑只有不到1萬英里,成本減少到4000多美元,路徑節省了9000多英里,節省了41%的成本。從中東到中國傳統的貿易路徑,大概是9000多英里,而新的經過巴基斯坦的貿易路徑,距離非常短,成本也很低。在非洲也一樣,從非洲到中國傳統的貿易路徑將近1萬英里的距離,而新的經過巴基斯坦的貿易路徑,所以無論是從成本、距離還是時間上都節省了很多。
中巴經濟走廊也會對中亞到阿拉伯海域有很大的變化。之前我參加過一些中亞國家的會議,都談到了這個問題,即中亞內陸國運輸只能靠陸路運輸,現在有了中巴經濟走廊,通過巴基斯坦,就可以先從土耳其經過海路,再經過巴基斯坦進行陸路運輸。
巴基斯坦內部經濟走廊,中國在這方面的投資已經超過510億美元,其中有300多億美元都會到能源部門,100多億美元會到鐵路部門,還有60多億美元會到公路運輸以及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因為中國和巴基斯坦加入了聯合國TIR公約,會開啟更大國際市場。之前我們清關會有很大的距離,但是現在只需要到最后一
步清關就可以。同時瓜達爾港即將建設100個泊位,能運載4億多噸的吞吐量,將在2045年時實現。
巴基斯坦在整個走廊和布局的中間,很多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東亞國家也在想如何利用好政策與這方面建設的優勢,不僅讓中國的貨物能夠運輸到這些國家,他們的貨物也能夠運輸出去。
(作者為全巴基斯坦航運協會前主席;根據錄音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