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榮明+彭思偉
【摘 要】高層建筑施工是非常復雜的施工項目,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是也是非常系統的,因此,對各種施工技術進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本文從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出發,針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要點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
【Abstract】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a very complex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l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also very systematic,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a variety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ain points.
【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層建筑物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是建筑物的質量保障措施。我國近年來高層建筑發展迅速,建筑工程規模也越來越大,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本文通過對高層建筑物特點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層建筑物關鍵的施工技術,進而更好的保證高層建筑的施工質量,為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做出重要貢獻。
2. 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
(1)施工技術要求高。
在對高層建筑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其施工技術主要包括:鋼筋混凝土、鋼材等結構材料,以及相關的施工技術等。對于鋼筋混凝土來說,通常以現澆為主,所以,在施工時,需要對各種工業化模板、鋼筋連接、高性能混凝土等施工技術進行重點研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對裝飾、消防、防水等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當前,平面類型的多樣化、立面造型的個性化,以及確保立面色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和諧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與多層建筑相比,高層建筑在消防設施、深基礎、防水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高層建筑在設備、裝修裝飾等方面都對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基礎埋置深度深。
在對高層建筑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通常情況下,地基的埋置深度一般要超過高層建筑高度的1/12。如果是樁基,那么地基的埋置深度要超過建筑物高度的1/15,并且至少配備一層地下室。所以,在對高層建筑的地基深度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在地面以下5m;如果建筑物的高度過高,那么其地基埋置深度甚至超過20m。在地基施工過程中,如果地基越深,處理地基的復雜程度就會相應的增加。尤其是軟土地基,可以選擇的基礎施工方案比較多,進而對造價和工期產生較大的影響。
(3)施工周期長。
在施工周期方面,通常情況下,多層住宅每棟平均在10個月左右,高層建筑平均在2年左右。通過對結構和裝飾的施工周期進行相應的壓縮,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縮短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通過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對各種高層結構體系進行相應的處理。現澆混凝土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作為主導工序,通過對模板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進而為縮短主體結構工期和降低成本奠定基礎和提供保證。
(4)體量大,工程量大。
我國高層建筑平均建筑面積根據權威機構統計,目前約為1.5萬平方米。如此龐大的建筑面積,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導致無論是工程數量還是工程項目都會非常大,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然涉及較多的單位和工種。在一些大型的、復雜的高層建筑中,通常情況下都是設計、準備、施工同步進行,在施工過程中都會涉及總、分包多家單位,并且需要多個部門之間相互協作。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層建筑施工計劃、組織、管理、協調的難度。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精心施工,加強管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施工質量。
3.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
(1)高層建筑預制模板技術要點。
對現代建筑施工而言,施工工期的有效控制關乎施工成敗。高層建筑施工中,施工較為復雜,且多以豎向施工為主。所以,在實際施工中,多采用爬模法和滑模法進行工期的有效控制,且在這些方法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結構的主體性能。而在實際施工中,爬模法和滑模法往往是結合起來采用,以最大化提高施工有效性。兩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主要體現在:結構的整體性均良好,且伴隨有較高程度的機械化作業模式;兩者對組織管理有著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高層建筑的立面結構,在造型方面表現出較大的限制性;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通過預制模板技術,可以有效將爬模法和滑模法應用于實際之中,這樣不僅可以縮短施工周期,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成本。
(2)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直接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高層建筑的施工跨度大,受天氣和時間的影響較大,進而對混凝土質量造成影響。所以,在實際施工中,切實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在建筑施工的相關技術開始之前,需要針對建筑施工條件、環境和自身特點,科學合理地進行混凝土配置和原材料的選用工作,并做好相關的混凝土強度試驗工作。在合理的配比實驗下,可以對配置比例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提高混凝土質量,滿足建筑質量控制需求。高層建筑對混凝土強度要求高、需求量大,這就強調混凝土配置的科學合理性。
(3)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
在對高層建筑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由于高層建筑結構上、下部樓層受力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下部樓層需要布置的剛度大、墻多、柱網密,越往上部逐漸減少墻、柱,同時擴大軸線間距。在結構方面,需要和常規相反的方式進行布置,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建筑功能的需要。對于高層建筑來說,通過在上部布置小空間和剛度大的剪力墻,對下部進行布置大空間和剛度小的框架柱。為了實現這種結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在結構轉換的樓層設置相應的轉換層。不管轉換形式如何,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在目前的工程應用中依然是主要結構形式。隨著轉換層位置的不斷上移,需要對高層建筑設計相應的簡體結構,并且這種結構中帶有轉換層。通常情況下,轉換層筒體結構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轉換層上部外筒的剛度、轉換層設置高度和內筒剛度等。對于這兩類轉換結構,通常情況下,抗震性能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轉換層高度。如果轉換層高度越高,那么轉換層上下層間位移角,以及內力突變就會越加明顯,所以在設計轉換層的過程中,需要對轉換層的設置高度進行相應的限制。結構抗震性能受到轉換層與其上層的側向剛度比的影響和制約。通常情況下,通過下列措施,強化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或筒體結構:通過增加簡體、落地墻的厚度,同時增加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提高抗震性能。
(4)高層建筑逆向施工技術要點。
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逆向施工內容是非常多,包含的施工部分也多,因此,在進行高層建筑施工的時候,要進行的控制要點也多。逆向施工技術和順向施工技術存在著很大差別,在施工過程中要先對相關管線進行布置,然后對地下連續墻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將建筑面積進行擴大,同時,在進行地下室澆筑時對結構強度也是有一定影響。為了更好的保證施工效果,內部支撐的強度要進行保障,這樣在強度要求方面才能取得更好效果。逆向施工技術能夠對出現的基坑變形和沉降問題進行避免,因此施工效果是非常容易進行保證,同時,逆向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地下和地上施工是同步進行,這樣能夠更好的對施工結構質量進行保證,同時;在施工時工期也能進行很好的控制。能夠對工期緊張問題進行解決。逆向施工技術能夠更好的為施工管理創造條件,同時,也能更好的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
(5)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鋼結構是現代高層建筑的主流,其憑借簡潔大方的結構特點,深受現代人喜歡,所以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鋼結構施工技術被廣泛應用,是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控制要點。從實際來看,高層建筑的鋼結構種類很多,強調了多樣化的施工類型。例如,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鋼和混凝土混合結構和高層重型鋼結構等,都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建設中。不過,鋼是一種熱傳遞材料,這就決定鋼結構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熱傳導性。在火災時,鋼結構的熱傳導性會給高層建筑帶來毀滅性災難。因此,施工中的安全防范,特別是火災事故的防范,是鋼結構施工技術的控制要點。在鋼結構的施工中,鋼結構的安全吊裝、準確測控、專業焊接等,均是鋼結構施工技術的控制要點,要在實際施工中落到實處,方可確保鋼結構施工的安全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層建筑施工中,要應用的施工技術多樣,對施工技術進行控制,是保證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對相關的要點進行控制,也能更好的提高施工技術的水平。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對施工質量進行重視,保證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穩定以及人們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劉國誠.淺談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3,21.
[2] 葉花.對施工技術管理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0,32.
[3] 楊建新.對框架結構高層建筑梁柱節點的施工技術探討,價值工程,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