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璐,曹小萍,羅 藝,王春英,梁少英
(1.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000;2.浙江省寧波市第二醫院,浙江寧波 31501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
陳 璐1,曹小萍1,羅 藝1,王春英2,梁少英1
(1.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000;2.浙江省寧波市第二醫院,浙江寧波 315010)
目的 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進行調查研究。方法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疾病不確定感量表、醫學應對方式問卷對12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影響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因素,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總分平均為(99.10±12.88)分。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醫療費支付方式及心功能分級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主要影響因素。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疾病不確定感各維度與回避、屈服這2類應對方式呈正相關(P<0.05),與面對應對方式呈負相關(P<0.05)。結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多處于中等偏高水平,且與文化程度、經濟、醫保及心功能分級有關,與應對方式中的面對呈負相關。
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應對方式
疾病不確定感最早由美國的護理學家Mishel于1988年在護理雜志“IMAGE”中提出[1],是指缺乏判定與疾病有關的事物(如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及預后)的能力[2]。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也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最終轉歸和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疾病遷延不愈且無特效治療方法等原因,患者容易對疾病產生不確定感,會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消極的情緒狀態,從而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然而與疾病相伴隨的是心理的應激狀態和應對方式的改變,不同的應對方式可以增加或者降低應激水平,對心身健康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間的相關性,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疾病不確定感、提供科學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臨床斷診為CHF,且心功能Ⅱ~Ⅳ級,病情尚穩定;年齡>60歲,有一定的語言溝通及理解能力;知情并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有認知障礙及精神異常,惡性腫瘤患者,近3個月發生過如喪親、經濟問題等重大個人或家庭事件。采用便利抽樣,選取2015年4月至9月在寧波市第二醫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患者一般資料調查表 參考相關文獻[3],結合臨床特點,自行設計患者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有無配偶、醫療費支付方式、家庭月收入、心功能分級等項目。
1.2.1.2 中文版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4]該量表主要用于檢測住院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有不明確性、復雜性、信息缺乏和不可預測性4個維度33條目,所有條目均采用Likert 5計分法,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依次評為5、4、3、2、1分。總得分范圍33~165分,其中33~66分代表疾病不確定感低水平、67~99分代表疾病不確定感中水平、100~165分代表疾病不確定感高水平。中文版MUIS是由許淑蓮教授翻譯而成,量表內容效度為0.92,信度系數為0.865。
1.2.1.3 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aire,MCMQ)[5]MCMQ 由 Herman Fenfel等編制,姜乾金等修訂而成中文版的醫學應對方式問卷。該量表包括面對(1、2、5、10、12、15、16、19)、回避(3、7、8、9、11、14、17)、屈服(4、6、13、18、20)3個因素共20條目,采用Likert 4計分法,其中1分表示很少這樣,2分表示有時這樣,3分表示經常這樣,4分表示總是這樣,各因素分值越高表示使用的應對方式越多。資料和文獻均顯示MCMQ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中3個因素Cronbach’s α值分別為0.69、0.60和0.76。
1.2.2 調查方法 研究者向研究對象解釋研究目的和方法,患者知情同意后,進行問卷調查,用統一的指導語,由患者自行填寫,對閱讀能力差、視力低下的患者由研究者逐條詢問后填寫,問卷當場發放,并當場回收。發放140份調查表,回收有效調查表124份,有效回收率88.6%。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分析一般資料中影響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因素,采用多元逐步線性回歸法。 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老年CHF患者的一般資料 見表1。
2.2 老年CHF患者的MUIS得分 本組124例患者MUIS總分平均為(99.10±12.88)分,處于中等偏高水平,處于低水平28例(22.6%)、中水平65例(52.4%)、高水平31例(25.0%),其中不可預測性得分(18.30±3.41)分、不明確性得分(39.42±9.06)分、信息缺乏得分(20.72± 4.13)分和復雜性得分(18.90±3.71)分。
2.3 老年CHF患者的一般資料與MUIS得分的單因素分析 見表1。

表1 老年CHF患者的一般資料與MUIS得分的單因素分析

表1 (續)
2.4 老年CHF患者MCMQ各因素得分分析
本組124例患者的MCMQ各因素得分,與解秀芬[6]所調查研究的280例患者的MCMQ各因素得分進行比較,見表2。
表2 老年CHF患者MCMQ各因素得分情況(±s)

表2 老年CHF患者MCMQ各因素得分情況(±s)
因素 文獻資料(n=280)本研究資料(n=124) t值 P值面對 19.48±3.81 16.31±4.85 -7.071 <0.01回避 14.44±2.97 15.28±3.24 2.549 <0.05屈服 8.81±3.17 10.97±2.66 6.624 <0.01
2.5 老年CHF患者的一般資料與MUIS得分的多因素回歸分析 以表1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以MUIS得分為應變量,進行多元逐步線性回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醫療費支付方式、心功能分級是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主要影響因素,見表3。

