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祖運
(貴州省銅仁公路勘察設計院,貴州 銅仁 554300)
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關于軟基處理的研究
蒲祖運
(貴州省銅仁公路勘察設計院,貴州 銅仁 554300)
針對公路路基路面設計階段軟基處理問題,在明確軟基處理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提出現階段軟基處理常見問題,如思想不重視、方式選取不當和設計人員水平不高等,并結合現狀深入探討有效的軟基處理措施,明確各項軟基處理要點,旨在為確保軟基效果,保障公路行車安全提供可靠參考。
公路路基;公路路面;設計;軟基處理
1.1 注重軟基處理施工
盡管我國在公路工程建設方面取得很大進步,建設規模和數量都在不斷擴大,但工程的整體質量并未達到預期的水平。如果公路工程的質量不高,在實際車流量快速增加的趨勢下,不但會對公路的行車安全帶來一定隱患,并且還會對縮減公路壽命,極大的增加了后期養護投入。對此,在開展公路建設活動時,需對軟基處理給予足夠重視,深入了解不同軟基處理技術的特性與重要性,與此同時還要不間斷探索全新的處理手段,從而適應工程發展需求。
1.2 適當提高處理標準
(1)砂墊層處理法。在路基底層鋪設砂墊,該處理方法等同于在軟土頂端設置一個排水層,以此促進軟基排水,有效控制土體含水量。在實際施工中需注意,砂層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滲水性,且厚度需適宜。
(2)石灰淺坑處理法。通過對該軟基處理方法的合理應用,能在第一時間清除軟基滲水,在坑中填入一定量石灰,充分吸收土體中的水分,確保土質的水量完全飽和,進而有效降低路基整體含水量,提升地基穩定性。
(3)換土處理法。該軟基處理方法大多應用在路基3 m位置,主要是使用具有較高穩定性的石塊對軟土進行換填,以此起到增強路基的作用。
1.3 不同位置的軟基處理方式
(1)路塹軟基處理
對于路塹上的軟基而言,首先要徹底清理槽中濕土,然后向槽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使用特定機械設備進行攪拌,待二者混合24 h以后再次進行攪拌,重復這一操作直至二者完全融合。在土料的濕度滿足標準要求以后,使用特定設施參考設計標準將混合土均勻鋪灑至路槽當中,確保路槽的濕度達到相應標準,再添加石灰,與之前施工操作相同,同時還要做好粉碎處理,使土中含有的顆粒達標,最后再按要求使用特定設備進行壓實。
(2)路堤處軟基處理
路堤填充方式較為特殊,在開始填充前,要先對下層土層進行壓實,然后經檢查無誤后再進行后續處理。填充過程中要逐層進行,每一層都需要進行粉碎和翻曬,而且在確保上層壓實充分才可以鋪設下一層。除此之外,針對那些降雨較少的路段,由于本身水分較低,所以可以不鋪設石灰,但要保證土壤的顆粒半徑不超過25 mm,并確保土層壓實度滿足要求。
(3)高含水量路段軟基處理
針對含水量相對較高的路段,施工以前應使用挖掘機等設備對其實施開挖,以此晾曬土層,在晾曬至一定程度以后,即可開始回填,同時粉碎土壤,確保土壤顆粒的直徑不超過50 mm。上述工序完成之后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粉,然后進行破碎與攪拌,直至石灰與土壤充分混合,最后使用工具進行壓實處理,壓實完成后需要實施驗收。以上操作需要在24 h之內完成,如果遇到雨天,還要切實做好防水,避免對公路造成不必要的損壞。
(4)未碾壓段軟基處理
公路施工中,對于已加入石灰但沒有進行壓實的路段,如果遇到降水需要提前開展預防保護工作,并安排好搶壓工作。未進行壓實施工的路面在遭遇雨水侵蝕以后,會從表面滲入大量的雨水,在降雨停止后需及時在路面覆蓋一層防水布,同時開展翻曬和粉碎。如果某個路段的含水量較大,則需重復以上工序,降低土壤含水量,在土壤水量滿足相關要求后加設一層防水布,這樣可以保證土層之間空氣流通。
2.1 填筑土層厚度
在對軟基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填筑是處理施工關鍵環節,施工時必須對填筑厚度進行控制,以此確保填筑施工質量。在實際情況中,如果填筑厚度無法滿足要求,則需進行返工。若實際填筑厚度較大,將會對壓實工作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延長工期,增加成本。
2.2 土壤含水量
公路路面路基施工中,含水量較大的路基穩定性很差,如果土壤的實際含水量在30%以上,而且在施工中又會頻繁降雨,那么必定會對路基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此外,溫度也是影響軟基處理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施工過程中自然環境溫度較高,路基的表面會十分干燥,但下層土壤含水量并沒有發生變化,這就需要現場施工人員對土壤進行粉碎和晾曬,在檢查確認達標以后即可開展下部操作。
公路路基路面設計與施工過程中,軟基處理具有很高的技術性,并且工藝較為復雜,在后續施工作業中,需要充分結合工程實際狀況開展施工,具體的軟基處理方式需要根據項目要求確定,確保所用處理方法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實踐表明,在設計過程中切實做好軟基處理工作,不僅能有效控制項目施工成本,還能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縮短工期,并具有提升工程整體質量的作用,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良好結合,推動公路工程未來發展。
[1] 劉洪軍.淺談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關于軟基處理的處理[J].科技資訊,2013,10(22):66-67.
[2] 劉安民.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的處理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11(11):106-107.
[3] 范志紅.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軟基的處理技術[J].交通世界,2016,10(26):12-13.
2017-03-14
蒲祖運(1985-),男,貴州銅仁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與橋梁。
U412
:C
:1008-3383(2017)07-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