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旺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發展日益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博物館體制的成熟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國很多中小型城市博物館體制的建設、發展都或多或少受到了阻礙。本文以江蘇省啟東市為例,從地域文化景觀的角度出發,通過地域文化景觀有其同一性、特殊性、代表性幾個方面,分點論證中小型城市應如何打破博物館發展滯后的尷尬局面。
關鍵詞:博物館;中小型城市;打破;發展滯后;地域文化景觀;同一性;特殊性;代表性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地區的文化標志,記錄并代表著其文明發展的歷史和水平。在文化底蘊源遠流長的中國,“博物”一詞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其意思是:能辨識多種事物。1974年6月,國際博協召開第十一屆會議,將博物館定義為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性永久機構,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境見證物當作自己的基本職責,以便展出,公諸于眾,提供學習、教育、欣賞的機會。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在自身發展中遵循這個傳統的同時,讓人們通過更多的渠道更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時代、地區和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同時,也帶動著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可以說現代的博物館不僅具有紀錄保存、學習研究、藝術欣賞等價值,更具有強大的經濟價值和對外文化交流價值,其意義不容小覷。
根據國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館年檢備案情況,截至2014年底我國博物館總數達到了4510家,比2013年度增加了345家,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1]。根據博物館專業標準,目前全國已經有10個省和一個直轄市擁有功能基本完善的博物館數量超過100個,西藏自治區僅一個博物館,其他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博物館數量均為兩位數,甘肅省、山西省和安徽省博物院數量有望最快突破100個[2]。
然而,我國很多中小型城市的博物館體制建設、發展卻依然面臨種種尷尬局面,比如:1.歷史短暫、經濟欠發達地區博物館體制難以建成或形同虛設;2.博物館建設難以準確定位;3.博物館建設與使用需求脫節;4.很多地區博物館在市場化環境中生存艱難;5.博物館可持續發展體制舉步維艱等等。
日前,國際博協公布2016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與文化景觀,讓人們把對博物館建設、發展的問題引入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城市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地方歷史文化特色是城市的靈魂,而博物館則是體現城市地域文化景觀的重要載體。本文擬以江蘇省啟東市為例,從地域文化景觀的角度,淺析中小型城市應如何打破博物館體制建設、發展滯后的尷尬局面,就教于大家。
一、地域文化景觀有其同一性,中小型城市博物館建設、發展可借鑒發達地區成熟體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文化景觀”一詞已被人們廣泛運用。地域文化景觀是存在于特定范圍內的文化景觀類型,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保存至今的。通過矛盾的哲學性可以解釋,同一時代中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觀可以同時存在,說明他們之間存在同一性,比如:他們都體現出時代發展、變遷的地域文化特色。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大時代環境下,已經有了一系列成功的博物館,它們的建立、建成以及發展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1981年法國政府對盧浮宮進行大規模修整使其成為專業博物館,其藝術珍藏品種類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完美地展現出法國人民的浪漫多情和法國當地景觀的藝術風情;始建于1823年的大英博物館里保存著無數最能夠代表英國藝術和文學的珍品,此外還收集了很多中國、印度等歷史悠久國家的民俗資料、美術品及出土文物,其中中國展覽室內多為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掠奪的寶貴文物,大英博物館在反映英國當地人文景觀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英國人體內的列強因子;1870年建成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號稱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充分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1987年,故宮博物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建筑氣勢之恢弘、文物珍品之豐富,不僅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獨特的中國式文化景觀,更展現和發揚了悠久深沉的中華民族文化……這些博物館都已經成為了所在城市不可或缺的地標,是到訪者首要參觀的地方。可以說,是城市成就了博物館,博物館也成就了城市。這些典型精妙的博物館都為中小型城市建立屬于自己的優秀博物館,提供了良好而寶貴的參考要素。
