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華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化,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成了教改至關重要的課題。圍繞這一課題,我認為開展辯論教學不失為深化小學語文教改的新思路。
一、開展辯論有助于克服傳統數學的弊端,使聽說讀寫融為一體地把教學落到實處
由于歷史原因,傳統教學長期著眼于應試升學,形成了一種輕聽說能力培養的教風與學風。結果學生的口才大多不佳,處于那種“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的狀態。辯論教學則聽說讀寫并重,重在提高學生素質,有利于克服這個弊端。
辯論教學以聽說促讀寫。由于辯論雙方的觀點都要以確鑿的事實、材料為依據,方能站穩腳跟,因此可以促使學生們在課外閱讀大量的讀物,并從中提取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我所用。闡明自己的觀點時,必須思路清楚、嚴密;反駁對方時,要求角度新穎,并使對方防不勝防,而要具備以上素質,必須要求學生見多識廣,從而去博覽群書,豐富知識,拓寬思路。至于在辯論過程中,更要求學生把聽說讀寫幾方面能力綜合起來??梢哉f“胸藏萬匯憑吞吐”,因而就能“筆有千鉤任歙張。”辯論又成了檢測學生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綜合手段。所以要提高學生素質,開展辯論教學自有一功。
二、開展辯論教學,有助于發揮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導的作用
傳統的教育觀念往往把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被動地位,不能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教師授課多以“滿堂灌”的形式出現,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開展辯論教學,則避免了這種“注入式”的教學方式,為創造性思維開拓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由于辯論教學強化了意見的分歧,使學生的思維呈發散型,圍繞著辯論的問題,正反兩方面的觀點,從不同側面、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見,探新求異,進行創造性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例如,在上《窮人》第二課時,問:桑娜把西蒙的兩個孩子帶回家之后,當時的心情為什么是矛盾的?通過對論題的辯論,學生對桑娜、漁夫善良的品質,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并認識到一個高明的作家決不會簡單化地處理人物,這樣的人物才有立體感。
三、開展辯論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競爭意識
小學生活潑、可愛,都有一個好問的好習慣。很多教師都由于在“備好課”的情況上課,對學生提的問題不屑一顧,只顧自己的照本宣科,很容易忽視這一個問題。而辯論教學則與之相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競爭意識。例如,一教師在上《稱象》一課,小結時問:“還有更好的方法稱象嗎?”在同學們的辯論下說出了幾種新異的稱象辦法。這樣,教師巧用辯論形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在辯論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思路拓寬了,想到的觀點也越來越新穎,表現欲望也強烈,更希望自己有多次女方的機會,這樣形成一種競爭意識。有次,我們在聽完趙老師的課后,竟聽到幾個學生這樣說,“唉,這堂課你發了幾次言?”“我才4次”。由此可以看出開展辯論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