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仲平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近日,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和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隆重召開,省委書記李強在政協開幕式發表講話,省長石泰峰作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新的一年里,我們要緊緊圍繞既定的奮斗目標,更加自覺地轉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軌道,更加扎實地干出人民滿意的業績,在推進“兩聚一高”實踐上邁出堅實步伐。
堅持創新開路,燃旺“創新之火”。當前,江蘇發展處在一個新的關口,正在從“數量追趕期”步入“質量提升期”,面臨著爬坡過坎、破繭成蝶的重大考驗,迫切需要把“創新之火”燃得更旺。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盤活用好厚實的創新“家底”,高水平舉辦國際性活動,在全球范圍集聚資源要素。著力推動全面創新,推進發展理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創新,把創新貫穿于一二三產業發展的各領域,鞏固和提升實體經濟優勢,既打牢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又為長遠發展注入新動能。
加快富民步伐,錨定“富民坐標”。這是人民的心聲、群眾的期盼,也是我們最應該干、必須干好的事情。堅持富民導向不動搖、不偏離、不松勁,全面落實富民政策“33條”。突出抓好創業富民,降低創業門檻,完善創業政策,讓更多人走上創業路。著力增加“高端就業”,推進產業升級與就業結構升級聯動,創造更多的“金飯碗”“銀飯碗”。積極回應民生關切,提供更多公平、普惠、優質的公共產品,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體育、休閑等“幸福產業”。深入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確保包括低收入群體在內的全省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補齊生態短板,擔負“歷史責任”。全省上下都要從思想深處真正警醒,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全力打贏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攻堅戰,決不能將包袱留給未來、留給下一代。大力推進“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盡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的根本性好轉。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決不允許把污染成本轉嫁給社會。每一個人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守護良好生態和美好家園。
優化制度環境,轉動“兩個輪子”。既要向“改革之輪”要活力,又要靠“法治之輪”來護航。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具有引領性、支柱性的重大改革,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繼續發力,為企業“松綁”,為市場“騰位”,為群眾“增利”。抓住“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構筑江蘇對外開放新優勢。加快“法治江蘇”建設,確保各項改革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進行,確保市場經濟在法治的土壤中健康生長,確保社會矛盾在法治的框架下有效化解。
目標鼓舞人心,實干永無止境。我們要凝心聚力干事業,自覺加入苦干實干的“行動隊”,用奮斗的智慧和汗水,把思路變成舉措,把愿景化為現實,聚力創新,聚焦富民,確保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戰略部署落到實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蘇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