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心
【摘要】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字音的基礎,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幫助識字、正音、學習普通話的工具,也是閱讀寫話的工具。它不僅能幫助識字,也能促進讀寫。漢語拼音使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有了新的面貌:它不再以識字為中心來組織教學,而是以發展語文為核心來加快兒童語言能力的全面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兒童的閱讀量,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但是,漢語拼音的內容多而且枯燥,學生要學習并完全掌握漢語拼音的運用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
【引言】
要想了解漢語拼音,我們先來追溯漢語拼音的由來吧。古代沒有拼音,當時中國的回族人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于是他們利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口語,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從元朝到明朝再到清末,漢語拼音通過不斷的演變和整理,最終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
【正文】
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幫助識字、正音、學習普通話的工具,也是閱讀寫話的工具。它不僅能幫助識字,也能促進讀寫。漢語拼音使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有了新的面貌:它不再以識字為中心來組織教學,而是以發展語文為核心來加快兒童語言能力的全面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兒童的閱讀量,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但是,漢語拼音的內容多而且枯燥,學生要學習并完全掌握漢語拼音的運用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大部分一年級的孩子,學完拼音還不能熟練自如的運用它們來識字,閱讀。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教材的編排來看,漢語拼音領先于識字與閱讀,編排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一部分,可見學好漢語拼音是學好語文課程的重要前提。
一、拼音是有效的識字工具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而漢字的構造并不能直接表示讀音,因為漢字是象形表意的文字,新入學的小朋友單看字形是讀不出字音的。所以要讓小朋友們會識字,首先要解決讀音的問題。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一讀拼一拼,在反復拼讀的過程中,學會了漢字,也學會了識字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這既減輕了因為眾多文字符號的單純識字帶來的枯燥乏味的學習負擔。同時,一年級的小朋友學會拼音后,能借助這個工具自己認讀生字,產生自我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加快識字速度,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提高識字的質量。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號,剛入學的兒童要在三周時間里記住符號的形象和正確的發音是有一定困難的。為了使學生積極而有趣地學習掌握聲母、韻母、聲調,可以采用游戲、自編兒歌、口訣等教學方法。利用實物、自制圖片、錄音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著力于激發起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獲得能力。
現在我們班的小朋友剛完成拼音學習不久,相比剛入學那會兒,能熟練認讀拼音的他們,認字更快更多了。即便筆畫很復雜的字,給他音節就能拼讀出來。甚至還有同學,能捧起帶拼音的故事書自己閱讀。但也不乏有個別同學,因為拼音掌握不夠純熟,認起字來很吃力,連題目意思都很難讀懂,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見,漢語拼音是有效的識字工具,也是教師引領小學生走進知識殿堂的先啟之門。
二、直呼音節,重要的閱讀之匙
低年級的教科書,采用全文注音的形式編排。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朗讀鞏固了漢語拼音,另一方面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進行自讀實踐,通過反復朗讀,能把字音讀正確,能把課文讀通讀順,使其閱讀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雖然現在的九年義務教學教材低年級的課文通篇注有拼音,但如果沒有直呼的本領是無法提高閱讀速度的。
如果沒有直呼,低年級兒童的語言,思維能力的早期培養和發展,利用漢語拼音進行有效地閱讀,說話訓練都會落空。學生讀出來的句子都是破碎的,不連貫的。直呼音節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顯得十分重要。讓學生從聲、韻、調的掌握到直呼音節能力的形成,必須循序漸進,由拼讀向直呼音節過渡。做到這一點,學生們才能借助漢語拼音,從一年級起就能夠很好地誦讀經典,博覽群書,為他們將來積累盡可能多的語言材料,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及個體的可持續性的發展打下深厚的根基。掌握直呼音節的技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致分為三個步驟:
(1)進行準確、熟練的拼讀訓練,為直呼音節打基礎。在教學中,訓練學生掌握字母的本音和韻母帶調讀法及聲韻連讀法。熟練拼讀音節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漢語拼音的一般規則,做到理解后記憶,增加識記的穩固性,為達到直呼音節打好基礎。
(2)重視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直呼音節能力的重要途徑。情境教學,充分利用各類具象化的教育資源,運用圖片,音樂多媒體等,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它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情境教學對語文教學是重要的補充,它豐富和深化著課堂教學,深刻地陶冶著學生的語文素養。比如在低年級,拼音的四聲教學中,我們可以安排故事情節。老師知道同學們有的喜歡唱歌、跳舞,有的喜歡畫畫,那你知道這位小朋友喜歡做什么呢?(課件顯示喇叭)接著出示音節bā,指名讀音節,最后齊讀音節。接著往下看:“有一天,天氣特別好,這位小朋友出去玩兒,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課件顯示小男孩拔蘿卜)出示bá,用多種方式練讀。他繼續走啊走,又看到了什么?(課件顯示小女孩打靶畫面)再以開火車的方式練讀bǎ。“一路上他看到了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興,他要回去告訴爸(bà)爸。”(課件顯示爸爸畫面)學生學得興趣盎然,ba的四聲也學會了。
在直呼音節教學中,為了培養提高學生直呼音節的能力,一年級學生的拼音學習環境的布置也尤為重要。老師可以把一張張帶彩圖的漢語拼音音節卡張貼在教室的圖書角上,讓學生天天與音節見面,拼拼讀讀。
三、學好普通話的基礎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語言也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給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相互交流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要想更好的交流,就要從小學開始學好普通話,而學好普通話的基礎就是學好漢語拼音。
記得班上的小朋友,在剛上學的時候,大部分都操著一口爺爺奶奶交給他們的,有著濃濃鄉音的普通話。經常在上課組詞的環節分不清楚同音字。因為方言的影響,發音相近的字也分不清,就比如“玉”和“綠”一個是yù一個是lǜ,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字,有的小朋友會用“玉”字組詞為“yùyè”。隨著我們的學習,學生才慢慢分清一些同字音,和讀音相近的字。
【總結】
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課程的重要前提,學好了拼音,才能更好的學習語文,并且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我說拼音是最好的老師,漢語拼音不論在小學語文教育上,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