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稀+但濤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領域隨之得到快速發展,而數字電子技術便是其中一項。數字電子技術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各種邏輯門路、集成器件的功能與應用,同時也在現代信號處理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EDA技術是基于電子CAD技術的基礎所開發的一種計算機軟件系統,因其自身的優勢而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為此本文將著重闡述EDA技術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的應用途徑以及應用價值。
關鍵詞:EDA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應用研究
一、EDA技術概念
EDA技術是基于電子CAD技術發展的基礎上開發的計算機軟件系統,是一種集合了現代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信息科技與CAM、CAT技術的綜合性技術平臺[1]。EDA技術的實現過程需要多種先進技術的支撐,其中包括EDA軟件、HDL語言、EPGA等,是定義電子系統設計為主要方向的電子產品電動化設計技術。EDA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數字電路設計的靈活性,不僅能夠隨意作出調整,更能預先調整設計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電子電路設計的有效性,降低了設計成本。
二、EDA技術設計流程分析
1.輸入設計過程
輸入設計是將電路系統通過有效的語言輸入到計算機,在EDA軟件上對FPGA/CPLD開放的初始程序。其輸入設計主要包括兩種途徑:圖形輸入與文本輸入方式[2]。其中圖形輸入是經由原理圖輸入、狀態圖輸入、波形圖輸入三種方式完成輸入設計。HDL文本輸入途徑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的計算機語言編輯輸入方式存在一致性,利用硬件描素語言的電路設計文本完成輸入過程,此種輸入設計更為全面,也更有利于現代EDA技術的發展。
2.綜合設計過程
綜合設計主要針對的是硬件語言描述,綜合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將軟件的硬件描素語言與硬件結合,實現軟件與硬件的轉換。
3.適配設計過程
適配器所起到的作用是將綜合生成的文件配置到適應的目標期間中,將其生成為最終下載文件。需要注意的是,適配器選擇的目標需要確保其是原綜合器所指定的目標器件。在整個綜合過程結束后,需要使用適配器將綜合之后的文件針對特定的目標器件進行映射,在適配程序完成后,需要利用適配生成的仿真文件進行精確的時序仿真,最終生成可用于編程的文件。
4.仿真設計過程
在編程下載之前需要使用EDA工具對適配所生成的結果進行仿真處理,對整個設計程序進行檢測,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加以排除,確保整個設計的可靠性。
三、傳統數字電子技術試驗教學分析
傳統的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所利用的是TTL邏輯器件,用規模相對較小的集成電路參與實驗過程,利用導線連接電路,甚至部分實驗過程可利用實驗箱完成,因此其研究過程存在過多的不確定因素,研究結果必然不可靠,且效率低,資源損耗大。在此種設計實驗過程中一旦某一環節出現錯誤,在查找錯誤時會存在一定的麻煩,而元器件經反復應用,會導致元器件與連接線的安全性均有所降低,可能發生接觸不良或相互干擾等問題,影響研究試驗成果。另外,反復地修正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資源的浪費,提高實驗成本。
四、EDA技術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的應用
第一,虛擬電子技術架構。基于EDA技術所建立的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平臺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學習平臺與虛擬實驗平臺。第二,模塊框架:仿真實驗中的模塊主要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 包括基礎學習、獲取項目信息、實現虛擬試驗、試驗結果處理,其中基礎學習過程中則包括RDA工具的學習內容。
綜上所述,EDA技術在現代數字電子技術試驗的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通過EDA技術的參與,可解決傳統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過程中所存在的資源消耗大、可靠性低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雪麗.EDA技術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制作,2014(21).
[2]秦 晨.芻議EDA技術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的運用[J].科技展望,2016(9).