二、地域文化景觀有其獨特性,博物館體制建設、發展應融入其地域文化景觀的獨特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流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城市的發展不僅是物質和財富的累積,更重要的是文化品格的提高、歷史藝術的傳承以及市民綜合文化素養的提高。而每個城市的地域文化景觀和地方歷史都有其獨特性,因此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盡相同。而當下城市缺少地方特色已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盲目跟風、缺少地域特色的城市建設已愈漸明顯,本土地域文化景觀特色和鄉土文化受到重創,使得人們對城市的記憶和城市文化特色日益模糊,從而導致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應有的滿足。而這一現象在很多中小型城市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博物館體制的建設、發展中應融入其地域文化景觀獨有的特色,不斷滿足本土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已然成為了今后博物館建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江蘇省啟東市是江蘇省南通市一個代管的縣級市,地處全中國最發達地區——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入海口北側,其三面環水、形似半島,又與經濟大都市上海隔海相望,是人們出江入海的重要門戶,被譽為“江海明珠”。啟東建筑業歷史悠久,是江蘇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筑之鄉”。聞名遐邇的啟東呂四漁場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呂四漁港是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啟東圓陀角自然生態景區始建于1998年,是整個江蘇省最早能觀看到日出的地方,萬里長江奔騰不息在這里沖向大海。“啟吾東疆”是啟東的地域形態,“辟我草萊”是啟東的文化特征。啟東沙地文化景觀是啟東沙地文化和啟東自然遺產多樣性的表達,是啟東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不斷相互作用的結果,是沙地自然和勤勞的沙地人民共同努力的藝術杰作,是沙地人民與沙地環境長期、密切互動關系的見證。
為傳承發揚萬里長江歷史悠久的燦爛文化,打破啟東市博物館發展滯后的尷尬局面。啟東市在獨有的地域文化景觀基礎上,結合新湖圓陀角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建設,提出了籌建啟東長江博物館的設想,此舉得到了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目前,啟東市長江博物館建設工作班子已經組建,博物館規劃設計大綱初稿和相關基礎資料也已收集完成。目前,啟東市正在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作專題論證,爭取早日完成長江博物館規劃設計方案,并啟動施工方案設計,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它將從屬于啟東的沙地文化景觀,也將直接或間接地代表著啟東的沙地文化景觀。當然,也影響著沙地文化景觀的可持續發展。長江博物館定將為啟東未來的城市文化做出巨大貢獻。
三、博物館的建設、發展應該有重點地選取更具代表意義的地域文化景觀
《北京憲章》指出:“文化是歷史的積淀,存留于建筑間、融匯在生活里,對城市的營造和市民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城市和建筑的靈魂。”一個城市的文化和這個城市的地域文化景觀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塑造了這個城市的生活環境,而這個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觀,也將會成為城市獨一無二的明信片。博物館的建設、發展應充分考慮到融入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觀,讓其成為人們在最短時間內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最可靠、最便捷的途徑。
啟東是年輕的沙地,是近200多年內由沙洲之間的泓道封淤而聯并成陸的,古稱“東勝瀛洲”。清代以來,長江口海域多處沙洲逐漸形成陸地,二十世紀初,實業家張謇在此籌辦墾牧公司,于啟東沿海處歷盡千辛萬苦筑堤圍墾。被啟東當地人稱為“張公水堰”的擋浪墻建成后,堤內形成了大片利于耕作的農田。清代末年,張謇仿北京居民建筑樣式,于啟東市海復鎮建造一處四合院。1920年,張謇于此建立墾牧高等小學。抗戰時期南通淪陷,為堅持抗戰教育,通州師范學校(即今南通師范)于1938年8月遷于此。1942年2月,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于此創辦蘇北抗大九分校,先后有600多名師生走上革命道路,奔赴抗戰前線。1945年,東南中學(共產黨在啟海地區創辦的第一所中學)于炮火中在此誕生,為解放戰爭培養了數百名急需人才,被譽為“革命干部的搖籃”。郭沫若曾于此親自提筆,留下“東風永健”的珍貴墨寶。
如今,這座四合院已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勤勞善良的啟東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結合“墾牧之光”這一極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觀,把這里發展成了一個小型的文博基地。基地擁有1座四合院、70多個房間、3個陳列室、200多件珍貴實物資料、2000多件圖片資料、15萬多字文字材料。其中,陳列室分為:德育史料陳列室、粟裕紀念室、東南中學校史室。四合院自1997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市內外3萬余人前來參觀或開展有關活動,其珍貴的圖片以及感人的事跡影響著一批批前來參觀的人們,感人至深、啟迪至遠。[3]這處文博基地的成功建設及其發展,是基地融入地域文化景觀代表性的成功實踐,也為啟東人民建設長江博物館奠定了一個優秀基礎。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博物館,博物館的建設發展更需要城市為依托。地域文化景觀是反映一座城市文化體系特征和地理特征的直接參考物。將博物館建設發展和地域文化景觀特征充分融合。特別是中小型城市博物館體制建設、發展,有目的地吸取發達城市地區成熟博物館體制精華,充分融合當地地域文化景觀特色,突出反映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觀特征,建立城市居民自主博物館意識,提高居民城市自豪感和生活幸福指數。走服務社會,提升公眾文化素質的現代化博物館道路,促進城市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記者白林,姜瀟.我國博物館數量達4510家[M].新華社.2015-05-18 17:21:2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05/18/c_1115323223.htm.[DB/OL].
[2]2015年中國博物館數量規模統計分析.中國產業信息網.[2015-12-28].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512/ 373794.html.[DB/OL].
[3]江海明珠-江蘇啟東.騰訊旅游.[2015-12-23].http://www.mafengwo.cn/travel-news/126637.html.[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