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宗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中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課程,也是關乎小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性科目,能夠為以后的中學和其他時期教育奠定基礎。當前,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小學語文教學以更加豐富、生動的姿態面對小學教育。兒童文學具有趣味性、故事性,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小學語文教學形成更加理想的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應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生理、心理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接受教育的質量對小學生的未來有深刻影響,特別是語文教學關系到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兒童文學以其獨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倍受小學生青睞,在學習語文的初始階段抓住小學生的心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兒童文學,能夠有效的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有助于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已經滲透了兒童文學,但是還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是當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語文教學缺乏兒童文學素養
雖然兒童文學的地位逐步提升,在語文教材中,有一大半是兒童文學,但是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還是不夠重視,缺乏兒童文學理論知識,更不如說對兒童文學的內涵、美學特征、體裁、的理解了。小學語文教師對兒童文學的涉獵較窄,很多教師僅僅局限在對教材上和課后習題中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導致教學內容不夠生動,課堂效率不高。
(二)語文課堂缺乏靈活性
當前的語文教學比較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授課過程沒有結合兒童文學的特點,難以擺脫傳統的教師主導的課堂環境,教師教學方法不靈活。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不同于成人的文學審美,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審美傾向,改變傳統教學中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處境,不然很容易使小學生喪失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教學重心放在對字、詞的認讀和對文章結構分析、思想意義的歸納上,使兒童文學課文的教學完全工具化,不符合兒童文學的主體思想。在教學環節中,不對兒童文學本身的特點進行區分,習慣性地將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納入同一種教學模式,用同一種方法進行教學,使兒童文學的多樣性不能很好的體現,兒童文學也失去了魅力。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提升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
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語文教師應該抓住兒童文學的特點進行教學。培養語文教師的同理心,站在兒童的視角下看待兒童文學,把握兒童的心理。廣泛涉獵兒童文學作品,不斷培養兒童文學審美和正確的觀念,兒童文學就是在兒童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文學作品,有許多優秀作品值得小學語文教師去閱讀和積累。
比如,有國外的《安徒生童話》、《紅舞鞋》,國內的有曹文軒的《草房子》,獲得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實現華人作家零的突破,還有當前流行的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這些經典作品之所以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是因為他們都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把握兒童心理的特點,能夠與小學生產生共鳴。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師一起閱讀和研究兒童文學,加強教學方法的交流與合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請兒童文學作品的作者走進校園,為教師組織講座,學習兒童文學的視角和方法。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和設計教學方案時,結合學生實際特點和兒童文學的創作特點,側重學生為主的課堂環境,在加強講解兒童文學的內容時,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情感,幫助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融入情感,從而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優秀品質。
比如,教師在講授完《小蝌蚪找媽媽》后可以加入課外的兒童文學作品,喚醒學生對母愛的感恩。給同學們講授全球銷量超過1500萬冊的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小兔子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兔媽媽微笑的看著他說:“那我可猜不出來呀。”“我愛你這么多。”小兔子拼命張開雙臂。可是,不管小兔子怎么比,怎么跳,他的愛總是比不上兔媽媽來得多、來得高、來得深、來得遠。最后,小兔子終于了解媽媽對他的愛,是那么多那么大,他永遠也比不上。在簡短的親子間對話中,生動的描繪出親子間的生活互動。當你很愛、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也許會像小兔子那樣試圖把愛描述出來。但是愛,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東西,強化了小學生對母愛的理解和對母親的感恩。
(二)促進兒童文學在語文課堂的融入
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輔助性作用,從當前語文教材的改革中發現,兒童文學的比例越來越大,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發揮兒童文學的作用,以教材教學內容為主,課外兒童文學的引入為輔,作為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小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的有效途徑,在教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下,將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擔任愉快學習、積極探索的角色。比如在學習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在老師的帶領下,讓學生自己共同朗誦課文,因為是童話色彩的課文,學生都很有朗誦興趣。遇到讀不下去的地方,老師叫停,重點講解后多讀幾遍。讀完課文后老師啟發學生,在朗誦完后,知道了什么內容?有的學生發現了燕子住在屋檐下,有的學生發現了冬瓜比較大,有的同學發現了茄子小但是柄上有刺等。教師在提問后加以總結和歸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和學習的樂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要求下小學語文的變革中加入兒童文學的元素,能夠豐富小學語文的色彩,對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激發學生的興趣都有很大幫助,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創新兒童文學融入的教學理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新路徑,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尋找小學語文與兒童文學的結合點,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在時代的指引下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張曉娟. 初探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 課外語文,2016,20:18.
[2]龍艷飛. 淺議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祖國,2016,1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