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谷睿+高玉強+盧藝思
摘要:大學生社團作為大學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現已逐漸成為大學生拓展能力、溝通交流、挖掘潛力、培養興趣的重要平臺。但當前大學生社團發展受內部管理弱化、外部支持不夠等諸多影響,正面臨著發展難題。為了使大學生社團更好地發揮傳播校園文化、豐富校園生活等積極作用,本文結合對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社團聯合會的現狀調查,分析了目前阻礙高校大學生社團發展的主要問題,并積極尋求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校社團;積極作用;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在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大環境下,大學生社團在升華思想境界、強健身體素質、促進心理健康、豐富業余生活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是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精神、提升鍛煉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作為高校第二課堂育人體系的重要載體,大學生社團理應得到校方和學生的充分重視和支持,但實際情況確是差強人意。本文著重對如何積極探索學生社團的運行、管理、發展模式,如何引導學生社團向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如何加強學生社團的自我管理、提升自身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思考和探索分析。
一、正確認識高校社團存在的重要價值
大學生社團組織在高校與學生間起到橋梁與紐帶的作用。隨著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大學生社團教育與服務功能日益突出。一是有利于傳播校園文化。大學生社團組織都有著自己的目標宗旨,其核心要義是通過加入社團,快速了解環保、互助、進取等校園文化,通過組織相應活動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傳播中來。二是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大學生社團作為高校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因為其專業的交叉性、活動的實踐性、組織的社會性而具有實踐和教育相結合的重要功能,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三是有利于豐富學生業余生活。通過社團組織活動,使大學生能夠以更加廣闊的視角了解大學生活,充分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大學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富有實際意義;四是有利于學校規范管理。大學教育以提升學生素質、培養成長成才為工作目標,學生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組成各種社團組織,形成正向引導,有利于促進學校規范管理、優化校園秩序,提升大學校園管理水平。
二、高校學生社團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學生社團的維持與發展遠比創立要復雜和艱難。高校眾多學生社團在創立伊始就存在著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備的弊端。在調查中發現,超過74%的社團缺少嚴謹的管理制度,并且存在制度執行不嚴、不實、不強的問題,導致社團組織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絕大部分社團組織機構沿用歷史設置,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導致社團工作缺乏創新性、積極性,工作內容過于形式化、格式化,效果不佳。
2、學校關注不重視,管理方式不恰當。各高校都充分肯定大學生社團對學校發展、學生培養的積極作用,并支持和鼓勵大學生社團的發展和壯大。但是,大多數的高校對大學生社團存在的價值定位為教育輔助功能,強調其在學校管理和發展過程中的服務功能。在實踐中對大學生發展的關注程度不夠,存在控制多于引導、管理多于服務的情況。還有個別學校寄希望大學生社團能夠為學校創造價值,卻沒有給社團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經費、場地等),使得社團發展受限,偏離了大學生社團成立的初衷。
3、社團活動不創新,發展前景不樂觀。當前部分高校社團總是一味地對社團之前的活動照搬照抄優,不尋求創新,使得社團舉辦活動的質量不如從前,調查顯示,超過60%的高校學生認為目前的大學生社團組織的活動同理想中的有一定差距,達不到心理預期。這直接導致了社團工作對成員缺乏吸引力,缺少積極性,長此以往便會引起社團中的優秀人才流失,將直接導致社團校園地位降低,發展艱難。
三、促進高校社團發展的對策分析
1、完善規章制度,健全組織機構。學校對于社團管理應遵循“高度規范、充分自由”的原則,采取宏觀引導與調控政策,幫助社團把握校園定位和發展方向。利用學校在制度建設上的優勢,加強對學生社團的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于社團成立和審批、活動開展、工作考核和評價等各個環節進行系統化的管理,使得社團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明確,有章可循。在具體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學校應考慮將權力更多地下放給學生團體,同時需要學校增派在社團管理方面有經驗的教師,幫助學生社團健全組織機構,以系統化指導,培養出政治過硬、工作干練、在學生中有威信的社團學生干部隊伍,幫助社團摸索前進之路。
2、提升認識程度,加大支持力度。學校充分認識學生社團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學生社團的投入。大學生社團活動雖然在大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在大學生素質教育方面卻起到了重要作用。學生是高校的核心和根本,學校應充分意識到大學生社團對學生教育和管理的重大意義,改變以往偏見,把對學生社團的管理作為高校素質建設的一部分。加大對大學生社團的投入和支持,包括物質支持和思想引導,改善學生社團的經費短缺、場地申請困難、思想定位不清的現狀。
3、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水平。學生社團要以自身校園定位根本,注重滿足成員需求,在學校的指導下,明確宗旨、準確定位、勇于創新、積極進取,即要堅持自主性,又要注重多樣性。在內部建設方面,要明確社團成員培養方案框架,制定規范的內部管理條例,加強民主建設。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充分調動成員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其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
高校大學生社團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在其自身發展中突顯出的問題及解決策略也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幾種。本文的宗旨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讓更多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能夠參與到該類問題的研究當中,汲取更多有益的、推廣性強的促進高校社團發展的有益策略,促進大學生社團不斷發揮其積極作用,在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傳播校園文化的同時,真正成為高校育人體系中的第二課堂。
參考文獻
[1] 王淼.大學生主體性培育視角的高校社團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41-43.
[2] 張靜.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團隊建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523).
[3] 劉海波.高校學生組織企業化管理模式探索[J].經營與管理,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