表3 老年CHF患者的一般資料與MUIS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2.6 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Pearson相關分析 見表4。

表4 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Pearson相關分析(r)
3.1 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現況 本次調研表明,老年CHF患者MUIS總分平均為(99.10± 12.88)分,處于中等偏高水平,這與Agard[7]和孟海英[8]研究結果類似。說明老年CHF患者有明顯疾病不確定感,需要分析原因,給予干預,以降低疾病不確定感程度。
3.2 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次調研顯示,文化程度對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有差異,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獲取能力更強,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了解及自我護理能力都相對較強,相反,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對疾病的嚴重性、治療效果、預后都存在種種不確定感,這與王盼盼[9]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結果類似。與此同時還發現家庭經濟收入和醫療費支付方式等經濟問題仍然是影響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主要來源,由于患者均為老年人,經濟實力相對較弱,患者在面臨疾病折磨的同時還要承受經濟方面的壓力,在面對高額的治療費用,治療是否能夠維持下去令他們充滿疑慮,這與張宇欣[10]的研究結果相類似。同時,調查顯示心功能分級也是影響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重要因素,這與心功能下降,活動明顯受限,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下降有關。相關的研究顯示[11],伴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高,患者認知障礙的發生率也有所上升,從而導致患者獲取、理解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下降,使其對疾病的不確定感增加。
3.3 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 本次調研發現,患者應對方式中的面對因素得分低于解秀芬[6]所調查研究的280例患者,回避因素和屈服因素得分高于解秀芬[6]所調查研究的280例患者,且疾病不確定感的各維度與回避、屈服這2類應對方式呈正相關(P<0.05),與面對的應對方式呈負相關(P<0.05)。有研究表明[12-14],就短期效果而言,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在疾病急性期可能會減輕焦慮,但在長期看來不利于康復。若患者長期處于消極應對的狀態會影響其積極地尋求和了解疾病的相關信息,長此以往將影響疾病的預后。因此,老年CHF患者若能夠提高認知水平,常向醫護人員詢問病情及病程進展,或通過網絡、書本等途徑了解更多有關疾病的知識,用積極心理面對疾病,就能夠越多地正確認識和理解疾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1]Mishel MH,Braden CJ.Finding meaning:antecedents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J].Nursing Research,1988,37(2):98-103.
[2] 李樂之,梁敉寧,鄧露,等.肺癌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09,18(3):235-237.
[3]從繼妍,邢秋玲,趙岳.2型糖尿病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自護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704-706.
[4]許淑蓮,黃秀梨.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測試[J].護理研究(臺灣),1996,4(1):59-68.
[5]沈曉紅,姜乾金.醫學應對方式問卷中文版701例測試報告[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0,9(1):18-20.
[6]解秀芬.針對性信息支持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BNP的影響[D].濟南:山東大學,2012.
[7] Agard Anders MD.When is a patient with heart failure adequately informed a study of patients'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medical information[J].Source Heart&Lung of Acute&Critical Care,2004,33(4):219-226.
[8]孟海英.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4):1049-1050.
[9]王盼盼.冠心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7):735-738.
[10] 張欣宇.慢性病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對應方式、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D].蚌埠:蚌埠醫學院,2014.
[11]SoaresDA,Toledo JAD,Dos Santos LF,et al.Quality of life of heartfailure patients[J].Acta Paulista De Enferma Gem,2009,21(2):243-248.
[12]文旭東,秦鐘媚.優勢內容遞增教育法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07,6(10):651-653.
[13]徐向東,呂淑云,夏葉珍,等.突發群體事件受傷者人格、應付方式與創傷后應激障礙及心理狀況的關系[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1):17-21.
[14]蘆艷,蔣維連,馮愛素.乳腺癌術后治療期間疾病不確定感體驗與應對方式的質性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5,14(5):406-409.
Correlation research between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nd coping styl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en Lu1,Cao Xiaoping1,Luo Yi1,Wang Chunying2,Liang Shaoying1//
1.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Ningbo Zhejiang 315000,China;2.Ningbo No.2 Hospital,Ningbo Zhejiang 31501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nd coping styl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Investigate 124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y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 and medical coping mode questionnaire.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tients’uncertainty in illness.Mak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nd coping style.ResultAverage of total scores on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 is(99.10±12.88)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education level,family income,payment of medical cost and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each dimension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wo coping styles of avoiding and yielding(P<0.05)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oping style of facing(P<0.05).ConclusionUncertainty in illnes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in medium and higher level which is related to education level,family income and payment of medical cost and 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facing coping style.
heart failure;elderly patient;uncertainty in illness;coping style
R473.54
A
1671-9875(2017)01-0007-04
陳璐(1988-),女,碩士,助教.
2016-09-16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