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艷平
中學英語教學始終都應以閱讀為重點,現行的中學英語新教材閱讀材料體裁多樣,涉及內容廣泛,它將語音、詞匯和語法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中學教學實踐,本人意識到,在閱讀課中巧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幫助學生正確讀書方法的掌握,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閱讀前,激發興趣
閱讀前現代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可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進入課文意境。這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得以充分展現:
1.介紹背景知識,了解閱讀信息
學生對許多課文的背景知識不熟悉,對有些話題學生甚至很陌生。現代信息技術就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跨越時空的信息材料。在教學 Book1A Unit 10 The world round us時,我了解到學生對Tibetan antelopes(藏羚羊) 知之甚少,于是就在學生開始閱讀前播放一段關于Tibetan antelopes 在中國生活的新聞報道錄相,定格 Tibetan antelopes 的形象,請學生描述該動物的外形,猜是什么動物,讓學生知道 Tibetan antelopes 為何會成為瀕危動物。接著給出文章的題目—— Are we endangered, 請同學們分成四人一組討論:Why does the writer say Tibetan antelopes are endangered in China? And do you know anything more about Tibetan antelopes? 在學生激烈討論之后,請幾個組報告他們所掌握的有關 Tibetan antelopes 的知識和討論的結果,隨后播放一首頗有震撼力的flash歌曲---《可可西里》。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看完這一段背景材料,對課文知識也就掌握了一半,而且接受了一堂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保護國家珍稀動物的責任感。
2.利用直觀內容,形象導入新課。
一篇新課學生是否學得起來,能否積極開動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新課導入是否成功。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一個良好的導入語,或精美的圖片,或精彩的動畫,就能先聲奪人,一下子扣住學生的心弦,使他們的思維和興趣集中到老師設置的情景中來。播放一段《天堂之路》男主人公等候搭車時的定格,仔細觀看主人公的手勢,就可以討論“豎起拇指”這個動作的意思,同時教師以表情、點頭、搖頭或手勢來發表評論,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起了。教師繼續用手勢指導學生開始快速閱讀尋找課文前面問題的答案,看到題目學生就心領神會,很快就能找出所要的答案。這種通過錄相輔之以 body language肯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欲。
通過閱讀前的活動激活學生與課文相關的知識網絡,形成閱讀的心理準備,產生閱讀的愿望,并為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打下基礎。
二、閱讀時,梳理脈絡
1.巧妙設置問題,明確閱讀任務在閱讀前要巧妙設置問題,讓學生有明確的閱讀目的和任務。快速流覽一遍閱讀課文內容,回答5~10個YES or NO的問題,再細讀,提一些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的形式的問題。或以表格的形式呈現文章脈絡?;蚶迷陂喿x前所使用的情節連環片(每幅畫可配有關鍵詞),讓學生邊聽錄音邊看投影片,能使學生視聽感觀同時參與活動,學生聽到的語言信號立刻在腦中呈現為直觀的形象,而直觀的畫面又加深了學生對語言信號的理解,畫面上配的關鍵詞又可幫助學生記憶。
2.梳理語篇結構,把握文章大意一篇課文是一個思想連貫的語言整體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結構。分清文章的語篇結構,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課文的大意,情節發展,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難把握這一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就可以有效地節省時間,幫助學生理清語篇結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Book 2A Unit 7 Living with disease時,為使學生準確掌握各項數據,理解作者的意圖,本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下列練習,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完成,學會在閱讀中捕捉信息,理清文章以數據為線索的語篇結構。
3.化繁為簡,突破難點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課文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引導學生的思維步步向前發展,收到化繁為簡,突破難點的功效。Book1A Unit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有一段是分析地震形成的原因,學生覺得較難理解,考慮到這一點,我在課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好powerpoints,直觀展示地板塊運動方向,同時用簡單易懂的英語解釋。直觀形象的畫面加上淺易的英語解釋,學生很快就能理解,甚至還可自己試一試了。
三、閱讀后使用, 鞏固提高
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我們可以在閱讀后適當地設計形式不同、難度各異、量度適中的練習,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如可以根據課文利用powerpoint設計True or False判斷題,或者設計三五道選擇題,或者設計一篇完型填空,或者設計成短文改錯練習,師生共同改正,以鞏固復習課文語言點及進一步理解課文的語言流暢規范。在Book1A Unit8 The Olympic Games 閱讀結束之后,播Hand in Hand,同時投影儀打出歌詞與譯文,讓學生通過體會音樂內涵感知奧運的精神。同樣處理完Book1A 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課文的基礎知識、結構和中心思想后,播放《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的片頭,再選取關于人類大肆毀林、捕殺珍稀動物、污染環境等方面的片段,請學生運用本課知識和當前社會較關注的人與自然問題進行自由討論,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課文,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使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達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
總而言之,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優化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設計制作,演示的時機、技巧,材料的適度選擇,內容所具有的代表性,只要恰到好處,就能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當然,要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真正做到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并非易事,它需要我們具有勇于進取、不斷開拓的精神,需要我們博采眾長,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思想與方法,積極讓學生參與教學實踐,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實踐中體驗教育實踐真正的含義,擺正應試與素質教育的正確關系,與時俱進,始終使自己與時代、與社會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