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玉
摘 要:采用正交試驗法,在MS固體培養基上研究不同濃度蔗糖、NAA及6-BA對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殖的影響,結果表明,愈傷組織增殖的最佳培養基為MS+1mg/LNAA+0.5mg/L6-BA+4%-5%蔗糖。
關鍵詞: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生長;正交試驗
百合屬的植物除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外,還具有藥用和食用價值,是我國衛生部審批通過的首批藥食兩用植物,不僅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作為加工保健產品的原料也極具開發前景。淡黃花百合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野生種,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產于貴州省務川縣,是百合開發的重要資源。但由于近年的大量開發和利用,導致野生淡黃花百合數量銳減,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務川當地曾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來解決供求問題,但效果不甚理想。由于百合組織培養繁殖與傳統繁殖方法相比具有節省用材,繁殖速度快,病害少等優點,目前對百合組培快繁研究較多。因此我們想通過用組培方式來擴繁淡黃花百合。李黛、談鋒、祝順琴對淡黃花百合的組織培養技術已做了一定的研究并成功地篩選出芽增殖的最佳培養基。本文介紹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殖最佳培養基的篩選。
一、實驗材料與方法
1.實驗材料的獲得
淡黃花百合采自貴州務川縣野生林下。將新鮮鱗莖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分瓣,取中間層鱗片在自來水下用流水沖洗30min左右,于超凈工作臺上用75%的酒精浸泡10s左右,然后用0.1%的升汞消毒15min,再用無菌水沖洗5~10次。用嚴格滅菌的解剖工具切去鱗片的上部和下部,留下長約1cm的中下部,并將其接種在pH值為5.8的MS+0.5mg/L6-BA+1mg/LNAA+3%蔗糖固體培養基中,每瓶接種1~2個切段,在25℃的溫度、1200lx的光照強度、12h/d的照光時間的條件下培養36天后可獲得無菌叢生芽和愈傷組織。將所得的愈傷組織接種到MS+0.5mg/L6-BA+0.5mg/LNAA+3%蔗糖的培養基中擴繁,即可得供試驗用的材料。
2.實驗方法
采用正交試驗篩選愈傷組織增殖的最佳培養基。所用基本培養基為MS培養基。實驗采用L9(3)4正交表,NAA、6-BA、蔗糖濃度三因素三水平的試驗設計見表1,D因素為空列。
按正交表將各藥品依濃度要求配成培養基,每一個組合配10瓶,滅菌后在無菌條件下將愈傷組織接種到培養基中,每瓶接0.5cm見方的愈傷組織1塊,每組10個重復,接種好后用電子天平稱重并記錄。同樣在25℃的溫度、1200lx的光照強度、12h/d的照光時間的條件下培養。培養40天后再次用電子天平稱重。用第二次稱的重量減去第一次稱的重量得出每瓶愈傷組織的凈增重(mg/天·gFW)。
二、實驗結果
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殖正交試驗L9(3)4結果及直觀分析見表2。對試驗結果進行直觀分析可知6-BA濃度對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殖的影響以0.5mg/L為最好,NAA以1mg/L為最好,蔗糖以5%為最好。
比較表2中三個因素的R值大小:A因素的R=0.37,B因素的R=1.79,C因素的R=0.72,B因素的R值比A、C因素的R值都大。因此判定B因素是影響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生的主要因素,而A為次要因素,具體關系是:
三、實驗結果討論
從本次試驗看,愈傷組織增殖較快,不易褐變。但在接種時應嚴格取材為愈傷組織,盡可能不要取到帶芽的愈傷組織塊。研究證明:6-BA濃度的差異對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殖的影響以0.5mg/L為最好,NAA以1mg/L為最好,蔗糖以5%為最好。三個因素對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生影響的大小順序為:NAA>蔗糖>6-BA。蔗糖濃度的最佳濃度為5%,但是4%與5%對百合愈傷組織增殖的影響差異不大。從節約用材的角度考慮,蔗糖的濃度取4%~5%。故淡黃花百合愈傷組織增殖的最佳培養基為MS+1mg/LNAA+0.5mg/L6-BA+4%-5%蔗糖。
參考文獻:
1.楊林莎,孫艷紅,方曉艷.中藥百合的研究進展.河南中藥學刊,2002,17(1):74-75.
2.安利民,楊紅燕,李惠芝,杜勇軍,葉樹茂.利用組織培養對秦嶺百合屬植物的保種繁殖研究.西北植物報,1996,16(5):5-7.
3.阮少寧,楊華,梁一池,劉榮忠.香水百合組織培養的試驗研究.福建林學院學報,2001,21(2):142-145.
4.李標,胡瓊華,何顯靜.紫紅花滇百合的組織培養.植物生理學通訊,2002,38(2):40.
5.杭玲,蘇賓,陳麗新,蘇國秀,程湯,黃卓忠.龍芽百合組培快繁技術研究.廣西農業科學,2001,4:183-184.
6.楊柏云,羅麗萍,蔡奇英.切花百合組織培養的研究.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00,4:324-325.
7.王剛,杜捷,李桂英,梁萬福,幸亨泰.蘭州百合和野百合組織培養及快速繁殖研究.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1):69-71.
8.李黛,談鋒,祝順琴.淡黃花百合的組織培養.種子.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